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米尚未达到自行设计处理器的门槛?

 q1338 2017-02-16

当智能手机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价格以及配置都越来越集中,很难有突破。然而厂商开始寻求自研芯片,以便降低传统芯片厂商如高通、联发科方面的供货以及价格垄断。包括华为、三星等都已经走在自研的路上,而国内厂商小米似乎也嗅到了自研处理器的商业价值,开始蠢蠢欲动了。

小米尚未达到自行设计处理器的门槛?

这些年手机厂商加大自研芯片采用力度,对传统芯片商形成挑战。全球最新排名前三的手机公司苹果、三星、华为,均不同程度在手机产品中使用自研芯片。而具有较高出货量的小米,也将在今年部分采用自研芯片。进入2017年,手机圈又一次热闹起来,各品牌都纷纷上演“旗舰机大戏”,新品发布会又是一波接着一波。

作为手机行业的后起之秀,小米也要推出芯片。比如此前结盟联芯,并且用1.03亿人民币获得了后者的SDR1860平台技术。之后的事情大家也看到了,红米2A这款使用联芯处理器的手机,半年时间销量突破了千万部。虽然这离自主研发芯片还有很长的距离,但小米未来推出芯片似乎也没有什么悬念了。如果小米自己有芯片,能获得的利好是很明显的,产品规划可以不再受制于人,也能自己调整芯片设计来满足自己创新的需求。现在厂商普遍认为芯片就是手机厂商的灵丹妙药。

小米尚未达到自行设计处理器的门槛?

其实,苹果、三星、LG以及华为都在进行芯片的研发。苹果使用自家设计芯片的成功一直以来就像个“萝卜”一样摆在手机厂商的面前;三星也从未停止过对Exynos的研发脚步;华为采用自家麒麟芯片逐渐和国产手机厂商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LG也对外宣布要通过自主研发手机芯片,进一步提升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力。

厂商坚持做手机芯片的原因:首先就是为了掌握话语权,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没有办法掌握制高点;第二就很关键的一点是实力为王,市场不相信眼泪,没有自研芯片很难实现与西方的博弈;第三点考虑到降低成本和抗风险能力,手机厂商也需要有自研芯片。芯片一直被视为是影响手机成本的重要因素。使用自研芯片,无疑会大大降低手机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尤其在中国市场的价格战上。

小米尚未达到自行设计处理器的门槛?

然而手机芯片研发是一个无底洞,需要投入巨资。外媒普遍认为中国手机厂商小米自研芯片这将是一个颇具风险的举动,按照小米目前发货量,尚未达到自行设计处理器的规模门槛。研制芯片是一件艰辛的事情,高通在研发上累计投入370亿美金,每年坚持把超过20%的收入都放到研发上。华为海思也是积累了20多年,投入研发人员5000人,才在近2年初见成效。

小米尚未达到自行设计处理器的门槛?

对小米来说,没有自主研发的芯片就没有硬件护城河。以小米的技术能力和联芯的资源,目前做高端芯片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的。因为联芯长期耕耘的是比MTK更低端的市场。去做一颗高端芯片,小米目前的能力基本做不出来,强行做出来也很难稳定,这种事情雷军是不会去干的。据报道,预计在三月份,小米公司将会发布新款手机“小米5C”,该手机可能第一次使用小米设计的处理器“松果V670”。在小米低端手机做测试,可以避免日后松果处理器在性能方面欠缺导致的影响小米本身品牌。未来预计小米的芯片会应用于红米系列产品,但高端产品还是会采用高通芯片。

您爱看的科技都在这里!关注微信公众号:techwindow,精彩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