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拨开迷雾学中医——重归中医经典思维

 昵称7614349 2017-02-16

中医治病几千年来一直沿用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天地间四时五运流转的规律,在人体就是六经阴阳传变规律,这个规律古人称之为“道”。拨开思维中的谜雾,学习中医经典智慧,领会经典所传载的天地之道,学习最直接有效的六经脉证与《灵枢》针刺,找到天地智慧所带来的如大醉初醒般目明心开的感觉,找到至简至真的天地之道,是中医人毕生的追求!


基本信息

拨开迷雾学中医——重归中医经典思维


在当当医学榜排名20位

定 价:29

作 者:王伟 著

开本:32开

字数:282千字

页数:150

装帧:平装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ISBN号:9787513218481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根据自己读经典的体会,带领读者,拨开思维中的谜雾,重归古人的中医经典思维,领会经典所传的“天地之道”。 “道”的本体与“道”在针刺上的应用详细记录于《黄帝内经》的各篇章里,《神农本草经》则详细记述了“道”在中药上的应用,张仲景《伤寒论》详细讲述了“道”在汤液治病上的应用。

  本书从六经脉证、《神农本草经》药物谈、张仲景常用中药分析及《灵枢》针刺,一步一步引领读者,深入体会古人的思维模式,并在每章末设有同学提问,解答同学在学习经典过程中的疑惑。本书为作者读经典所得,所讲道理深入浅出,适合中医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王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精研《内经》《伤寒论》,临床善用古方与微针治疗各科杂症,获得良好的群众口碑。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熟读经典很重要

 为什么要强调读经典

 读经典医书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返本还源学经典

 读经典要坚守的方法

 理、法、方、药贯穿的看病模式

 淳于意读经典三年大成

 同学提问

第二章 回归古人的思维模式

 《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

 古人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阴阳之道

 五行之道

 《黄帝内经》中的两种思维体系:脏器系统与藏象系统

 秘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诊脉法

 同学提问

……

第七章 略谈《灵枢经》中的针刺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灵枢经》的精华篇章《终始》

 谨奉天道,请言终始——如何诊断人体邪气所在

 凡刺之理,经脉为始——精确判断该补泻的经络

 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精确判断该补泻的穴位

 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详细的补泻手法

 补则益实,泻则益虚——判断补泻手法是否成功

 经气已至,候其自护——如何保持而不反弹

 之守形,上之守神

 同学提问

第八章 拨开迷雾学中医

 中医理论的迷雾

 学得越多,离道越远

 分析出现迷雾的原因

 拨开迷雾的方法

 中医的传承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同学提问

后 记


在线试读


第二章 回归古人的思维模式

  希望大家在阅读这一章之前,一定要按照我前一章所言,忘掉所学知识,重新读几遍《黄帝内经》,以便于继续一起探讨经典。……

  《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

  《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从文字上看有的很古朴,有的相对华丽一些。……

  经典的文字之所以越来越多,是由于最早的经典用很简单的语言记叙了医道,只要拥有上古之人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就可以领悟医道,可是到了中古或末世,人们的领悟力和心境不如古人,看不懂经典,如果不与时俱进,对经典做些解释,将会“散于后世,绝于子孙”(《灵枢经禁服》)。为了使医道传承下去,很多得道的前辈在经典的基础上加了一些作为注解的篇章,这样经典文字便增加到现在这么多。好在《内经》成书较早,大部分注解《内经》的前辈均为“得道高人”,因此现在的《内经》还是谈论医道的经典。

  古人写书“述而不作”,古人著书均是如此。孔子几近圣人之才亦不敢著书立说,只是对上古经典进行整理注解,学生我亦不敢著书立说,只是将自己领悟到的经典医道再用更通俗的语言描述一下,最终目的还是希望更多的中医同道学习中医经典,并传承中医经典智慧。            

……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