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赣南地区)的老表和外面的人聊起自己的家乡会聊些什么?
红色摇篮?客家原乡?赣南脐橙?还是觉得真没什么好聊的?
因为这个吧,学校也没怎么教是吧,但后生仔,如何优雅博学的热爱家乡是一门技术活。
今天桃总就挑几个绝对你只要一说起,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关于赣州的历史地理典故,绝对会让你的内心世界瞬间强大一百倍。
1,赣州比台湾大
你别不信,现在都有高速,你开过车你应该知道,从大余到宁都要多少时间?从寻乌到崇义要多少时间?赣南到底有多大?3.9万平方公里。你觉得台湾它有多大?他才3.6万平方公里!你是不是要惊呆了,看过很多弯弯的电视剧,什么机车环岛旅行,无非是骑个摩托车带着妹子从瑞金跑了趟上犹而已。
2.张九龄在大余梅岭开山修路
从第2个到第10个桃总要按历史出现年表来写了,里面出现的牛人大多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一些名字,如果他回复说不知道,那么抱歉,就真没有聊下去的必要了。
张九龄什么人?唐玄宗时的名相,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广东韶关客家人,广东古八贤之一,这些都不知道没关系!你有没有听过一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对,就是他写的。
唐初,广州已成为中外海上交通门户的大商港,但广州的货要运回长安实在不便,张九龄在朝上与姚崇不对付,回到韶关,决定为家乡做点事,开凿梅关古道就得到了朝廷批准,于是他自任开路主管,趁着农闲征集民夫,开始开凿工程。古道修通后,全长十几公里,路宽近17米,路两旁遍植松树。
此后,广州的货经过梅岭驿道运到赣州(那时还叫虔州,为什么后面改了,桃总懒得解释,请自行百度),在章江码头装船,运回长安。由此,赣州交通在当时全国的位置也立马升一级,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非常重要。后人因而把张九龄修的路誉之为“古代的京广线”,
3.周敦颐游完于都罗田岩后写下《爱莲说》
这是个很诡异的事情,桃总来做个调查,所有赣州的读者,你们在老师要求背这个课文的时候,有没有哪个老师顺嘴带一名,这篇课文是周先生在于都游完后回赣州城写的!
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虔州府通判周敦颐与沈希颜(当时雩都知县)、钱拓共游雩都罗田岩,有诗刻石。后来沈希颜在雩都善山与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词,周敦颐作〈爱莲说〉相赠,表明了他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追求。周敦颐在赣州呆了三年,赣州市内旧有爱莲池和爱莲书院,《爱莲说》的创作地被很多地方争抢,但实撰于赣州这点无疑。
4.岳飞年轻的时候赣州剿过匪,三次请愿拒不屠城赣州
1133年,时年30岁的岳飞奉命镇压了江西吉安和赣州的农民起义军,赵构非常高兴,亲笔书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送给岳飞,岳飞在于都罗田岩写下“天子万年”与之对应。
建炎三年(1129年)七月,高宗为逃避金兵,决定王室成员分散避敌,他自带二三谋臣退往江浙,隆祐太后则浩浩荡荡万余人南逃入江西。
此时,虔州由于正值兵荒马乱,因隆祐太后大批官兵的来到,又把虔州府库有限的钱财顿时耗尽,并常以势欺压百姓。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发生军兵与乡民激烈相争,其强盗暴行激起虔州民众极大的愤恨,局势持续恶化。
后由于金兵停止追击北返,隆祐太后返回,到达临安后,便将在虔州所受惊吓向高宗哭诉。高宗因其“册立”之恩,便答应为她报仇雪恨,因此有了向岳飞下密令血洗虔州之事。
岳飞接到密旨后,认为无辜之民罪不至此,坚持不滥杀无辜,拒绝屠城,三次上书高宗请愿,救下全城百姓。
5.辛弃疾在赣州贺兰山写下“郁孤台下清江水”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这个词听过没,没听过不要紧,因为你现在听过了,是不是写的非常有感觉!
