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瓷鉴定二十法之十九——款致风格认定

 自华居 2017-02-17
德藏收藏网decangwang2016-12-02阅读原文

古瓷的款致风格极具特色,如:唐为刻;宋有刻、有书、有铸;元器釉面有醮釉,釉下书写,也有底刻与书写的;洪武釉里红有器身书和书写年代的;永乐多篆书;宣德满身书……等以至民国。器物款的书写方法、用款特征,以及不同时期所用如青花料种,在不同时代、不同器种的或下陷、或上鼓、或晕散等等。这都是在识别款致时,不可忽略其中款的色相认定。认定方法有时会受釉面的厚薄影响。成化中期御用器,因釉面肥厚而款色明显变淡。乾隆御用器中,如九寿桃,底足釉太厚,青花色款成了紫青色。这都是特殊的缘由所造成。其中拉胚器与模具器因工艺流程不同,青花在拉胚器与模具器着附力有别,从而色相差异较大,而越是特殊的,越要细细观之,如此便会掌握真谛。再如,我们都知道成化款的书写特殊,但其它写法也存在。有的书中确立出款的书写方式过于机械,还有的竟然规定了书款的料种,这不完全正确。比如乾隆无红款的说法等都是有误的,综合全面地评定认证态度才是正确的。我们识别款,不仅要注意形,也要注意神。还要确立书写款的用料,以及在器物上的必然变化。如苏料中含铁,那下沉只是多少而已,但沉是一定的。再如,书写的是金款,则要明白和认识金,金都不对自然就不用再看了。要从某一点能够做到完全明白这很不容易。因为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单个书款问题,同样涉及的是包罗万象。而一旦经过能达到全知并形成千锤百炼的功底,那对鉴真论假也有极大帮助。当然,客观地说,在中国存在寄托款的事实,存在祭祀款器物,这无疑给我们带来鉴定的麻烦,我们要全面认真准确定位,不可以款文确定,那会有误。这是较一般本朝本款更难一步。但万物都是有规律的,只要功力深厚,皆可自然分辨的清楚。

图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