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欧散记(95)
斯特拉德福小镇——莎士比亚故乡
莎士比亚生于1564年4月23日,塞文河上的斯特拉德福镇,1616年4月23日,在这个镇上去死,葬在圣三一教堂。
斯特拉德福(Stratford)坐落于塞文河畔,是英格兰
最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故乡。
斯特拉德福距伦敦150公里。它是一个洁静的小镇,位于一片微微隆起的高地上,有高大的树木,碧绿的树篱,丰盛的草原,肥沃的土地。这个古老的小镇立在宽阔的塞文河畔,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除了酿酒与制砖业外,最令人自豪的就是旅游业,每年有10多万人各世界各地前来朝圣。
小镇市中心的塔式钟楼
到斯特拉德福的人,第一件事是去拜访莎士比亚故居。那是一条名叫亨利街的一座16世纪的两层小楼,莎士比亚在此住了18年。这幢建筑包括有两幢房子的一个花园。屋内第一间房内有一壁炉和一些演莎翁的戏的报纸广告,以及一些相关的照片。里面的一间陈列了一些当年用的玩意儿,莎翁的父亲和别人买卖房屋的字据,莎翁当年和镇上的朋友们的书信手迹,还有几页剧本的原稿。
莎士比亚
小镇有5座莎士比亚故居,我们只参观了莎士比亚的出生地。莎士比亚
出生地,木结构,斜坡瓦顶,泥土原色的外墙,凸出墙外的窗户和门廊。
这座房子是1874年重新复建的,不过它依然保留了原先的建筑风格,在
正面的墙上还保留了一块几百年前的原始墙面。
爱德华国王第六小学,当时莎士比亚就读的小学。
楼上一排有三间。第一间挂着一大堆当时镇上的名人像和雕刻以及当时用的钱类,还有一个古式的榆林制的书桌,据说那是莎士比亚在中学里用过的。第二间是一些画,莎翁的一些画像等。第三间才是莎翁出世的地方,现在看到的只不过是两个矮柜,几把椅子和一个莎翁的石膏像而已。
莎翁出生地,还保留着当年莎士比亚生活和保用过的一些家具和器物。
在莎士比亚诞生的屋子右侧,近年还新盖了“莎士比亚中心”。
读莎士比亚的剧作,常常感觉整个人生,世界上各种人物,各种性格,都会呈现在眼前。时代会变,但人类的基本性格是不变的。莎剧中描绘的各种人物虽然经过了四百多年,但今天读来仍然十分亲切有味,就如发生在眼前一样。
莎翁故居,历史上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曾经到这里膜拜,留下签名。
莎士比亚因为戏剧成就了他的辉煌,但同时又是一个“迷”一样的存在。
儿童时期,莎士比亚进过一所文法学校,十三四岁时因家里交不起学费就辍了学。他二十二岁离开这里去伦敦很可能是一次逃跑,原因据说是偷猎了人家的鹿。到伦敦后,听说是在一个剧场为观众看马,后来又成为剧场的杂役和演员。他每年都回老家一次,随着经济条件渐渐好转,在家乡购置了房产和地产,最后几年在家乡度过。五十二岁去世时,并没有引起当地太多的重视。莎士比
莎士比亚中心。这扇别致的双开门上有一个红色的火漆封印。
据说这是用莎士比亚右手手指上的戒指盖的,刻着“WS”。
莎士比亚中心纪念品商店,这里有莎迷们想要的一切。
莎士比亚的童年和青少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亚平凡的简历,人们无法与戏剧大师联系起来。特别是小镇所保留的莎士比亚的遗嘱中,几处签名都由别人代笔,拼法也不统一,在其他的一些登记文件上,他的签名似乎也不是自己的笔迹。这些做法,很像当时千千万万个文盲一样。于是,终于使人怀疑,世人所知的莎士比亚,难道真是从这个小镇上走出去的那个人吗?
故居的一个小花园,经常会有即兴表演。
这样的环境,在十九世纪中叶开始集中发表,引起文化界的一场地震。人们怀疑躲在这个笔名背后的作者,才是真正的文化伟人。那么他究竟是谁?
怀疑论者们排列的可疑名单有:大哲学家培根,“牛津伯爵”维尔,剧作家马洛,伊丽莎白女王等等。
亨利街的另一头街口,矗立着一座雕塑,是《皆大欢喜》中
的小丑试金石夸张活泼的造型。铜像的底座刻着小丑试金石
语录:“傻子自以为聪明,但聪明人知道他自己是个傻子。”
斯特拉福德小镇上莎士比亚纪念碑。四周是莎翁剧作中心四个人物形象。
分别是《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亨利五世》中的王子亨利,《哈姆
雷特》中的哈姆雷特,《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
塞文河及圣三一教堂。塞文河是养育莎士比亚的地方,最终莎翁又长眠于此。
塞文河畔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剧院,在英国,所有新版本的
莎翁剧作,公演之前都要先到这个小镇演出
塞文河畔依水而建的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常年在此演出莎翁的所有剧作。
然而怀疑归怀疑,莎士比亚还是莎士比亚。或许人们不能接受的不是莎士比亚的伟大,而是这个伟大背后的莎士比亚出身的渺小。如果莎士比亚是个贵族,是个大学里的学者,那么这一切怀疑就都不存在了。
三一教堂内莎士比亚的墓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