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七年,我们高中毕业,上山下乡,各奔东西。三十年后,一九九六年五月十八日,我们六七届校友重返母校,毕业之后,未曾谋面者多人,见面之后,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夜回家,不能寐,写下了这首小诗。后来,把聚会录像编辑成一个专题《三十年再聚首》,这首散文诗作为解说词。数天前看了《高考,1977》,感概颇多,遂把十多年前的这首诗贴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运河、古镇、范水中学] 五月的范中鲜花盛开, 五月的范中流光溢彩, 五月的范中彩旗飘扬, 五月的范中激情满怀。 [校门前,校友见面,欢声笑语] 五月十八日, 这个吉祥的日子, 范中迎来了她阔别三十年的儿女---- 六七届高中校友。 [鼓号队敲锣打鼓,列队欢迎] [字幕:一九九六年五月十八日,宝应县范水中学高中七七届校友重返母校] 回来了,亲爱的母校, 我们带着自豪来, 带着喜悦来, 带着浓浓的学子情,回来了。 六七——九六,三十年了! 我们从这里出发, 一路跋涉, 一路奋斗。 三十年坎坷人生路, 三十年奋斗创业篇, 三十年搏击风雨, 三十年魂系梦萦。 几回回,我魂归故园, 看银杏花开,芳草吐翠; 几回回,我梦回母校, 听小河流水,琅琅书声。 [会议室内,欢迎仪式,校友代表向母校赠送计算机] [字幕:校友向母校赠送奔腾计算机] 久别后的重逢, 是香醇的美酒,是优美的图画, 是绚丽的鲜花,是隽永的诗篇, 让一切都在这如诗如画的五月陶醉。 [松树、鲜花、当年的教室] 这不是我们亲手栽的小松树吗? 她长高了,长壮了, 成了栋梁之材。 这不是我们的教室吗? 三十年的风霜, 给她重负的身躯留下斑驳的印记。 [校友们在当年的教室里座谈,几个校友发言的特写] [字幕:张振荣,范中六七届高中毕业生,他靠每月三元人民住学金读完高中] 忘不了啊!当年那艰苦的求学岁月, 每月三元的人民助学金, 给我们补充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的能量, 大白菜,胡罗卜, 是我们最可口的食粮。 困难,铸就了一代人不屈的性格, 我们用年轻的心,谱写了一首首催人奋进的组曲, 我们用青春的笔,描绘着一张张深藏心底的蓝图。 正当我们亲手编织着五彩霞光的时候, 历史的错误打破了我们美妙的梦想。 胸怀鸿鸪志, 怅然离校园。 依依惜别情, 一步几回首。 [青松、银杏、鲜花、校友们在校园留影] 别说了, 那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我们直面人生, 我们正视现实, 我们是生活的强者, 我们把这段经历当成了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一件件平凡的事情, 因为我们知道,伟大出自平凡。 [校友们参观校园] [字幕:教学楼 [字幕:范水中学九五年度被授予“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 三十年斗转星移, 三十年日新月异, 如今的范中啊, 您越发显得年轻,富有朝气! 教学楼,巍然挺拔, 宿舍楼,宽敞整洁, 实验楼,设施一流, 还有那, 五四园里的曲径通幽, 林荫道旁的鸟语花香。 [课堂、精心授课的老师、认真听讲的学生] [字幕:范水中学被省教委确定为扬州大学师范学院教学实习基地] 亲爱的老师, 是您用人格的力量激励一代代范中人, 勤奋好学,奋发图强, 是您用金子般的心鼓舞一代代范中人, 顽强拚搏,勇攀高峰。 多少莘莘学子从这里走向高校,走向社会, 多少范中校友成为擎天玉柱,架海金桥。 [校友参观校办工厂] [字幕:范水中学校办工业九五年产值1300万元,利税45万元,近几年提供教学资金60万元] [字幕:钢木家俱厂成为省教委教学设备定点厂] 改革大潮,汹涌澎湃, 校办工业,一枝独秀。 那轰鸣的马达, 那飞转的轧机, 组成了一首首雄浑的大合唱; 那一片片厂房, 那一条条流水线, 编织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图。 资金从这里筹集, 希望从这里诞生。 [绿树、鲜花、蓝天、白云] 五月,鲜花,微笑, 给我们留下多少甜蜜的回忆。 人生多少事, 情缘最独钟, 愿我们咫尺天涯常相知, 常相思。 [主题歌《三十年再聚首》响起] [校友齐唱主题歌画面中插入相见、参观、联欢、离别等画面] [歌词字幕] 悠悠岁月 难忘同窗情谊 历史沧桑 不忘母校培养 莘莘学子 常念恩师哺育 靖共尔位 颐养顾念名节 三十年再聚首 共同祝愿 六七届校友携手共勉 走向灿烂的明天 三十年再聚首 共同祝愿 范水中学走向辉煌 走向辉煌的明天 撰 主题歌:李映华 欢迎踩踩博主的其它诗词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