分享

一组数据,两份公开信,这是我们对母校山东大学的最后交代

 昵称815848 2017-02-15

编按



看到这样的消息,我们丝毫不意外。是的,这是我们的母校。这就是母校教给我们的最新一课。


以下,是我们最后的努力,也是我们对这所学校、对自己的最后交待。


(增补就在编辑本条推送期间,也就是几分钟前,我们看到山东大学已经发布第二封公开信《关于山东大学济南主校区建设事宜再致广大校友的一封信》。信中所述,与我们前面四篇文章中描述基本相符。至于校方作出的种种承诺,请让时间检验。


亲爱的山大人:

 

为响应母校听取校友意见的号召,我们开展了为期10天的在线问卷调研活动。就在今天下午,调研截止了。共有7356位校友实名参与了问卷反馈。微信后台自动统计产生了以下图表,请大家点击大图。

问卷回收统计图


问卷来源地域统计图

7356人中,91.2%选择了反对。仅有5%选择了支持。


在5%的支持票中,有近90%的人选择了校区分散这一理由。(最多同时选四项)


在91.2%的反对票中,排名前三的反对理由包括:1. 山大百年老校,应该保护历史传承,维护校友感情(74.5%); 2. 就大学选址而言,章丘相对闭塞、位置偏远、环境不佳、还面临地质灾害风险等,不适宜作为山大主校区所在地(65.9%);3. 高校主要任务是学术研究,不该盲目扩张、大兴土木(62.7%)。(最多同时选四项)


为解决现有校区相对分散的问题,校友最认同的解决方案是,市内整合、合并为3-4个校区,即可满足需求。对章丘、长清、商河等远郊新建主校区的方案,仅有3%的人表示赞同,这个数字甚至低于迁校章丘5%的总体支持率。


对山大建设“双一流”最需要改进的工作,超过70%的受访者选择了相同的三个选项:引进顶尖人次(86%)、改善管理服务(77.3%)、营造开放氛围(73.5%)。针对迁校或整合校区,仅有8.2%的人认为这项工作对建成“”双一流”很重要。(最多同时选四项)


需要特别补充的是,前期我们也接收了42份电子表格意见反馈。其中41人选择反对兴建章丘主校区,1人选择赞同。由于样本数量对在线问卷数据不会造成明显影响,且腾讯后台自动生成的图标无法更改数据,我们只好将两份数据分别呈现出来。


特别感谢这42位热情发送邮件的校友。


这就是基本的调研数据。

以上数据会在腾讯问卷系统永久保存,对其真实性存在异议的,欢迎联系我们验证。


或许对济南市和山大校领导而言,这不过是毫无意义的废话。

但山大人会记住,91.2%这个数字。

历史也会记住。


这两天,我们准备了两份公开信,一份给济南主要领导王文涛书记、王忠林代市长。一份给山东大学主要领导李守信书记、张荣校长。我们会连同以上数据,通过邮件方式向两方寄送。以下仅将向山东大学校领导的致信贴出来,请诸位山大人共作见证。


仓促之间,来不及修改润色,文字错讹难免,还请见谅。

本文可以转载,但须经本账户同意。


尊敬的守信书记、张荣校长:


敬致新春问候!


我们是山东大学部分校友,就兴建济南主校区一事表达一些粗浅看法,请母校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春节前后,山大拟兴建章丘主校区的消息被部分章丘自媒体平台泄露并迅速传播,引发广大校友强烈关注。23日,校方通过校友会发布公开信,表示愿意就建设主校区事宜听取广大校友意见。为响应母校号召,便利广大校友发表意见,我们在校友茶座平台组织了实名制问卷调研。截至21424时,收回有效问卷7500份,超过91%的校友对在章丘兴建山大主校区表示反对,仅有5%的受访者表示支持(详细数据附后)。尽管存在样本容量有限、个人信息未能逐一审核等不足,调研结果未必准确反映全体山大校友的意见看法,但已经足以说明,兴建主校区一事存在极大争议,需要更加充分的研究讨论、更加广泛的意见征求、更加谨慎的决策执行。


校友们集中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其一,“双一流竞争趋于白热化,主校区建设绝非当务之急,反而可能贻误时机、浪费精力,致使山东大学错过创建和赶超双一流的最后宝贵机会。校方提出兴建主校区的方案,也是本着改善办学条件、节约运营资源的良好初衷,对此,我们深表理解并由衷赞佩。但大兴土木营建新校区并不是唯一选择,更不是最合理选择。在现有基础上翻新建筑、加盖高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市内六大校区进行必要整合,合并为3-4个,难度小得多、投资小得多,且不需要伤筋动骨,完全可以达到满意效果。去年以来,校方应同学们的呼声,在学生公寓和部分教室安装空调、改造寝室淋浴设备等措施,取得显著效果,赢得大家一致好评。这充分说明在现有基础上做加法是有效的,也符合经济效用原则。如果片面追求校区大一统,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问题,但很可能又制造了新的严重问题。用一位接受电视台采访的老教师的话说:舍本逐末、得不偿失啊!


