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门关在唐朝人的诗歌里频繁出现,玉门关究竟在哪里?

 阳关残雪 2017-02-17

一,为什么唐诗里常常出现“玉门关”,这与其起源和蕴含意义有关

玉门关,一个屹立在汉唐边陲的赫赫雄关,它充满了神奇的魔力,引得历代文人墨客魂牵梦萦反复吟唱,将雄关的沧桑留在了不朽的字里行间。成为中国文化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永恒意象。

“玉门关”的历史源起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是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这里既驰骋过班超、李广的萧萧战马,飞扬过霍嫖姚猎猎族旗,飘扬过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的彩幡锦帜。门开门闭,吐纳着中西文明;锁启锁落,凝聚着战争的阴云。文明与野蛮在这里厮杀,智慧和愚昧在这里格斗,友谊和仇恨在这里交织,痛苦和欢乐在这里分娩。

“玉门关”意象所蕴含的多重情感内涵

蕴含着远征将军和士卒眷恋故土、落叶归根的深情。

令狐楚《从军行》中“可怜班定远,生入玉门关。”“班定远”,即班超,在西域以功封为定远侯。“生入玉门关”,是班超在西域三十多年,年迈而想回到家乡而梦寐以求的愿望。《后汉书·班固传》记载,远戍西域的班超上书汉和帝,自言有“太公封齐,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马依风”之思。这里,班超引用西周太公姜尚封于齐地仍返葬于周的故事,然后自比将死的狐狸会将头朝着自己的丘窟,北方代郡的马到了南方也会依风北望,借此表达自己欲返故土的迫切心愿,更哭言“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其语不可不谓凄凉。从此,“玉门关”成为了眷恋故土、落叶归根的代名词。胡曾《咏史诗》“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诗人再次借用班固的典故,借古怀今,既有对古人渴望回国故土的赤诚之心的深切缅怀,又有对如今身在边关抗敌将士不得归家的真挚同情。

承载着热血男儿们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玉门关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承载了太多大唐士人的希冀。他们渴望建立功勋,张扬青春的色彩。他们抛妻别子,千里觅封侯,也许,这只是一个年少轻狂的梦。他们却在用生命追逐,微笑着面对死亡。

与垂垂老矣的班固思念故土的情怀恰好相对,意气风发的戴叔伦《塞上曲》中“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诗句却表达了另一种博大的军人情怀。此句明显是针对班超“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而言,豪气可谓冲天,马革裹尸,誓死报国的热情令人动容。竹杖芒鞋、潇洒走天下的诗仙李白,在其内心深处,同样有着一份对国家边关的沉甸甸的牵挂,同样有着扫荡敌寇,建功立业的毕生夙愿。于是他在《从军行》中激情澎湃的写道“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字里行间迸射出奔赴边关、奋勇杀敌的豪情壮志。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把戍边将士不惧浴血奋战,誓死保卫边疆、 击溃敌军的勇气和决心, 抒发得淋漓尽致。

铭刻着盼归思妇对远戍征夫的刻骨牵挂之情

戴叔伦的《闺怨》“不识玉门关外路,梦中昨夜到边城”,长夜漫漫,远征的丈夫仍身在边关,杳无音信。闺中的少妇肝肠寸断,甚至有种千里寻夫的冲动,无奈千山阻隔,不知何处才是通往玉门关的路,只好泪洒枕巾了。唯一能安慰自己的是在昨夜的睡梦中来到了边城与良人相见。字里行间流露出闺妇对远戍征夫那份动人心魄的刻骨牵挂之情。再如戎昱的《苦哉行》“出户望北荒,迢迢玉门关。生人为死别,有去无时还。”盼归的思妇面对那迢迢玉门关,几乎望眼欲穿,最后只剩下彻骨的绝望。

喷涌着将士对统治者穷兵黩武、视人命如草芥的血泪控诉

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诗人用比喻的方法, 含蓄地指责了统治者只顾自己享乐,不抚慰守边战士的行径, 揭露了唐王朝的腐败,表达了对守边战士的深切同情。李颀《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诗人别具机杼,背面傅粉。胡雁胡儿都是土生土长的,尚且哀啼落泪,何况远戍到此的“行人”呢?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谁不想班师复员呢?“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笔一折,似当头一棒,打断了“行人”思归之念。据《史记·大宛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攻战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这里暗刺当朝皇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此外,李昂《从军行》“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句也是借用这一典故,“恒闭”二字传达出了统治者的惨无人性,毫不体恤士卒的生死之意,读来令人义愤填膺。

二,“玉门关”的所在

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建于公元前111年左右。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于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戈壁滩中。关城为正方形,黄土垒就高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的城墙保存完好,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面积633平方米,西北各开一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