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粲然 | 勇敢的孩子绝非无所畏惧

 豫豫豫豫 2017-02-16

“一个勇敢的孩子绝对不是无所畏惧、什么都不怕的”——这句话,是我和米尼之间许许多句魔法咒语之中的一句。我们俩都理解这句话确切指的是什么;相信无论什么时候提起它,双方都是真诚的;相信即使此时此刻不行,这句话也终将把我们引入心灵深处,去看见湛然不动,不屈不挠的心性。


三四岁的孩子,开始陷入某种非常显著的情绪之中——恐惧,好像生命光耀之华的影子,在他们脸上投下痕迹。

我听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孩子跟我提过他们的孩子。一开始,他们的“害怕”非常奇怪,他们极尽自己的理解,也无法描述内心的暗影。那时候,“害怕”是混沌初开的无边无际的。

接着,四五岁,“恐惧”一点一点,有迹可循。它可能是“妖怪”、可能是“陌生人”、可能是“巫婆”、可能是“空调的声音”、可能是“深夜窗外的影子”,它们虽然成为了“某个东西”,但那个东西通常是无法解决,无法被击败的。因为,孩子恐惧的,远在“这个东西”背后,依然是理性无法到达的广袤荒原。

六七岁后,“恐惧”的具象象征似乎变得更巨大、更狰狞了一些。但这不是坏事。孩子心里的力量在增长。他们自树的敌人也获得成长。内心的原动力,对黑暗与光明的滋养是一视同仁的。这时候,虽然“恐惧”的意象更大了,但是,孩子在自主游戏中开始一次又一次与它缠斗,(运气好的话,还总是凯旋而归)。这个时候,直到青春期,孩子逐渐疏离幻想中的阴影。

当然,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幻想说:“你是假的,你不存在。”但归根到底,即使是成人,也无法让自己免于恐惧。

那是因为,所有个体的恐惧,都源于我们之所以成为人的“死、亡、焦、虑”

从叙事疗愈角度上说,当一个孩子陷于幻想中的恐惧时,好的方法不是告诉他“不要怕,这没有什么好怕的”。(想想你半夜看鬼片吓得半S,打电话给出差的老公,出差的老公用极端理智的不耐烦口吻和你说这些话时,你想杀人的心情吧)而是倾听他,陪伴他,引导他把恐惧的情绪“外物化”,让“恐惧”成为某个具象,就有跨越它、击倒它的可能。

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几本极其卓越的绘本,襄助我和陷于内心恐惧,却口讷无言的幼儿们。除了我经常提及(却早已绝版)的《我的橱柜里有个大噩梦》系列外。《黑暗》《胡萝卜怪》也是我们大爱的绘本。


《黑暗》,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是大部分成长中的孩子都会遇到的问题——怕黑。

一个名叫拉兹罗的小男孩,在他所住的房子里,总有一些黑暗的角落,让他既害怕,又很好奇。他最常去窥探的地方就是家里的地下室。他从不敢走下去。他时常想,如果他主动去拜访黑暗,那么也许黑暗就不会来找他了。结果有一天,小男孩屋子里的灯泡坏了,黑暗顿时弥散在整个房间。一个声音循循引导着小男孩,走进地下室——“黑暗”送给拉兹罗的礼物:一个灯泡放在地下室里的一个抽屉里。

这是一个帮助孩子克服恐惧、战胜黑暗的故事。但面对这样的故事,我不愿意说它能“解决孩子怕黑”的问题。“心理问题靠某一本书得到解决”的事情有没有?有。可是,如果成人过多的寄希望于某一种方法“解决”孩子的负面情绪,那是对心灵的轻慢。万事没有不变的解决之道,只有某一刹那,心灵为自我解脱所做下的勇猛决定。

米尼是个怕黑的孩子。确切地说是,时而怕,时而不怕,怕的时候居多。他非常喜欢这个故事。三五锄的所有孩子都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在这个故事里,有男孩的勇气,有未知世界的善意,有一个心灵的象征“灯泡”,照耀所有势必存在的阴影。

