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农村安置房竟然能美成这样,刷爆朋友圈!我不管,我要回农村!

 CZi5 2017-02-16


二姑娘说:

简直美出新高度!

快放我回家务农!








高楼大厦,川流不息,这是窗外大城市愈发繁华的日日夜夜。


矮楼斑驳,破败荒凉,这是印象中农村日渐萧条的年年岁岁。


一部分农村保留着遗风,依旧是石子路,石板桥,低矮的楼房参差不齐。


一部分农村盖起了洋房,于是斑驳的老房子,和新建的小洋楼相邻。




见到这般特立独行的农村面貌时

倒是叫我不由地眼前一亮

温婉内敛,简约大气




再一打听

竟然是我大杭州的农村安置房




和我们司空见惯的「和城市逐渐融为一体」的高层安置房相比,这些回迁房,显得格外特立独行。




这是郁达夫笔下的江边村落,位于杭州富阳,有个特别诗意的名字:东梓关村。


政府要对村落进行改造,于是确权收储了那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子,统一在村子的南边,造了46户安置房。




46幢楼,占地25亩(15286.98㎡)。每户人家平均下来,大抵能分到两三百平。每户人家的户型从290㎡~340㎡不等。








曾经也是豪迈之士横槊赋诗之地

却逐渐凋零没落

如今复活成吴冠中笔下的旧时江南后

却渐渐回到了我们的视野

只想叹一声:

愿得一此房,隐居图画中





白墙林立,黛瓦参差

没有一味仿古

而是用现代的抽象线条

来展现传统民居的神韵




屋顶线条微曲

延绵开去,连续但不对称

反倒添几分优雅




每幢房子彼此独立

又似乎相互联系

若即若离




在青山绿水间

颇有几分闲情逸致




简直像极了吴冠中画笔下

那个黛瓦参差错落的水墨江南


(设计师孟浩凡坦言说,吴先生的写意江南给了他启发,没有具象符号也可以做得很江南)



然而在此之前,这里全然是另一番景象:




虽不乏山水相映的趣味

却不足以让人向往




那么问题来了:


这些「让村民自豪,让城里人向往,让游客痴迷」的房子,造价多少呢?村民们要为此支付多少钱呢?


答案是:

1376元/㎡  ×  与原来住房的面积差




46幢楼,总占地25亩(15286.98㎡)。平均每户人家,能分到两三百平,户型从290㎡到340㎡不等。


拿一套面积290㎡的两层半小楼为例,总造价40万左右,加上拆迁所得的6万多元补偿款,这户人家再只要拿出30多万,就能拿下这栋楼。


PS:倘若是危房,要另外加6万块的宅基地费用。




东梓关村,作为富春江上一个重要水上关隘,曾经也是商贾、墨客聚集之地。豪迈之士在这“横槊赋诗”,飘零之人“把栏杆拍遍”。但是随着水运的没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日渐萧条下去。


新盖的46幢回迁房,既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又延续了村庄的传统风貌,和村里80多栋明末清初的历史建筑相得益彰。


建成后,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的游客络绎不绝,就连搬到富阳市区有房子的,见到新房落成,都纷纷回来。




以往的村口是这样:




改造后,村口建了个公共敞开的村民活动中心,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交流活动,都能在这里进行。






这个房子我太满意了

以前的老房子面积小

里面乱七八糟的

现在的房子外表特别有特色

而且功能分布很全还配上了绿化

——村民







房子外观的设计,已然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做出了一个漂亮的平衡。不过二姑娘最关心的,是内部设计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视频里的老伯,去年8月份交房,今年1月就完成了内部装修,迫不及待搬进新家:




老伯笑着说:大伙儿都喜欢新房子。眉眼间尽是喜悦。




据说GAD的设计师团队周周前往东梓关村,对村民做细致的问卷调查。从人员构成,到年龄结构,分别采集信息。


灶台、天井和后院要保留……


“要有放农资、农具的地方”


最好能有个停电瓶车的地方……


造价别太高……




一轮一轮的沟通后,才最终敲定户型设计,房屋结构,和建筑材料。


考虑到成本问题,设计师选了最经济的砖混结构:白涂料、灰面砖、仿木纹金属格栅。


同时,保温性刚性屋面楼板、保温防水外墙,以及双层中空玻璃,保证了村民生活的舒适性。




外部墙体以实面为主

留几扇方窗与外部连通

夜幕降临时

温暖的黄光从窗子里透出来

呈现出一派安详




而院落内部,通常以半虚的栅栏

和透明的玻璃作分隔

一来采光充足

二来形成一种内向感




听取村民们的建议,堂屋坐北朝南的传统被延续下来了,院落由南边进入的习俗也被保留下来了。


空调、太阳能热水器都一一配齐。


每家每户基本都配备三个小院:


入门是前院,大门洞开,青草葱葱;

侧边是内院,尤其静谧,安置些柴火、杂物,有的还保留了敞亮的天井;

后院私密些,村民们可以放电瓶车、农具。


从前院到后院,构建出一个从公共到半公共再到私密的空间序列。




顶楼的大露台

能晒晒衣服、被子、干货




两层半的小楼,户型从290㎡到340㎡不等,基本有4个以上的卧室。春节时分,年轻人从城里回来,老老少少就算四世同堂,也完全够住。


一般人家,花个二三十万,也能有个得体的室内装修。像这样:




手头宽裕一些的,比如老方家,花了七八十万,搬进昂贵的中式红木家具,跑了好几个村子收集老家具,来匹配房子的外观。


堂屋里,巨大的落地窗亮堂极了,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挂在正中央,浓浓的中国风扑面而来。


(关于内部的构造图,网上相关的资料不多,大概得等二姑娘自己亲自前往,才能为大家揭晓。



村民们对新房子笑逐颜开:


这个房子我太满意了,以前的老房子面积小,里面乱七八糟的。现在的房子外表特别有特色,而且功能分布很全,还配上了绿化。


(模型图)



蓝碧的天,澄明的水,两岸的青山红树,隔江的山影……


被注入活力后的东梓关村,似乎连景色也变得精致起来。




希望有越来越多

传统与现代相碰撞的美好

在时光的洪流中

熠熠发光



图片来源于GAD官网、http://www./、设计师孟凡浩的微博@gad_孟浩凡,视频截图来自@一手Video,侵删。




二姑娘家的狗很乖

扫一扫    不会咬人











跟二姑娘说说


你住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过得还满意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