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这样的人一般有几个特点,一个是杀鱼的,经常跟湿气打交道。 一个是农药店的,空气不好,吸到鼻就入到肺,肺遭邪虐,借皮肤来发泄。 第三个是家具店,很多油漆的。 第四个是搞装修的,天天搞装修,吸入很多化工原料,然后晚上睡觉搔搔这,搔搔那,真不知道什么原因。 所以病人来的时候,我们还要问他职业是什么。 知道职业是什么了,你再去对治。 如果你得知他是这几个职业的,你叫他有时间要多到外面山里或者去跑步,锻炼。 我碰到一位五金店的,他经常要拉那些油漆,反正十天半个月身体就要大痒一次。 大痒一次就吃点解毒消炎或者止痒的药,他减轻了。 但是十天半个月又起来,反反复复,最后搞得觉都没法睡。 我刚开始就给他开“威灵甘草石菖蒲,苦参胡麻何首乌,药没二钱酒一碗,浑身瘙痒立时除”。 这是《医宗金鉴》上的治痒六药,很出名的。 一剂下去他就不痒,可是几天过后他又痒。 我就琢磨不透,你吃了药后会不痒,不吃药又痒,这个药说明辩证是对症的。但随后又会再痒,为什么呢? 说明你没有离开那个治病环境,我一问,原来跟油漆打交道。 然后让他每天下午就到公园里头赤脚走路,然后用车子拉些泉水回来喝。 我发现几乎所有皮肤病的人,他只要换喝自来水改为喝山泉水,皮肤病都会大为减轻,因为水是山家血脉精。 我们喝进来的水质直接决定你的血质,血质就决定你的肤质。 所以皮肤病最常见的有三种。 第一种是皮肤被寒邪所闭郁,毛孔按张仲景说的“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 一个人长期不出点小汗,他浑身都会痒。 所以有一个在超市里头收钱的小妹,她一痒起来浑身上下都抓,我一看她舌头白的,我知道这个肯定不是什么毒热,就是在空调房里待久了,给她开桂麻各半汤。 张仲景讲,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桂麻各半汤主之。 桂枝汤跟麻黄汤一配,把体表打开,出点汗就不痒,很管用。 你只要看到病人舌苔是白的,这种痒,你一问他,他平时鼻子还塞塞的,明显就是表症,脉一摸上去是浮的,浮为病在表。 有一分浮脉就有一分表症。 所以这是第一种表气闭郁的皮肤病。 第二种呢?血液有毒的,就要用犀角消毒饮。 就像刚才讲到的,老是跟这些油漆之类的打交道。 第三种,肠胃里头堵塞的,大便都不通,便毒入血,泛到皮肤来,体臭、口臭的。 这个外国也很多,你给他一通大便,他血液就干净,血液干净皮肤病就减轻。这个是治疗皮肤病的一点点小小思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皮肤的问题,觉得水牛角,有人说,我吃素的,不吃这东西,那好,给他换为丹参、菖蒲,它们也能凉血解毒。 好,我们今天分享到这里,感恩大家! 陈卓玲听打整理
第12课耳聋者肾虚之故。目疾者肝火之因。齿疼乃胃热虫蛀、喉痹乃火动痰生。鼻塞者肺气之不利。口疮者脾火之游行。 好,今天是《病因赋》的第12节课。 前面都讲了大量的内科外感。 今天专讲的是五官科,眼耳鼻舌的问题。 我们临证治病,处判汤药的功夫,治病的神力来自于学习。我发现大家好多时候学一次就放过,这种厌熟的心态不可以有。 因为你觉得我这个熟了,就不去看,不去看你就深入不了,深入一分,领悟就提一分。 当时我在余老师那里学习的时候,老师在学生关键时刻就会点醒学生,叫学生不要厌熟,你一旦厌熟了就到瓶颈了。 就像大家看,哪种学员进来山里进步最快? 那种心很恭敬,觉得这里一切都是新鲜的。 所以上次芳芳进来,她劈柴跟跑山,进叔看到都惊呆了,这是不是农村出身的?其实芳芳她完全是城市人。 还有上一次汪学长跟我们大穿越回来,她以前从来没有走过这么长的路,结果走在我们前面,因为她心里充满了欢喜、恭敬。 所以什么时候你的进步到了瓶颈,就是你开始厌熟的时候。 我每天读《病因赋》还有看《药性赋》,看这些经典都觉得是新鲜的,就像吃新鲜的菜那么舒服,所以复习是学习之母。 怎么说?