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旅欧散记111
2017-02-17 | 阅:  转:  |  分享 
  
旅欧散记(111)

巴黎圣母院(4)



圣母院在建筑上最大的特点是强烈的升腾感。哥特教堂的建筑风格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影响,而以来自东方的尖券和尖形带有细长肋骨的拱顶为主要结构系统。结构全为柱墩承重。屋顶采用尖券六等分肋骨拱。这一系统反映到立面上,便出现了柱间全开有狭长的尖拱窗,两侧和东墙壁建有飞扶壁以及花窗棂等新构件,加上坡徒很大的坡屋面和高耸的钟楼,便构成了它的基本艺术特征。特殊的结构系统也赋予了室内空间以新的魅力:拱顶上的肋骨(即骨架券)高耸向上,它们下到垂



哥特式建筑在结构上强烈的升腾感通过肋状拱顶来完成。



直支承的构件上之后便集成一束,穿过并不显著的柱头装饰之后,形成束柱,一直通到地面。这一构架密密排列着,在室内造成强烈的垂直线条。它们与尖矢形的尖券一起形成腾空而起的向上动态。加上由四周花棂窗的新色玻璃中射入的五光十色的眩光,似乎它的穹窿已在天上,创造了一种把信徒引向天国的幻觉,产生对彼岸世界的向往,人们期待从教堂的尖顶上,能够更接近上帝,更真正地看清上帝。哥特式教堂的建筑艺术,充分地体现了超脱红尘凡世的宗教感情。

哥特式教堂向上升腾的建筑风格的形式,还有几种有趣的说法。

几乎所有的哥特式教堂都属于圣母玛利亚,于是有人认为,哥特式教堂在形体上才具有女性的特征,向上升腾,体现女性身材修长。高耸的塔楼,尖尖的屋顶,愈高愈细,犹如窈窕的女子,伸臂向天,为匍匐在她脚下的虔诚祈祷的世人求情。这是哥特式教堂风格的另一说法。



哥特式建筑有着高耸的尖顶,因为人们相信,那里是离上帝最近的地方。



关于哥特式教堂形式,长期以来还有一种美妙的神奇说法,说哥特大教堂里那些高耸入云的尖塔,那些高大的柱子,是仿照欧洲的入侵者条顿人住过多年的森林而建造的。3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的入侵者,因为刚离开中亚山区不久,据说曾在巴比伦为自己建造了高塔。因为,他们感到只有在山顶上才能向神礼拜。艺术史学家们认为,中世纪初期的人们在建教堂时,总是要留下那种细长而上部呈拱形的窗户,是为了使人们呆在里面能感到他们祖先当年在森林里的生活气息。

这种艺术还有建筑师们的影响在里面。在欧洲的许多语言里,哥特式是与尖拱风格几乎划等号的。因为,哥特式建筑师们受穆斯林建筑的影响,要与罗马式石头教堂的建筑师们的圆筒形屋顶式或锅底形圆顶一刀两断,他们自然也不想模仿拜占庭建筑师的圆顶,于是别出心裁地搞了尖顶,这样一来,不仅采光好,空气也流通,且大大提高了教堂的高度,使这上帝的居所真正显得更加森严和令人敬畏。





献花(0)
+1
(本文系过眼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