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串联电抗器电能损耗计算实例?

 罗米尔 2017-02-16


根据行业标准和专家咨询,知三种公式可以计算限流电抗器的电能损耗:1、行业标准计算法:DL/T 686-1999 《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2.3.10.4⊿A=3×⊿Pk×(Ijf/In)×(Ijf/In)×T2、经验估算法:(铜耗+三相通过容量×电抗率×经验值10%)×小时3、实际测量法:测量电抗器平均压降U、平均通过电流I和平均相位。计算公式:U×I×COSΦ根据上述公式,通过查阅厂家电抗器技术参数,对下列两种型号电抗器电能损耗的分别演算,计算结果均差异巨大。电抗器A(型号:XKGKL-10-2000-8,额定电压:10KV,额定电流2000A,电抗率:8%,单相无功:924KVar,额定电感:0.7351mH)电抗器B(型号:XKGKL-6-1000-10,额定电压:6KV,铜耗:8.9KW,每相通过容量: 5773.5Kvar,电抗率:10%)特向专家请教以下问题:1、三种公式是否有误?有无其他公式?那种公式更权威?2、请专家根据实例演示一下权威的计算过程。万分感谢!


  我没有查到你第二个经验公式的来源,第一个是没有问题的,第三个公式也没有问题,就是它只计算了单相电抗器的损耗,如果算全部的话,还要乘以3;

  先说第一个公式,是《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中的标准计算公式,但实际应用起来有困难,首先是Pk就不容易得到,它是一相电抗器通过额定电流,温度达到75℃时的损耗功率,一般需要向厂家咨询,他才会提供这个数值,还可以查阅相关手册,但现在厂家都按自己的图纸进行生产,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引入,查出的数据不一定能够适用;再说,如果知道了这个数值,就已经对电抗器的电能损耗有了大概的了解了,其实就没有必要进行以下的计算了;其次是Ijf更不固定,负荷的变化,导致电流的变化,况且三相电流都不会相同,一般理论计算多取代表日分段平均电流法,但分段太多时,计算量大,分段少时,计算误差增加;

  第二个公式虽然我没有查到出处,但电抗器的损耗与变压器损耗计算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铜损+铁损;而'三相通过容量×电抗率×经验值10%'是不是就是该电抗器的铁损,我不能确定,'三相通过容量'这个参数,在实际计算中也不好确定;但同样影响铜损的负荷电流是变动的,计算起来也比较麻烦;

  第三个公式是没有问题的,虽然只考虑了一相的情况;但是用实验方法测定同样存在许多困难,比如电抗器的直流电阻很小,近乎短路,测量这个微小'电阻'的压降⊿U比较困难,相比较,COSΦ中'Φ角'是这个压降与通过电流的夹角,测量起来更加困难;

  相比而言,第一种方法实用一些;如果你不要求计算的很精确,可以忽略铁损,直接采用第二种方法,即用电桥测量电抗器的直流电阻,然后去乘平均电流的平方,就得出了一相的电能损耗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