应该说,这是一本引导孩子安住于内心黑暗的书。安住黑暗,才能看见真正的光明。这是《黑暗》这本书隐藏最深,却最容易被童心领悟的秘密咒语。

共读《黑暗》之书后,我在淘宝上买了一个可穿墙遥控的小夜灯,放在卫生间里。因为米尼是一个害怕夜里自己上厕所的孩子吖。这一天,我让他“象拉兹罗一样走进夜里的卫生间,听听黑暗说什么”。他磨磨蹭蹭,唧唧歪歪地在卫生间门口独自探头探脑。我在卧室里按动按钮。举室大亮。

“黑暗的礼物!”我听见孩子在卫生间欢欣鼓舞。

没错,米尼,唯黑暗,生光明。畏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希望,放弃相信——相信在内心深处,在深深的黑暗里,我们都会遇到光明的馈赠。


另一本讲述“恐惧”非常好的书,是三五锄鼎鼎大名的《胡萝卜怪》这本书,如果让三五锄幼幼理事会投票的话,绝对在园里书单前三名榜单上。

围绕《胡萝卜怪》孩子们玩了很多很多游戏,做了大量各种材质的手工,自发编了无数歌谣和口头禅,而且,还真的一起吃了胡萝卜。

(放在我书里的幼儿园实景图)

《胡萝卜怪》,凯迪克银奖作品。说的是在山中一个叫跳跳沟的地方,长满了许多的胡萝卜。一只兔子,每次路过的时候,都会随意拔出好多的胡萝卜来吃。这个事情让胡萝卜们很生气,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主意,从这个主意诞生时开始,兔子就觉得有长得像胡萝卜的胡萝卜怪跟在自己后面或者在夜间出现在他的房间里。这可让兔子害怕得不得了,他担心他恐惧,然而这一切他的爸爸妈妈都不相信。于是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也从这个办法之后,胡萝卜怪消失了,他觉得终于不用害怕了。而胡萝卜们呢,那可再开心不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是什么护佑我们自身走出“恐惧”,最大的匡助,莫过于三:其一,自我调侃的幽默感。让恐惧不那么质地纯粹;其二,超脱当下感受的“外视觉”,使恐惧不再那么有切肤之痛、如影随形;其三,约束“恐惧意象”的某种方法或念头。

对因为分不清现实和幻想,因而沉入恐惧之中的孩子,学会运用“想象之物”最终打败“想象之物”是非常重要的“得解脱”。但在幻想之中陪伴你,匡助你,和你一起杀怪除妖的意象来源何方,这力量因何集结——我们需要给孩子非常、非常长的自我时间。

《胡萝卜怪》就是一个讲述孩子战胜恐惧,充满幽默、充满执行力的史诗。它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就是孩子们对自我心灵的殷殷呼唤。

《一直一直朝前走》,究其根源,也是一本孩子战胜恐惧的心灵演练书。

一个独自出门的孩子,自己走向外面的世界,有那么多行差踏错,依然一往无前。他走了许多歧路,却终究找到外婆家(安全的心灵所在)。

这个故事,在这样高楼林立的城市里,是许许多多学龄前孩子的心灵演戏。

林明子用非常客观、却非常温情的角度,描写了一个一往无前、一片童稚的孩子。在画面上,无论走在正道,抑或身陷歧途,孩子总是全神贯注的进入这个世界。没有批判,没有渲染,只有长情而无声的目送。这是一本让我非常感动的绘本。读过这本绘本的孩子,在自己走路时,我经常听到他们喃喃自语起来,”一直一直朝前走,一直一直朝前走,“我听到他们这样说。非常可爱,非常珍贵的孩子。


《森林里的躲猫猫大王》,林明子又一作品。

小女孩寻找哥哥,却进入陌生森林(暗喻成长中的潜意识)在那里,她和碰到的小动物们、躲猫猫大王一起玩捉迷藏。 最后又安然回来的故事,这是非常小,极具明朗气息,蕴含童话母题雏形的绘本。女孩脱离父母兄弟的庇护,深入自己内心,发现广阔的,从未被自己发现的心灵之所。发现了自己与大自然,与他人深深联结的渴望。这个故事,和之前那几个故事一样,是极其卓越智慧的祝福。

在这个故事里,躲猫猫大开页的场景,经常是我和孩子们玩的”寻找动物“游戏。林明子以高超的技法,卓绝的耐心,将所有动物隐身在森林之中,在视觉上和孩子们玩了 一次真正的”躲猫猫“游戏。

对孩子而言,到森林里演读《躲猫猫大王》和翻动书页找小动物,都是这本书巨大魅力之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