况且,此时兴建8900亩主校区,势必面临耗资巨大、耗时漫长的现实困难,即便通过土地置换获得建设资金,即便省市政府拿出配套费用,仍然难免挤占山大本已紧张的人力、财力资源,对教学科研产生长期干扰。山大现在面临的人才流失、管理薄弱、人心不稳等问题,很可能会更加严重。在这样的状态下,实现双一流建设恐怕会难上加难。如果最终错失战略机遇,即便5-10年后主校区全面建成、各种硬件条件国内一流,也已经失去实际意义。我们将如何面对山大校史上艰苦创业的前辈先贤啊!


其二,山东大学是百年名校,在一代代山大人的共同努力下,孕育了独特的校园文化。随着时光流逝,一座座校舍虽然不再光鲜亮丽,但却忠实记录了山大深厚的历史文化,承载了广大校友的身份认同。作为后辈,我们应该善加经营、细心照看,在保留基本风貌的基础上予以必要的翻新改造,为广大校友守护好这篇宁静的家园。如果一味贪大求全、盲目扩张,贸然毁弃现有校园,远迁至40余公里之外的一片田野上从零开始,不仅造成多年投资的极大浪费,更会人为割裂山大历史传承,让数十万山大校友的美好记忆和炽热情感遭受灭顶之灾。


一所大学,安土重迁、不慕浮华,潜心学问、勇攀高峰才是正道,也才有可能续写辉煌、创造未来。对比国内相近水平的其他高校,也有不少正在或已经建成新校区,但对于老校区几乎全部保留,新校区地理位置也大多十分优越,之所以这样安排,也是出于对自身历史脉络的无比珍视、对校友情怀的真诚呵护。相比之下,山大搬迁到章丘兴建如此庞大规模的新校区,且不论地理位置的偏僻遥远无出其右,单纯看建设规模,也不难判断山大最终会彻底放弃市区内的现有校园。如若不然,新校区建设资金从何而来?山大在济南在校生无非五六万人,哪需要郊区9000亩,再加上市区3000亩这样庞大的校园?如果老校区保留的基础上,增加新校区,岂不完全失去了校区整合的初衷,校区间沟通更加遥不可及?即便不搞土地开发,留下偌大校园空空荡荡,庞大的维护费用将是极大浪费,山大根本无力担负。说到底,一所大学要有师生和校园的融合,才算文脉延续。人都搬走了,即便市政府不主动收回,老校区也已经名存实亡。章丘主校区开建之时,将是山大各大老校区沦亡之日,更是所有山大人的悲哀日。


其三,孕育一流人才,需要良好硬件设施,更需要一流师资和开放氛围。近年来,山大发展之所以相对迟缓,根本原因不在于校区分散、设施陈旧,而在于人才流失、校园闭塞、管理落后。我们招收了大量优秀青年学子,但培养出的顶尖人才却不在多数,这与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背道而驰。不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准病根。如果不在加快引进一流人才、大力促进对外交流上下功夫,反而把问题归结于楼宇之低矮、校园之狭小,把宝贵精力用在大兴土木上,岂不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不仅如此,章丘远离主城区,虽然去年12月底已经撤市改区,但绣源河畔仍然是一片农田,相关基础设施几乎是空白,与相隔数十公里的主城区融合发展遥遥无期。山大贸然搬迁过去,以自身命运兴亡为赌注,充当城市东扩的马前卒和抬升房价的一颗棋子,这无疑是自贬身价、重器私用、作茧自缚。很可能导致对外交往更加不利、校园氛围更加封闭,对国内外一流人才和优秀生源的吸引力进一步降低。对本已面临重重考验的山东大学来说,绣源河校区究竟是一片希望之地还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恐怕无人敢拍胸脯、打包票啊!


其四,即便非要修建新校区不可,章丘选址也存在严重问题。前文已经提到地理位置偏远一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比如空气污染问题,按理说章丘是远郊,空气质量应该优于市区。实际上,章丘空气污染指数经常比济南市区更为畸高,这是由章丘地理位置和自身工业重镇的特点决定的。搬迁到章丘,不仅难以摆脱市区拥堵和污染的弊端,反而可能变本加厉,如此搬迁,意义何在呢?再比如绣源河附近的地质状况堪忧,周围几公里范围内都是章丘传统的采煤区,经过近百年发展已经采掘殆尽,也出现了地层塌陷等问题。山大将百年基业置于塌陷区之上,究竟会发生怎样的祸患,让人心惊胆战啊!


