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中国最为著名的瓷器烧造中心。其瓷器烧造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明清时期更成为中国“瓷都”。此地生产的青花瓷享誉全球,被视为精品中的精品。当代景德镇的再次复兴得益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兴盛。 近二十年来中国瓷器市场的越发火热,大批的技师纷纷开窑设厂,琢磨古人技法。景德镇的辉煌多半是建立在对过去仿造的基础上,工匠们的最大目标往往是怎样将自己手中的瓷器做的更“真”、更“旧”,而不是真正的去推动瓷器工艺的发展。 首先是选材。就像做菜一样,真材实料才能做出地道菜肴,做仿瓷更是如此。一件高仿瓷若想经过认定,机器物理检测、化学检测是肯定少不了的。从老坑选土是最基本的一步。景德镇的瓷器之所以久负盛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出产优质的高岭土。一般景德镇的仿瓷工匠都会在家里囤积几百斤的土备用。用土做好器型后就是看画功了。 先前的画师们过于谨慎认真,先将真品的图案用幻灯印到瓷瓶上再一点点的描。这样做看似天衣无缝但却显得呆板僵化,形似而无神韵。现在的画工更注重技法总结。只要将各个时期瓷瓶的绘画特点掌握了,再依套路发挥即可。 接下来是烧造,这就又关系到了瓷器的釉面问题。由于古代的窑炉都是用柴生火,因此温度并不均匀,瓷器烧好后釉面上就会出现大小不等的气泡。而现在的窑炉都是靠气烧,温度恒定气泡自然也就更加均匀一致。因此,看釉面上的气泡便是专家鉴定时的另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工匠们经过摸索很快便发现,只要掌握了时间与温度气泡的大小可以随心所欲任凭自己选择。一些工匠刚开始烧造的时候先用气炉,加快瓷器成型。而后再用木炭,慢慢烧出不均匀的气泡效果。如果想要烧出更好的精品,则干脆完全用炭窑烧造。 再往后就是做旧了,这也是仿瓷工艺里最神秘的一环。一般像描花、捏型等程序都是靠个人技术与经验,勤学苦练时间长了都能学好。唯独这做旧算是绝学,属于高度机密。 先的做旧技法较为原始,就是拿高锰酸钾等化学试剂进行浸泡,使外层釉面腐蚀而产生陈旧感。但这个度一旦把握不好便容易出现问题。一个工匠谈起以前的化学做旧法说道“:本来是仿清乾隆的东西,泡的时间长一点,看上去成了明代的东西,时间短了又成光绪的了。” 不过只要有市场需求,技术难题往往都会被轻易攻破。现在在圈内专门有一批人贩卖自行研制的药水。只要告诉人家要仿的年代,人家便会按比例帮你配好。将瓷瓶在里面配上一天一夜便好,即便忘了取也不会过分腐蚀,药性非常平稳。但这些都是人家的看家本领,绝不会泄露给他人。 一句话总结:满满的都是套路,下一个被套的会是你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