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粲然:父母绝不“皆祸害”

 豫豫豫豫 2017-02-16


——文/粲然

在一些深入的家庭对话中,我接触过一些秉持着“我的不幸全部来源我原生家庭”论调的成年人。

他们都是很好的人。痛苦、孤独、深情。

和他们谈话时,我总恍惚有一种感觉,他们是时光机上坐过站的乘客,不断想回到过去那一站,在不一样的家庭里,在不一样的爸爸妈妈身边,深入地被爱一次,深入地成长一次。

然而,已经回不去了。我在他们心里,听到宛如徘徊不去的鸟儿一般凄楚的哀鸣。

出生在一个充满隔阂的,父母没有自省能力,充满谬误的家庭,的确是很不幸的事。

但这仅仅是人生叙事前半章的故事。因为“我的家庭充满不幸”,因此“我必然有不幸的人生”这样的因果论太简单粗暴了。

简单粗暴得像一个,你潜意识里必须以此回报的回答。

以“我过得痛苦”,不停地致意过去,致意不够爱、不懂爱的爸爸妈妈。

这样互相伤害的人生,是你执意要留给过去的一个回答。

但是,我们每个人也必须知道,“我的不幸全归咎于家庭”是最无力的宿命论。而我们真正的人生,是充满变数的,它不全然根源于原生家庭,不全然根源于你的天赋(或者无常),不全然根源于某一段际遇。

它多半只根源于,你对你所遭遇的命运之判定与态度。

在叙事疗愈中,我很喜欢和孩子们一起进行的。是凑在一起讲家庭和父母的故事。

讲“出生的那一天,爸爸妈妈各自在忙啥”,讲“爸爸怎么跟妈妈求婚”,讲“有一天妈妈很生气,忽然。。。”讲“爸爸脸憋得通红,他差点打我了,但是后来他说。。。。”听童言童语充满稚气地讲述家人的故事,是非常幸福的事。

因为,你会突然发现,啊,爸爸妈妈们都很努力啊!孩子们也很了不起!他们真正理解爱!真正理解爱他们的人,如何克服心灵重重阻碍,恶狠狠地击倒横亘在自己和孩子面前、如妖魔一般的业障旧习,为了和全新的灵魂相逢,奋力奔来。

这就是我非常喜欢杜莱这套《有趣的一家》的重要原因。除了杜莱风格极其突出、机巧卓越的文图表达之外。《当爸爸遇见妈妈》《我救了我妈妈》《我救了我爸爸》文本本身,涉及儿童家庭叙事疗愈非常深刻的主题,即:


1.父母之间的伴侣之爱

而且这种爱发生在孩子降世之前,在绘本叙述中,这个视角是非常特殊的。文本中所折射两性之爱,凸显了父母作为独立个体,对爱的理解与感受。对孩子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拾遗补漏”。


2.孩子对父母挫败感的“挽救”

在许多日常感受中,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作为父母”挫败感来源”而存在的。听着“你总是给爸爸妈妈惹麻烦”“就是你我们才那么累”,充满愧疚心理。这时候,“因为孩子的存在,而拯救了父母的挫败感”的叙述对孩子非常重要。在日常中,你是怎么和孩子叙述这件事的?怎么告诉孩子,因此他(她)的到来,整个世界都亮了。因为他们,我们得到了一个真正崭新的、有希望的世界。

这就是杜莱这套《有趣的一家》给我们的灵感。即,家可以用诙谐的、温馨的、充满力量、幽默与美的叙事语言来描述。借由读这套书,和孩子们说说这些话题吧。

在童年中听过与父母们讨论过这些话题的孩子,他日应该不会被困在”过去“的站台上。

我是这样深深期待着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