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人们亲近的方式

 圆角望 2017-02-16
云集老街的教堂,大多是中世纪的建筑。岁月间,已经在此坚守了四百多年。尽管这些古老的建筑年深日久,难以翻修,但破损的墙体,斑驳的雕塑,却始终坚守在钟楼上,一任大西洋上的海风,锈蚀着那些再也看不清的眉目……

  这些历经坎坷的建筑风格,显然是从欧洲大陆移植来的。伴随着远离家园,教堂成了他们最温暖的依靠。他们虽然是人上人的统治者,但远离故土的漂泊,依然产生难以忍受的孤独。教堂的钟声,便是他们疗治心灵创痛的某种慰藉。

  哈瓦那教堂多,几乎一座紧临着一座,然而在建筑风格上,也各自独出心裁。那些古老的教堂,抬眼望去,便是那飞扬的拱券,曲折的回廊,在苍凉与悲伤中的,古老的幽怨。置身于如此锈迹斑斑的建筑中,蓦地有一种今夕何年的沧桑感。

  教堂前的空地上,到处是起落翻飞的灰鸽。门廊前,那位高举十字架的传道士,始终在凝望辽远的天空。几百年前的老教堂,好像并没有什么人前来翻修,任凭岁月的锈蚀。而教堂顶上的那尊雕像,虽然已看不清他的面部,但他的身姿却始终是伟岸的。

  教堂前那扇斑驳的门,似乎已无意开启。在幽深的小巷中,任凭人们坐在古老的石阶上。石阶上,你会看到漂亮的古巴姑娘,全神贯注地玩着她的手机。她极为友好地,让我拍下了她恬静的微笑。在姑娘身边,是一位老人。他如入无人之境地,骄傲地吸着雪茄。他的姿态,是那么从容不迫,随心所欲;就那样坐在教堂的阶梯上,吸自己的雪茄,从不留意别人仿佛活着——就应该像他那样地,了无牵挂地放松……

  不知不觉,来到一片街心花园。花园中,来来往往地聚集了很多人,仿佛出了什么事。后来才知道,这里其实是邮局。在古巴,一般民众还不能在家中享受互联网,于是他们只能在邮局前的花园里,追逐着他们所无限热衷的高科技。

  于是,人们才会不约而同地来此聚集,带上自己的手机和信息,在花园里享受网络的快捷与便利。花园里,人流如织,熙熙攘攘,人们各自追逐着看不到的空中网络。他们看上去,每个人都显得从容不迫,在互联网的缝隙中闲庭信步。他们中,有行色匆匆的,亦有坐在花园长椅上,慢慢等待的。总之,古巴的网民,和全世界的网民一样,对互联网情有独钟,只是,他们采取了全然不同的方式,亲近互联网。

  倒是,人们在花园中,以一种休闲的方式亲近互联网,也不失为一种既欢乐、又美好的方式吧。总之,在此追寻网络的人们,看上去,每个都很心平气和。或者,这也是古巴人的一种美丽的涵养吧。

  星期文库

  古巴掠影之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