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太要出书了:最美《家乡志》

 dipqib 2017-02-15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经历:拿着一本心爱的图书,捧在手里沉甸甸的那份满足感,然后对它情不自禁地360度观察、抚摸,欣赏独特的装帧设计,美观的封面;翻开书本,看舒心的排版,看优美的文字,看精致的插图……在互联网资讯、电子书籍蓬勃发展的时代,只怕已经很少人能体会实体书籍的魅力。在亚太生态经济研究院,早已堆积如山的书本却还是日复一日地增多,我们始终相信,传统书本的地位不可取代。

书本是知识的容器,承载的信息具有不可更改性,这也注定了它的可传承性。网络对于人类来说始终是平面的,但实体书籍却是立体的,文字、插图、排版设计、纸张选择等带来的视觉、触觉甚至嗅觉的感官体验是电子书本无法比拟的,哪怕只是一个翻书的动作,对爱书之人来说都是无可复制的阅读体验。



扯了这么长,还没说正事,今天是要告诉大家,亚太终于着手出书了。说起来,我们出过案例集、出过各种画册,搞过文创产品,但是书我们还真没出过。

这本名为《家乡志》的人文社科类图书,是亚太2016年的新尝试。作为第一本出版书籍,我们定位于贵州省兴仁县,这个对亚太生态经济研究院意义非凡的小县城。


比起大城市的喧闹,兴仁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正在抒写着美丽乡村的新篇章,亚太生态经济研究院身体力行地感受着,见证着。可是当我们以为对兴仁已经再熟悉不过的时候,才发现很多东西都局限于生活的片面。在做书的过程中,我们慢慢晓得了老板执意做书的初衷,这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忙得不可开交的男人,也始终没有忘记情怀,没有丢掉理想,他希望亚太人能用文字和画笔重新发掘一个连本地人都不知道的兴仁,一个能让人勾起对家乡美好回忆的兴仁。


我们希望《家乡志》是一本让人拿起来后就很难放下的好书,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从前期头脑风暴到后来选题立项,我们竟然用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关于兴仁,我们想写的实在太多,我们在兴仁看到的风景,遇到的人,吃到的食物,都是一本书,一部纪录片,一个未完成的故事。每一个人都会在同一件事情中看到背后不同的意义,通过书本,我们记录兴仁,同时也是记录亚太生态经济研究院一路走来的痕迹。







拙稚萌美的手绘插图,朴实温情的文字,别出心裁的排版设计,勾起读者无尽好奇心的知识点和趣闻,我们设计各种小巧思和小别致让阅读更加趣味盎然。生机勃勃的书页承载着各种美好,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去收藏。


好事多磨,只为更美好的呈现。我们用一天去琢磨一张插图的风格,我们用一个星期去写一个专题。《家乡志当然不是完美的,但是当中哪怕只有一个段落或者一张图片能让你有“我也想到兴仁看看”的冲动,其实它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书籍是珍贵的,它没有时效性,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会有新的读者翻开它。书籍也是诚实的,一字一句,一笔一划都是写书人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这是新媒体无论如何都代替不了的一种印记。


我们已经花费了如此长的时间去准备,接下来会用更长的时间去琢磨推敲,毕竟亚太从不例行公事,就这样做书,为兴趣,为情怀。一本中国最美《家乡志》,会在这诞生,会在人间流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