这不是我讲的,孔夫子讲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你已经觉得熟了,其实还不够熟,真正熟是滚瓜烂熟,脱口而出。所以熟能够生妙,熟能生巧。最平常的中医基础却能够焕发出很强的辩证思路。 好,我们今天看这句“耳聋者,肾虚之故”。 肾开窍于耳,所以老年人你看他眼花耳聋的,为什么?肾虚了,肝弱了。 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 肝血、肾精不足了,耳不聪,目不明。 所以聪明的种在哪里?聪明种在肝肾精血足。 这里为什么要大家修学期间严格止语?昨天大厨跟我讲,说他跑山的时候腰也痛了。 我说,你动心了,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第二,止语这一关还守得不够严。 都说聪耳明目,没有说聪口的,所以,所以用眼目的人聪明智慧,用嘴巴已经落了下乘,会学习的都是用眼睛跟耳朵。 我在老师那里学医是问得最少的,我发现好多人问一周的问题比我问两年的还多。 为什么呢?我问得最少。 因为我发现,老师第一个已经很忙了,根本腾不出时间来为大家做解答。 同时,我发现,我所有的疑惑在老师书上都有,所以会读书的人少疑惑。 同时我还发现,老师的行持,治病,汤方跟平时讲学看似解答别人的疑惑,实则把我的疑惑也解了。 所以你要有耐心,想当时我如果匆匆忙忙,三五个月就离开老师那里,那你只能带几本笔记本跟经验,绝不可能有今天的沉淀,所以这就是我的经验之谈。 我之所以会对大、小鹏讲,你们现在学医才刚刚热身,就像篮球赛一样,为什么热身了,绝对不能再下来? 一下来一冷场,你要重新热身就不在状态,就像钻木取火,你现在钻到这个木头热了,还没冒烟呢,还有经过冒烟这一关过后才起火。 所以精进你们就还差一点点,这一点突破了,你们以后自主了,就像雄鹰开始可以飞翔了。 现在你们的毛还毛茸茸,从蛋壳里面刚刚耸动而已,还没破壳,所以不能急啊! 耳聋,耳为肾窍,所以好多长寿老人你去观察,他的耳朵长,耳垂厚。 养生里头有个动作就是揉捏耳朵,而且还有一个耳穴疗法,都是通过刺激耳朵的穴位来恢复人体先天、后天。 所以肾气足的人耳朵很灵敏,肾气虚的人,你讲一些什么话他都听不清。 我们看,耳聋有哪些常见治法? 有一种耳聋在老夫老妻里面常出现,他们本来肾就虚,然后吵一次架,耳朵嗡嗡作响。 奇怪,吵架怎么会伴有耳朵嗡嗡作响? 最后甚至听不清楚,要好久,气顺了才恢复。 原来中医认为,胆经绕耳朵,行人体头部侧面,所以肝胆气郁发火的人会把痰浊带上耳窍。 一堵塞,耳窍就失去了灵敏,这种因生气,痰蒙耳窍的耳鸣,用什么汤方? 温胆汤加柴胡、香附、川芎。 所以耳鸣、耳聋的人问,我这个该怎么治? 我问他,耳鸣什么时候加重? 他说,喝酒或者生气的时候加重,就这个方子。 他的脉象一般带有滑脉或者数脉,把痰浊一往下洗,耳朵就清了,很清晰。 还有有些人感冒后会鼻塞,你有没有碰到过感冒后会耳聋耳鸣的?也有。 因为七窍相通。有人感冒流鼻水,有人感冒耳朵里头都会有痰水,因为痰都往七窍上面涌,堵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出问题。 在镇上有一位卖鱼的阿叔,他一次感冒,涕涩直流,吃了抗病毒还有其他的感冒冲剂,还解不了,反而因为寒凉过度导致耳朵嗡嗡作响。 所以很多耳病你去发现,他前面都有生病过后误服凉药,寒凉的药,所以消炎药用过多后,耳朵听力会下降。 你普通人解释不了,中医就是一个肾阳学说,命门的火被你消减了,那你耳窍就失去了灵敏。 我当时给他开什么?九味羌活汤。 他的舌头当时是白滑的,我都知道有风寒湿,束缚在头部,后背部也是僵紧紧。 九味羌活汤里头还要加一味菖蒲。 第一剂下去,耳朵就不响了,背部也不僵了。 所以我觉得九味羌活汤加菖蒲、葛根不仅可以治疗耳鸣,还可以治疗长期坐空调房受凉外感引起的颈椎病、颈僵,因为它有一派风药,风药有个特点,能开窍。 中医认为,诸窍易闭。 《黄帝内经》讲的,人生病了,那些孔窍很容易闭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