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之学用者感悟】跳出局限,才见本质

 道德经学用 2017-02-17

未来于人而言,充满了不确定性,纵使对未来都抱有美好的希冀,但是我们都知道诸行无常。很多事情,或有预兆,或突如其来,但都会以一种无可抗拒的姿态摆在我们面前。诸行无常,所以我们或喜或悲,但悲喜之外心中总有惶惑,尤其现实中常常有矛盾的选择和结果,因不明世界的真相而陷于迷惑。比如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促使人生存而安乐埋下灭亡的种子,但安乐才是绝大数人内心的追求,忧患中的奋斗正是出于改变现状获得安乐的目的,一旦环境所施加忧患消失,有几个人能在长久的安乐中保持清醒呢?

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但物极必反的度总是让人难以把握,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认为我们所追求的或者所获得的已经到了“极”的尺度。对于认识这个世界,我们缺少一把有着明确尺度的尺子,我们更习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我们眼中的世界,跳不出自身的局限而难以看到这个世界真正的本质,就像所有的观测都有人或仪器的介入,这种介入本身就是一种扰动,我们看到观测到的都是这种介入后的结果,所以有时候我们把不那么客观的东西当做绝对客观,而误以为看到了世界的本质,这种自以为是也常产生迷惑。当我们真正思考这些触及本质的问题时,唯有内求或外求。

但内求太难,这个世界太深奥而我们自身太渺小;而外求,不论是《道德经》或《佛经》或是其他经典,从人道到天道,从有为法到无为法,似乎都在告诉我们,要内观内求,唯有自身的修行才能解决人生诸苦。佛经中说“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知道这三法印能让人知见清净,得到解脱。唯有明白无常、无我,才能破除迷障,消灭苦果苦因,到达智慧福德的圆满境界。但无常、无我都似乎和我们的根本所背离:我们内心的真实愿望是“美好的恒常”,而“我”或许是比肉体根植更深的本能。“我”是老子口中人道种种纷繁的根源,是孔子要断绝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根源,也是佛陀所说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种执着的根源,这是圣贤都难以脱离的内在桎梏。

这个世界存在不生、不住、不异、不灭的无为法,这可能也是老子口中“先天地生而混成”的道,是冥冥之中不变的主宰,是真正的常、乐、我、净。而我们仍然挣扎于“将因对果,据果对因”的有为法中,在因缘生灭和造作中浮沉,所有的恒常、我执或者喜怒哀乐都是虚妄,是老子口中、从无中生出的有,而我们却不能自已,正如同那句“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道德经》中的道似乎是缺少人情味的,因为最初的本源没有分别心,这个层面的道,万物是同一体的。但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万物之母的“有”才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三生万物,也生出了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我们从有为法中来,自然脱不了人道的自然属性,我们对于是非得失的执着也无可厚非。在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中,明白我们自身的局限,正视它,却也不必矫枉过正,因为跳出人道是极其之难,但我们可以学习天道来规范我们的人道,不让人道的偏差太大。

所以回到《道德经》,老子虽然对人道持否定态度,却也没有让人走极端,而是在满足人肉体生存的基础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用无为来学习和顺应天道,获得长久。

 

注:原文摘自《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学用者感悟集锦》

作者:茆涵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编辑部

(悟道心得,不设版权,欢迎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