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车出事故没拍这5张照片,交警也帮不了你!

 理明易 2017-02-16

开车在路,车子之间难免会磕磕碰碰,很多车主为了节省时间和不造成交通堵塞,都会选择快速处理。但得注意,取证照片没拍好,很可能会影响责任的认定和理赔。



就在2017年1月2号,一位叫李先生的车主驾车在深圳福田区梅华路附近,他的车被刮蹭了,李先生谈到当时自己的车速并不快,由于后面的车没能及时刹住车,撞上了自己车侧旁。导致车局部凹陷,甚至有轻微的裂纹,漆被刮伤。


由于责任明确,对方驾驶员吴某主动承担全责,便同意挪车到路边处理,然而当交警过来的时候,对方却一口咬定是李先生的责任...



交警询问是否有现场的照片,李先生只拍了一张二车相撞的照片,这个无法证明什么,交警只好花费大量的调查,最后才得以解决。


面对此类情况如果能防患于未然,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及精力。避免纠纷最重要的就是要收集好事故证据,所以事故发生后如何拍照取证就很关键了!


1

全景照:车头及车尾(两张)


这张照片一般发生事故后车主都会拍,不过最好拍车头及车尾的全景照各一张,而且注意要拍下周边参照物,这样交警才能确认事故的发生地。


2

中心照:车身左右两侧(两张)


需拍下两车的相对摆布以及在道路上的相对位置,对于车子在画面中的占比3/4比较合适


3

细目照:视现场情况(至少一张)

现场细节照片主要包括以下三处,而且拍摄时需要对重要的局部进行放大,照片也要清晰!


碰撞点:需能看清碰撞的深度或划痕的长度,以便交警了解事故。



刹车痕迹:刹车痕迹要清晰,并记录停车的位置和刹车痕迹的长度,这样说明车辆的行车轨迹,对事故处理有决定性作用。



散落物:两车碰撞后一般会在有散落物,比如漆片,泥沙等,这些照片能反映事故发生的瞬间情况。



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流程


当然,处理一起交通事故除了需要照片外,也要按照正确的处理流程操作。


1. 摆放警示牌


发生事故后,驾驶员首先要在来车方向50米(夜间150米)以外设置警示牌;当事故发生在高速公路上时,则应在150米(夜间250米)外设置警示牌,以免发生二次碰撞。


2. 签订协议书


在双方驾驶员没有伤亡,同时对事故责任没有争议的情况下,签订《交通事故现场协议书》,或用纸笔简单描述事故过程和责任后,双方签字确认。


3. 拍照挪车


拍摄现场照片,拍摄完成后便可将车辆挪到不影响交通的位置。


4. 报警或联系保险公司报案


最后,联系你所投保的保险公司报案,保险公司会派工作人员到事故现场核查。如涉及赔偿金额较大,则需由交通警察进行处理。


最后提醒车主,如果双方不能协调的,应立即拍照取证、报警,千万不要挪车、破坏现场。

 

如果自己身边有不懂小刮蹭后第一时间该干嘛的朋友,赶紧告诉他/她吧!


▲本篇图文素材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