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中,曹魏是历史上的正统,蜀汉是小说中的正统,只有东吴好像少点什么,一直是个配角,特别是小说三国演义,更是在后期把东吴变成打酱油的了。刘备死后基本没东吴什么事了,其实历史上的东吴戏份很多的。 今天就了解下东吴的四位大都督,以及他们的后人。 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 东吴名将,这个人耳熟能详不用多介绍了,《三国志》中孙权对他的评价最高,打败曹操,开拓荆州,有王佐之资。认为东吴没人能比的上他。 周瑜去世应该是很突然,根据三国志记载,在周瑜去世之前还准备出征的,而且是远程四川,打算占领蜀地,如果说周瑜已经病重,是不可能还准备出征的。 至于说周瑜被诸葛亮气死,那纯粹是小说,关于周瑜是气死的说法,最早出现在《三国志平话》中。这本说是宋代的。宋代之前没有这个说法的。 周瑜总共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长子周循娶了孙权的女儿,成了驸马,只是长子的去世的比较早,三国志中也没有提及他后代的事情。女儿嫁给了孙权的长子。 周瑜的次子是周胤,娶的也是皇家的女儿,只是这个儿子不怎么争气,孙权称帝之后被封为都乡侯,后来因为犯罪被罢官为民。大约十年后在诸葛瑾 这些老臣的请求下,孙权决定赦免他,但是诏书还没送到,周胤就病逝了。 鲁肃 鲁肃(172年——217年) 鲁肃是位老好人,也是东吴的战略家,外交家,鲁肃是第一个给孙权做战略规划的人,而且在赤壁之战前,力排众议反对投降,让孙权召回周瑜,联合刘备对付曹操。 鲁肃的一生都坚持和刘备联合对抗曹操,虽然孙权认为,把荆州借给刘备是鲁肃的一大过失,但同时也认为,这难以掩盖他的功绩。 鲁肃病逝的时候已经46岁了,但是他的儿子鲁淑还没出生,鲁淑长大后被封为都亭候,三国志说他做事干练,管辖地区纪律严明。274年鲁淑去世,鲁淑的儿子鲁睦继承了他的爵位,鲁睦之后就没有记载了。 吕蒙 吕蒙 (179年——220年) 前两位大都督都不是孙权招揽来的,只有吕蒙算是孙权的嫡系,吕蒙的出身不像周瑜,鲁肃出身大家族,吕蒙可以说是屌丝一枚。是孙权一步步把他提拔起来的,而且奉劝吕蒙要多读书,在老大的亲身教诲下,吕蒙发奋读书才有了日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成语。 吕蒙最大的政绩就是在鲁肃去世后,袭取荆州,击败关羽,使东吴的领土大增,但是没多久就病逝了。 根据三国志记载,吕蒙虽是武将,但是身体一直不怎么好,经常生病。所以吕蒙才以自己生病的理由,撤回了部分士兵,让关羽认为没有后顾之忧,把防守吕蒙的士兵派往进攻曹操的前线。荆州才被吕蒙以最小的代价攻取。夺取荆州没多久,吕蒙就病逝了。三国演义中吕蒙是被关羽索命而死,但是根据史书记载看,应该是积劳成疾,久病不治而死。 吕蒙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吕琮,吕霸,吕睦。吕霸是吕蒙的嫡长,所以吕蒙的爵位由吕霸继承,吕霸去世后由其兄继承,兄去世后由其弟继承。之后吕蒙家族就没有记载了。 陆逊 陆逊(183年——245年) 东吴的四大都督中,这位是活的最久的,去世的时候已经六十三岁了,其他的三位都没超过五十。陆逊也是四大都督中唯一单独列传的。孙权对他评价很高,认为他是唯一一位能和周瑜相提并论的人。 陆逊最大的功绩就是,和吕蒙一起袭取荆州,又在夷陵打败刘备,曹丕进攻吴国的时候,又是陆逊带人击败曹丕。是东吴后期最大的功臣 孙权称帝之后,224年陆逊做了东吴的丞相,但是后期和孙权的分歧越来越大,屡屡受到孙权的责难。最后郁郁寡欢因病去世。 陆逊有两个儿子,长子早妖,次子陆抗继承了陆逊的爵位,在东吴后期多次击败西晋的进攻,被称为东吴最后的名将,274年去世。陆抗有六个儿子,其中两个儿子在晋军灭吴时被杀,有三个儿子在西晋的八王之乱时被杀。 至于东吴的四大都督如何排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论带兵周瑜和陆逊实力最强,论战略和外交鲁肃最强,吕蒙出身最低,但是上升的最快,能做到东吴的大都督,打仗实力肯定不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