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过去一年大家对”梵佛研“的支持。谨在此新年之际,奉上梵文唱颂《缘起法颂》(唱颂者:Vidya Rao女士)。 祝诸位大德先进、贤善博学,新的一年,结善缘,远恶缘,得福缘,消业缘,因缘殊胜! 缘起法颂:佛教的五比丘之一——马胜(A?vajit)在王舍城路遇六师外道之一散若· 毗罗梨子的弟子舍利弗(?āriputra),向其介绍自己佛陀的学说,诵出著名的“缘起法颂”,也称“缘起偈”,表明释迦牟尼的教法属于与婆罗门相对抗的沙门阵营,主张一切现象有生有灭皆赖因缘,而不归于第一因神创,或恒常不灭的梵我本体。舍利弗深有感悟,遂同好友目犍连(Maudgalyāyana)率其徒众在竹林精舍皈依了佛陀,而后二人成为佛陀的重要弟子,而“缘起法颂”后来被视作佛陀教法的最精要概括,称为“法身偈”,意即有此偈颂之处即有佛之法身(dharmakāya),因此常铭刻于佛像塔庙之上或装藏于其中。 古代汉译(一):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説。 古代汉译(二): 諸法从緣起,如來说是因, 彼法因緣尽,是大沙門説。 现代汉译: 那些从因而生起的法, 如来就说其因, 也说其灭, 大沙门就是这样宣说。 英译: Of those things that arise from a cause, The Tathāgata has told the cause, And also what their cessation is. This is the teaching of the great ascetic. 回复消息“微电台” 收听音频讲座与唱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