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第25天, 新的气象预示了新的出发。 首先,我先谈谈这25天里的小插曲。宿舍里很多老友搬离了宿舍,我也迎进了10位新朋友。他们却成为下一周的噩梦。他们很热情很友好,却成为罪魁祸首。夜晚我被吵醒,然后没有了睡意,然后再睡去。当有一天,我发现再也受不了,我选择了搬离。(我的房间正对厨房)我舍去了它的便利,我却收获了另一到风景和另一群有爱的朋友。我从原来的底楼搬到了两楼,风景变得格外美好,草坪,马路,阳光,一切变得自然而然。而这群有爱的朋友们,也为了我这个新房客准备了很多。我不再自恼,远离不喜欢的,接受拥抱新的美好。虽然不舍,却也迎来了我美好崭新的2017年。不舍,虽然自恼,虽然有些痛苦,又或许虽然有些不甘,但却收获了另一个令人期待的美好。在成人世界里,老师常说,舍去一些,比如钱,比如新年来临时人人“趋之若鹜”的酒桌饭局,你的精神肉体会更美好。 既然是2017年,新的一年,也要有一些感悟感想和感谢,虽然有些老套,但请耐心听我徐徐道来。 第一点,体会自洽生活。 所谓生活的自洽,是指融入你所在的文化,与周围的人们步调一致。高中结束后,我和朋友们告别,飞去不同的国家,美国和英国。我的一位朋友去纽约学习,我们都会在社交网站上问候对方。有一天她在instagram上写道:“当西方人和你挥手告别的时候,总是要祝你 'have a good day’,有时候祝福更为琐碎,比如祝你'have a beautiful morning’或者'have a good lunch ’。”这与我在地球的另一半,英国上课居住时所感受到的生活并无两样。在英国,公共汽车的司机师傅在每一位乘客下车时都会说上这么一句美好祝福。若是你走在中国的大街上,与一位熟识的朋友偶遇,离别时冒出一句“祝你一天愉快”,你一定会觉得有些别扭。语言的背后往往可以透露出一些生活态度或者文化的本质。西方人分别时爱说祝福的话是他们文化的一个象征。这里的人们希望把早上、中午、下午、傍晚、晚上都过好,那么美好的一天、一个月、一年不也就有了么?所以,在英国,我慢慢地习惯了对每一个朋友自如地说上一句“have a good day”,祝福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祝福的温暖。同时,从这个简单的祝福语中,我获得了一些正面的启发。或许这正是一种难得的却也被我所忽视的生活哲学。我觉得,正因为此,西方人十分会享受生活的每一分钟。他们享受生活的方式有时候是幼稚的,甚至令人难以理解。比如,有一位教授在大课Lecture上给学生的建议是,看完书后别忙着睡觉,来一杯咖啡,听会儿音乐,你会觉得一天都非常开心。相比之下,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中国学生在初来乍到时心里总是万分紧张。看到他们,我也学着放松,学会给自己找些乐子,享受每个时刻的美好。 第二点,历练成熟心智。 当然,学会积极融入另一种文化的心态并不是留学生活的唯一目标。毕竟我们是来这里读书,而不是和朋友度假。坦白地说,若是选择在英国做学术研究,找乐子大概只能说是一种假装的自由与闲适,不能遮盖住生活的艰辛。在过去英国读书的两年中,除去对于生活的态度有所转变之外,我所得到的最珍贵的收获便是心智的成熟,其中的道理或许可以总结为这样一句话:唯一的自由就是过自律的生活。 生活是一场自我成长。心智的成熟对于一个人来说也许是成长中最为重要的事情,它比发表多少论文、看过多少著作更为重要。什么才是心智的成熟呢?这似乎很难解释,简单地说,就是去做自己以前觉得不愿面对却非常重要的事情。即使是锅碗瓢盆这样的简单事情也让我收获了心智的成长。在国外的生活中,几乎所有学生都需要自己做饭,需要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作息。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初到英国时的狼狈,这也是至今妈妈和我时不时谈起的故事:第一次煮米饭,第一次炒菜,第一次打扫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第一次洗衣服……虽说这些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是要在忙碌的学习和研究生活中做好它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们让我变得更加独立,也让我的人生更加完整。 谈到心智成熟,除去生活琐事,还无法回避自己在学习中的体会。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两个方面让我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加成熟了。首先,我开始设计自己的生活进度。在上大学以前,中国学生的学习是大家相互作为坐标、并肩前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扮演着训导和监督的角色,几乎帮我们安排好了所有应该完成的事情,紧张、充实的课程也使我们无需亲自设计自己的日程表。进入大学,没有了老师的监督,没有了安排紧凑的课程表,我们得学着自己安排好自己要做的事情。每到开学之初,大学教授都会鼓励大家学会安排时间。可是对于刚来英国的我来说,还是茫然。后来,我得感谢我的朋友,nico告诉我说,在她看来,每个人每天都有24个小时,这对每个人都很公平。她认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是这样的:我们能够明白自己每个小时都在做什么,比如写论文,比如约好周末去Brighton 布莱顿看海吃海鲜,比如抽空去赚零花钱。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做的事情是否就是我们为自己所设计人生的一部分。我总觉得,当一个人能将自己每一方面的生活都安排妥当、计划精确,那么,所谓的成功也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其次,我学会了协调彼此的生活进度,这一点对大家来说相对陌生一些。英国大学和中国大学很不一样的一点是,几乎所有教授都有自己的上班时间office time,有些时候是可以直接在那个时候去找他们的,有些时候则需要预约。学生如果有问题要与教授沟通,需尽量在教授的上班时间找其交流,其他时间冒昧前往则会被认为不礼貌。刚开始时,我会觉得这种规则有时候严格到让人觉得呆板和不近人情。当我和朋友聊起这件事情时,她说:一个成熟的人需要对自己的时间有严格的规划,更要尊重别人的时间规划,彼此的信任便是在彼此的尊重中建立起来的。当然,历练成熟的心智是一个并不怎么舒服的过程。在人的心里,大致是有一种“即刻满足感”的需求,而这种通过努力和自律取得的“被推迟的满足感”,在最开始总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但是,当我第一次炒出复杂的菜来(比如韩国的拌饭),第一次在课堂上和外国朋友一起做出满意的演讲presentation 之时,心智就在这样点滴的成就感中慢慢成熟起来。毕竟,任何珍贵的东西都需要付出艰辛才能得到。 第三点,完成普通的生活。 我仍旧记得在英国醒来的第一个清晨。我打开窗,外是湛蓝的天空,清净的街道一尘不染。而在上海的嘈杂中,我蜷着身子,可还是躲不开室外的阴霾。我不是要夸大这两种生活的迥异,实际上,任何一种生活的变化或许都会带给人某些错觉。从拥挤的城市来到闲适的小镇,犹如从现实中即刻跃入了电影的虚幻世界里。也许每个人第一次在异国他乡的清晨醒来时,都会感到如此的新鲜。 然而,这里也并非是一种乌托邦式的世界。实际上,在一个新的国度中住上一个月之后,人们会发现自己过的无非还是一种普通的生活,甚至由于某些文化上的差异,这种生活需要人们做出痛苦的调整,这期间也许要付出很多努力和艰辛。不过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在英国大学的生活倒是出奇平静。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也许正是许多人所追求的。 注:原文摘自《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学用者感悟集锦》 作者:馨尧(作者授权代发)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编辑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