辛弃疾虽是北方人(济南人),生在金地,归宋后却在上饶,对,不是赣州是上饶呆了大半辈子。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35岁的辛弃疾来到了赣州,当了两年的江西提点刑狱(掌管司法狱讼的官),官署便设在赣州。两年的时间,他可能不止一次地登上了郁孤台,《菩萨蛮》词,就是在这段时间填的。
6.文天祥任赣州知府举兵“勤王”
元军意在灭宋,不停南侵。彼时宋恭帝在位,年仅四岁,太皇太后谢氏临朝听政,不得不发出“哀痛诏”,号召天下四方迅速举兵“勤王”。文天祥当时正担任赣州知府,他“捧诏涕泣”,并立即行动,散尽家资招兵买马,数月内组织义军三万,以“正义在我,谋无不立;人多势众,自能成功”的信心和勇气,开始了戎马生涯。
7.王阳明开创“崇义”,推广赣州话,死于大余码头
江西对王阳明来说是第二故乡,因为他作为中国五千年“立功、立德、立言”唯一的一个,这三桩事都是在江西做的。
明正德十一年,王阳明被兵部尚书王琼举荐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南康、赣州、汀州、漳州等处。当时,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四省交界处山深林茂,地形复杂,起义军山寨林立,形成浩大的声势。王阳明奉命至赣州时,正是第二年正月十五。他用10天做好了进攻起义军的准备工作,并订立“十家牌法”,沿门按牌查访,断绝了起义军在居民中的藏匿与往来活动。
从正德十一年正月入赣,至正德十二年三月平定大帽浰头军,前后一年零两个月时间,他逐个镇压了赣粤边境的诸路起义军,解决了十几年来令明朝廷头痛的一个大问题,也除掉了江西地方政府的心腹之患。
王阳明在镇压起义军时,大举引用广西“狼兵”,这些“狼兵”呆三个兵营,一个赣州城区,第二个信丰嘉定镇,一个在今会昌县城郊外(现会昌湘江镇为清初新修的,2001年,撤销湘江镇,划归文武坝镇。),时称“一卫二所”,所以这也是这些“狼兵”说的桂林柳州话到现在在章贡区与嘉定镇一直传下来的缘故。
据记载,王阳明主赣,推行“十家牌法”,即一家出事,十家连座,战乱时期也是无奈之举,城外的客家人进城,把鸡称之为“机”者无事,称之为“该”的一概问明声份,以识别奸细。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王阳明奏请设县,崇义才开始成立县治。县治设横水,并以崇义为县名,隶属南安府。福建的平和县也是王阳明在同一时期“开创”的。
1528年即嘉靖七年,王阳明五十七岁。二月平广西思田之乱。七月袭八寨、 断藤峡。十月肺病剧发,乞骸骨(上疏告退),十一月二十九日辰时,公历1529年1月9日8时许, 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庾县青龙铺码头。
8.海瑞在兴国当了两年县长
嘉靖四十一年十二月(1562年1月),海瑞出任江西兴国知县,因政绩卓著,于嘉靖四十三年十月(1564年11月)受提拔。海瑞在兴国任职的两年时间里,致力改革,使兴国焕然一新。
海瑞来到兴国后,积极兴修水利力挽天行。时至今日,仍有迹可循有如下几处:一是海公坡。此坡在回龙乡,距县城七十里。二是春口坝。该坝在县城南约二里处。坝成之后,海瑞又发动群众在坝上植松万棵,以护坝及保持水土。从此,潋江沿岸的大片土地和许多农家,少受洪水的灾害。所以,至今兴国县五里亭等一带的老人,仍把海瑞为民修坝植松传为佳话。
直到嘉靖四十三年十月(1564年11月),海瑞被破格提为户部主事。当他离开兴国时,老百姓都舍不得让他走。
9.汤显祖在大余写下《牡丹亭》
明代万历十九年辛卯(1591)汤显祖上奏了一道《论辅臣科臣疏》。皇帝朱翊钧大怒,把他贬职到徐闻县去做小官。汤显祖第一次经大庾(今大余县)过梅岭;半年后汤显祖升调浙江遂昌,又一次经大庾过梅岭。并在大庾逗留了一段时间,在与当地贤达文人的闲聊中,汤显祖了解到大庾的历史和人文环境。了解到《夷坚志》中谪居南安的邵宏渊笄女死后化成鬼魂,在当地宝积寺与谪官解太尉孙子保义郎情爱事、流传于民间的故事、《杜丽娘慕色还魂》的故事;他把这些民间流传故事、古藉记载故事、话本故事穿插、揉和在一起,一个戏剧故事“杜丽娘牡丹亭还魂”的框架在他的胸中逐渐构成。至辞官归里后写成戏剧《牡丹亭》。
10.青年蒋经国在赣州禁烟、禁赌,禁娼
蒋经国于1939年3月来到赣南,任江西省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5年2月离开赣南,7月辞去这一职务,前后长达6年之久。
1939年6月30日,江西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蒋经国下令在赣南实行“禁烟、禁赌、禁娼”。
在赣南的六年,是蒋经国得到全面锻炼的时期,也是他在大陆期间最显才能的时期。做了一些有益于民众的好事、实事。因此,赣南人能够客观地对他在赣南的活动进行评价,他的一些旧址也得以较好地保存了下来。
通过上面9个人的举例,大家可以看出,这9个人都不是赣州人,要不然是在这里做官做事的,要不然是来这里打仗的,要不然是来这里游玩的。赣南山高皇帝远,民风彪悍,有匪才有可能有人来镇压,虽不是化外之地,但要出全国极其有名的才俊还是相当困难,这个就是极不愿面对的现实。下一篇桃总会理一理赣南古代十大乡贤,有些地位非常高,但在世俗眼里,还是不太出名,敬请期待。
请您补充,我大赣州还有哪些牛人牛事……
桃总先撸为敬:
1.太平天国兵败之后,幼王选择东南线逃亡,一直逃到江西石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2.赣州城内排水是宋朝修建的,永不内涝。
3.杨救贫筠松先生在赣州形成江西风水流派,在兴国三僚村带出了曾文讪等风水大师,葬于于都药口坝。
4.顺治三年(1646年)四月十四日,清军将领高进库率十三营清兵由万安皂口进攻赣州。明兵部尚书杨廷麟偕同赣州守将万元吉据城坚守。半年后,清兵占领赣州城。万元吉投贡江而死,杨廷麟投城西清水塘殉节。
5.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八月,明太祖派大将常遇春率军攻打赣州,熊天瑞坚守孤城五个多月,终因内缺粮饷,外无援兵,于次年向明军投降。
6.苏区时代,红军曾六次从瑞金攻打赣州城,久攻不下。
7.1942年1月15日,日机28架侵入赣州上空,同年2月5日晨,日军自五云桥分两路进攻赣州,一路从西门人城,一路直扑黄金机场,而后从南门进城。不费一枪一弹占领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