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高位截瘫写小说,用竹竿敲18万字 2017-02-17 微言薄语226评 今年34岁的郭永卫,11年前在福建打工时意外受伤颈椎关节骨折,胸部以下从此完全失去知觉,造成严重的终身残疾——高位截瘫。从一个身体健壮的小伙子,变成一辈子需要人时刻照顾才能活着的残疾人,郭永卫无法面对这个现实,一度患上了焦虑症,2009年郭永卫的一位朋友送给他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籍,从此他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他一下读了十几遍。2012年,只上过小学的他开始创作一部以自己的故事为背景的小说。 2014年郭永卫写的小说《逃亡》初稿完成,他在小说的开篇中写下这样一段话“虽然我的命运并没有按自己的意愿发展,但是也要虔诚的顺从,这样能使心灵获得宁静的力量”。高位截瘫以后虽然两个胳膊能活动,但是双手根本无法握笔,不能像正常人那样书写文字,郭永卫就用拳头握着笔,一个笔画一个字的练习书写,两年间他写了十八万字。图为郭永卫斜躺在床上正在创作他的第二部小说。 2014年郭永卫完成了他的小说初稿以后,又用两年的时间进行修正,后来投稿给出版社,得到的答复是,现在投稿需要电子版,无奈的他又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双手握着竹竿在键盘上敲出了十八万字的电子版。图为郭永卫双手握着竹竿在敲打键盘写电子邮件给出版社。 郭永卫说,因为高位截瘫长时间坐在轮椅上会头晕,他在敲打键盘时,还需要不停的晃动身体,以此来减轻身体的不适,还有最怕的就是,胸部以下没有任何知觉,经常会有大小便失禁的问题,所以每次在电脑前打字,都不敢喝水吃东西,怕有难堪的意外发生,但是高位截瘫的病人又需要多喝水以防尿路感染。图为郭永卫双手握着竹竿在键盘上敲打着他的小说。因为手无法握住鼠标,经过长时间的锻炼,郭永卫已经可以熟练的用手背操作鼠标了。 郭永卫的双手虽然能活动,但是手指却不能正常握笔,他只能用嘴咬着来协助手握笔的姿势。 图为郭永卫书写用的笔,缠着铜丝的是自制的手机书写笔,为了能让郭永卫和外界有更好的交流,朋友送给过他一部手机,郭永卫有时会用手机做灵感速记。郭永卫说自己还加了一些有焦虑症和抑郁症的病友群,他会给那些朋友交流自己的经验心得,希望能帮助一些人走出焦虑症的阴影。 图为郭永卫的小说手稿,郭永卫说,他写的这部小说《逃亡》是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读者,告诉那些在逆境中的朋友要勇敢的面对生活,不要做一名命运的逃亡者,他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劳力”,寓意自己即使身体无法重新站起来,但是勇敢的精神是不会倒下的。 为了防止瘫痪的身体肌肉萎缩,郭永卫每天都会在床上用简易的自制器械锻炼身体。 郭永卫说,我的生命是父母给的,含辛茹苦的把我拉扯大,本来我可以成为家里的顶梁柱,爸爸早些年前中风以后,也需要人照顾。如今我也瘫痪在床,只能依靠64岁的老母亲照顾,母亲不但一天福没有享,现在还跟着受累受罪,我经常会自责。命运这样弄人,但只能顺从命运,我希望用我的笔能帮助老母亲过上好的生活,不再受罪。 郭永卫的母亲牛保芹说,这娃可好了,很孝顺,我知道娃心里苦,但是娃从来没有给我抱怨过,再难受他也没有和我生过气,只要我能活着,我就会把娃养着,只是我现在年纪大了,照顾娃越来越力不从心。前段时间腿上长了两个大瘤子,动完手术后,现在照顾娃更力不从心了,不过现在再苦也比以前的生活好啊,当地政府也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帮助,现在起码每天都有小麦面吃,比早些年的生活要多好有多好。郭永卫喝水只能靠母亲端着用吸管吸。 高位截瘫致使郭永卫经常大小便失禁,64岁的母亲每天像照顾婴儿一样,图为牛保芹正在洗晒郭永卫的尿布。 牛保芹一面收拾着郭永卫换洗的尿布,一面和孩子唠嗑,牛保芹说,灾难既然降临到了我们家,我们只能担着,我不会哭的,哭也要面对,开开心心的也是面对,所以我会笑着面对这些困难。郭永卫说,我现在有大把的时间来思考人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郭永卫家里的墙壁上贴着美好的愿望,斑驳的墙壁上记录着他们家的生活消费。 十一年了,自从郭永卫瘫痪在床,他的母亲牛保芹每天陪伴在孩子身边,牛保芹说我就当孩子一直没有长大,一直是个婴儿。这就是河南省汤阴县永固镇赵庄村一个农民家庭的故事。关注微信公众号”微言薄语“让郭永卫告诉你怎么做一个勇敢的人。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