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众成清泰丨我认真起来连我自己都害怕

 夏日windy 2017-02-16



1

元旦在家上网看电影,碰到了星爷的《功夫》,对于一句台词印象深刻:斧头帮从“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请来火云邪神,为了验证其功夫实力,要求星爷暴揍他。星爷胆小,对着火云邪神虚张声势地说“别逼我出手吧,我认真起来连我自己都害怕”。

元旦在家上网看电影,碰到了星爷的《功夫》,对于一句台词印象深刻:斧头帮从“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请来火云邪神,为了验证其功夫实力,要求星爷暴揍他。星爷胆小,对着火云邪神虚张声势地说“别逼我出手吧,我认真起来连我自己都害怕”。

看到这里,不由自主的开始按照星爷的话脑补画面:自己双眼微闭认真起来,继而快速成长,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对着镜子都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厉害了,情不自禁倒吸一口凉气,替众生为“世界上怎么存在我这么厉害的人”而忧心害怕。

这个画面实在心向往之。



2

听闻几十年前的北方街头小混混,在街上碰到麻烦,要“以武止戈”时,是很讲原则的:就地拿一瓶啤酒瓶或一块板砖,在对方面前大大方方的朝自己头上奋力一砸,随着瓶子或者板砖破碎的声音,往往会杏眼圆瞪怒吼一声:服不服!

一般来说这个时候对方看着地上的玻璃碎片和混混头上新鲜的血迹都会知难而退——这个人发起狠来对自己都下手这么狠。

但也有愣的,这时候按照江湖规矩也要从地上找啤酒瓶或者板砖,然后对着自己脑袋用更快的速度、更狠的力道、更优美的弧线狠狠地来一下,然后对着对方怒吼:不服!咋地!

接着双方就开始轮流用更厉害的手段往自己身上招呼,以自残的方式来震慑对方,最终谁对自己下手最狠,谁就能横行一方。



3

还记得高中的时候,奋不顾身的投入到备战生物竞赛的行列中。为了拿下名次获得保送资格,我在课业最紧张的高二请了两个月的假,一路杀到最后却在决战中功亏一篑。

此时我手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本课本都是崭新的。两个星期后就是重要的期中考试。

周一班会,我获得班主任许可,径直走到讲台,向大家宣布我的重大决定:“大家都知道我有两个月的空缺,也都知道两周后就是期中考试。我在这里向大家承诺,如果这次考试我考不进全班前三,高二一年的班级卫生工作我自己承担。”

两周的昏天黑地,唯一还记得的,是每次想松懈时,看到角落的扫帚就会觉得自己还能再撑半小时。

最终成绩公布,谢天谢地,全班第三。



4

赵师弟是我最佩服的师弟之一,上大学时和我在母校的辩论联赛上联手多次。虽然是大一新人,但他早早凭借超强的四辩表现震撼全校。四辩选手在总结的时候往往都面临一个悖论:如果追求语言华丽优美,就会现场背诵赛前已经写好的稿子,往往不能贴合对方立论,虽精美但欠缺精准;如果是根据对方立论现场发挥,则打击精准,但因准备仓促,言语粗糙美感不足。

他的神奇在于,每次只带着一张白纸上场,驳论过程相当贴合对方立论,像手术刀一般精准,临场感极强,但他又没有因为追求临场感而失去精致,每句话甚至每个用词都耐人品味,令人震撼。因此他获得了一个绰号——辩论天才。

天才在每场比赛前一晚,都会去宾馆开一个房间,拿着查找的厚厚的资料,开始像中邪一样绕着房间转。

“袭兄,我每次都会转大概几千圈吧,一直转到天亮,这个过程中我会设想无数种对方的思路、事例、甚至用词,然后一一用最优美的方式破解,所以不论最终对方是什么思路,我都感觉像是提前看透对方的底牌一样,所有的反驳语言都争先恐后的从脑子里向外溢,收都收不住。”他这样回答我。

我想,全世界他唯一真正害怕对位的辩手,大概是他自己。



5

后来师弟考研,进军清华失利,出国在美国滨州州立大学读法律硕士,一年后以此为跳板考上了英国一所大学读博。

在聊到这一年的硕士生活,他特别感谢他国内的女友。

“我每天的生活非常固定,早上起床后立刻出门等校车,一天的在校生活要全神贯注否则语言上跟不上。我的公寓在郊区,周围没什么人,我和当地的华人同学也玩不到一起,每天放学后我就回到房间开始看文献、预习功课、学英语。从下课到凌晨,我都在学习,没机会和任何人交流,三百多天每天都是如此。如果不是我的女朋友定期发微信鼓励我,和我说说话,我真的精神会崩溃。”

他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非常严肃。

另外,他读博的英国学校,叫牛津。



6

工作之初,同事崔哥在业务问题上帮我解答了很多问题,甚至一度给我一种感觉——关于刑法的任何问题他都知道。

后来在他桌子上看到一本书,是张明楷教授的第四版《刑法学》。因为封面是黄颜色的,有1132页,这本书被业内称为太皇太后(太黄太厚),我读研期间,努力了半年看了这本书的一半,就以此作为在同学中吹牛的资本。

而崔哥的这本书,是烂的……

翻开以后,里面有五种以上颜色的标注,密密麻麻的手写注释随处可见,闲聊中他说这本书他大概看了七遍以上,还有几万字的读书笔记。后来看的时候不小心,把书翻烂了。

TMD,1132页的书竟然也能被翻烂……匪夷所思。



7

老陈是我们部的兼职律师,取得律师证以来从未处理过医疗纠纷的案件。去年上半年,他接手了一个医疗纠纷的案件,半个月以后,案件开始朝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两个月以后,案件得到了完美解决。

我好奇地问,你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这类案件的要点的?

他说,我第二天就从网上买了三本很厚的关于处理医疗纠纷案件的实务类书籍,都看完了就基本明白了。

你上班期间要承担本职的教学工作,课余时间还要处理其他的律师工作,回家之后还要照顾孩子,你忙得像陀螺一样哪来的时间看完的?

他说,我没得选,每天早上四点多起床开始看书。

他是一名副教授,41岁。



8

新的一年开始了,我想重新拾起英语,想练好字,想钻研刑事辩护业务,想增肌增重,因为我怎么吃都不胖……

但是想做好这些,我必须打破现在的惰性与浮躁,重新掌控我的生活。

也许我是个小人物,但我相信一个人真的认真起来,确实连他自己都会怕。

正所谓天道酬勤,送给2017年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