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5 17:35:41
高士图(国画)134.5×52.5厘米五代南唐卫贤 中国绘画史发展的长河中,五代是一个转折期。从总的趋势来看,人物画迈过了唐代那种气势...

高士图(国画)134.5×52.5厘米五代南唐卫贤
中国绘画史发展的长河中,五代是一个转折期。从总的趋势来看,人物画迈过了唐代那种气势恢弘、雄强豪壮的高峰,走向纤巧精细、优美抒情,山水画和花鸟画则向风格多样衍变,逐渐走向成熟。简言之,人物车马“近不及古”,山水木石“古不及近”。卫贤是与顾闳中、周文矩齐名的南唐宫廷画家。这幅《高士图》虽然被宋徽宗题名定为人物画,但整幅画中山水与人物的分量孰重孰轻,殊难一目了然。《高士图》是五代画风丕变的绝佳见证。 《高士图》描绘的是典出东汉大文人梁鸿和妻子孟光相敬如宾、白头偕老、举案齐眉的故事。图中临卷披览的正是梁鸿,举案跪进的妇人就是孟光。这一典故虽在今天看来似乎有点男尊女卑的嫌疑,但想想从前士绅之家三妻四妾不在话下,糟糠之妻亦多弃如敝屣,卫贤图解的故事实在是一种令人艳羡的幸福生活。 为了在画中衬托出“高士”的志趣,山间竹屋之后,以茂密的山石竹树作背景,干笔皴染的树石,古韵苍厚。屋宇用界画法,细密工致而又勃郁灵动。层叠的山峰、树木、水波,让人顿生回归自然之心。木亭栅栏,完全按建筑的比例尺寸绘出,瓦楞依依,围栏密实。画家用高超的技艺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真实的梦境:可居、可游、可观、可赏,一个有德者居之、有情者乐之的诗意天国。 从现存作品来看,五代之后,中国画出现了两种新画科:一是借助界尺描绘亭台楼阁等建筑物的风景画,俗称“界画”;二是描绘田家和市井生活场景的风俗画。界画的技法严谨工细,无论是亭台楼阁、舟船车马,都要比例切实,规整有序,同时又要节律俨然,生动有趣。所以许多画家视其为畏途。五代的胡翼、卫贤等人,心细手巧,特别擅长此道,虽一笔一点务求绳矩精准而不纳滞呆板。这幅《高士图》即是人物画、界画、山水画有机结合的典范。 画中的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卫贤是五代人,但他没有按传统的东汉席地而坐的风俗来画,而是以五代人的生活习俗入画,梁鸿从高高的床榻上躬身接的孟光案。彼时的床榻功能与现代的椅子一样,在当时是个新事物了,卫贤这样处理已然将自己投入了画境……一个小小细节泄露的正是这位皇家御用画师,供奉追思先贤的山林野兴和对烟火营生般温暖生活的憧憬。《高士图》是卫贤眺望高士的平台,也是我们登高临远的一个精神台阶。 (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