正如章丘区主要领导对媒体表示的那样,章丘确实历史久远、经济富庶、名胜古迹不在少数,是一片充满诚意的热土。但大学发展绝不是房地产开发,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断追逐新的扩张点。好山好水多得是,山大安心守护好自己的一片土地和天空也就足够。切忌浮躁啊!


综上述,我们认为山大新建主校区并搬迁至章丘的决策是存在严重问题的,对山大未来发展将造成严重不利影响。那些把8900亩土地看作所谓战略机遇的观点,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山大发展遇到困难,不在于缺少8900亩土地;山大要实现凤凰涅槃,也绝不在于这8900亩土地。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管理、改进作风、引进人才、促进开放,还是要把学术研究和学生培养真正作为全校上下头等大事来抓,一切让位于学术、一切服务于学生。惟其如此,山大复兴才有希望!


借此机会,我们也向母校提出几条务实可行、简单便捷的改革举措,供各位领导参考。


其一,下力气强化网络校园建设。建议加快网络速率,提升Wifi覆盖水平,改版泉韵心声论坛,推行网上办公,选取100门广受欢迎的课程内容进行数字化,提供实时在线直播和点播,为各校区同学相互交流、办理事务、选修其他院系课程、对接世界前沿提供最便捷、最廉价的窗口。有了网络,千山万水都不再遥不可及,何况同一座城市的区区几个校区呢?


其二,建立庸师治理模式。更加严格规范地开展教师、课程评价,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及时对课程师资进行督促和调整,与每位教师的续聘和收入待遇挂钩,确保每位教师拿出真本事、硬能力,为同学们奉献精彩新鲜的课程内容。对于那些确实无法满足同学们学习需求,自身能力无法胜任教学岗位的,也要及时组织培训提升或调换岗位。


其三,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管理导向。要下大力气改进行政管理工作,特别是转变作风、提升效能。坚决整治敷衍塞责、骄横跋扈、唯我独尊的恶劣风气,对出现问题、情节严重的人员给予严肃查处,对踏实工作、全心奉献的干部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实现扬正气、祛邪气的应有局面。要进一步畅通学生投诉举报机制,仿照12345市民热线的运营模式,安排专人受理和查办学生反馈的问题,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母校对学生服务越周到,学生对母校越有认同感。将来成才之后,也才会有意愿回馈母校。如此简明的道理,无需赘言。


其四,进一步加强校友工作。要改革各地校友会,及时组织纳新和团队建设活动,第一时间把各地校友组织起来,及时向大家传达母校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思路,认真听取校友提出的意见建议,实现校友与母校的良性互动。要把为校友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力所能及帮助校友解决实际困难,以最大诚意、最务实举措强化校友身份认同。


其五,要大力推进对外交流,千方百计鼓励在校生走出去,到北上广深和海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实习和社会实践、接受先进风气熏陶。要力所能及为学生外出访学交流提供资金支持,在奖学金评定、推研保送等重要事项中考虑对外交流经历。要适当缩减本校学生保送本校读研的比例,在新晋教师录用中,尽可能减少近亲繁殖现象,营造外来和尚会念经的用人导向,从而推进校园文化的开放交融。


尊敬的守信书记、张荣校长,尊敬的母校各位领导师长,百年山大经历多少坎坷沧桑,如今再次面临兴衰荣辱之考验,衷心希望校方本着对山大基业负责的态度,慎之又慎地做出重大决策,团结带领海内外山大人,勠力同心、倍道而行,争取早日实现山大全面复兴,为山大辉煌历史续写崭新篇章!


恭祝师长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恭祝母校发展进步、再创辉煌!

 

 

部分山大校友

2017214

附:校友茶座论山大迁校的四篇文章链接

再论迁校争议 | 山东大学该向何处去?

为什么强烈反对山大建设章丘“主校区”,你要的数据和观点来了

该怎么拯救你,我的山东大学?

亲爱的母校啊,你欠我们一个解释


不是官方机构,没有商业背景,

不搞繁文缛节,不图虚名浮利,

我们是校友茶座,

一个专属于山大人的民间活动,

真诚,温暖,卓越,

乐于奉献,充满活力,

与更优秀的校友对酒当歌,

与更超凡的梦想渐行渐近,

与15000颗孔武有力的心脏,

一起跃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