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 | 中国最具代表性碑帖临摹范本(五)

 湖心书馆 2017-02-15

  宣示表

  《宣示表》为三国时曹魏之鍾繇上书魏文帝曹丕的一则奏文,内容是劝其接受孙权的归附请求。真迹现已不存,其刻本始见于宋代法帖《淳化阁帖》,传为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后世阁帖、单本翻刻者众多,以宋刻宋拓本为佳。至于《宣示表》真迹,一说是西晋永嘉之乱时,大将王导兵败南渡时将其带走,后相继传入王羲之和王修手中,王修去世时带此表随葬,从此不传于世。

  鍾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历任尚书、侍中、尚书仆射,曹魏立国后升相国,魏文帝时与华歆、王朗并为三公。明帝继位后迁太傅,进封定陵侯,史称“鍾太傅”。

  

《宣示表》内文

  鍾氏在书法上颇有造诣,文献多载其善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尤善楷书。后世对鍾繇的评价极高。张怀《书断》评:“元常真书绝世,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鍾繇所处的时代恰逢隶书向楷书的演变,史评他集前人之大成,对隶书进行革新,参照篆、草的笔画,形成了小楷的雏形,也因此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鍾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与东汉的张芝被人合称为“鍾张”,又与东晋书圣王羲之被人并称为“鍾王”。

  

《宣示表》内页实拍

  《宣示表》便是鍾繇楷书的代表作之一。与现在的小楷相比,其笔画之间多有隶意,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点画厚重,笔法质朴、遒劲,极为古雅。此帖风格直接影响了“二王”小楷面貌的形成,促进了楷书高峰——唐楷的到来,甚至对元、明、清三代的小楷书法都影响深远。当代在长沙出土的《走马楼吴简》中,锺氏书法风格已习见。

  本书选用的版本为朵云轩所藏旧拓单刻本,另附《大观帖》刻本。最后另附鍾繇的《还示帖》与《荐季直表》两帖。

  

《钟繇宣示表》

开本:8开

定价:32元

印张:6.5

◆ ◆ ◆ ◆

  张猛龙碑

  《张猛龙碑》全称《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北魏孝明帝元诩正光三年(公元522年)正月立,无书写者姓名,碑阳二十六行,行四十六字,碑文记载了张猛龙尊孔兴学的事迹。碑阴刻立碑官吏姓名。碑额正书“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三行十二字。此前碑额惯用篆书或隶书,楷书题额在魏碑中才开始出现。碑石在山东曲阜孔庙。

  

《张猛龙碑》内文

  “魏碑”就是指北魏的刻石书迹,多出自洛阳时期,普遍采用真楷,虽然碑刻各有特色,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斜画紧结”。《张猛龙碑》素来有“魏碑第一”之美誉,是最具代表性的魏碑之一。古人评价其书“正法虬已开欧虞之门户”。

  《张猛龙碑》最突出的特点是:刚猛雄强,古茂质朴,结体奇崛,方笔为主。其中,尤以碑额的书法最具代表性。结字中宫紧收,四面开张呈放射状,左低右高,左放右收。用笔沉着痛快,点画方圆并用,横、竖、撇、捺皆用方笔,尤其是横画以坚实见长,所以显得特别雄强刚劲,而点则用圆笔,愈显气韵增辉。清代以来,此碑备受推崇,包世臣曰:“正书《张猛龙》足继大令。”杨守敬:“书法潇洒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张猛龙碑》结构为书家之至,而短长俯仰,各随其体”,并将其列为“精品上”。

  

《张猛龙碑》内页实拍

  碑阴书写风格丰富,疑似不是写碑之人的笔迹,有可能是各自的签名。碑文中“冬温夏清”四字被认为是鉴别《张猛龙碑》古拓、今拓、原拓、翻拓的重要依据,本书采用的是旧拓精本,第十行“冬温夏清”四字未泐。

  

《张猛龙碑》

开本:8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