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天一个小知识,让你的生活多点理性,少点盲从。认准我们微的信号:zhishibbs 表情 ·眉毛上挑并挤在一起表示恐惧。 ·真正的吃惊表情转瞬即逝,超过一秒钟便是假装的。 ·当人陷入悲伤的时候,额头、眼角都应该有纹路产生。做过拉皮手术的人,会因为脸部肌肉麻痹,这种情况另当别论。 ·假笑时眼角是没有皱纹的。 ·当面部表情两边不对称的时候,极有可能他们的表情是装出来的。 ·抿嘴表示对自己的话没有信心。 ·明知故问的时候眉毛会微微上扬。 ·如果对方对你的质问显露出不屑,说明你的问题触到了对方的痛处。 ·害怕、愤怒和性兴奋都会使人的瞳孔放大。 ·眉毛上扬、下颚张开表示惊讶。 ·眉毛朝下紧皱、上眼睑扬起、眼周绷紧,表示将要实施血腥暴力行为。 ·说话时两边嘴角下拉、眼睛向下看表示尴尬。 ·鼻孔外翻、嘴唇紧闭是生气的表现。 动作 ·摩挲双手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姿态。当你对自己所说的话感到心虚时,摩挲双手可以让自己安心。 ·单边耸肩表示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自信。 ·人们说谎时常会不由自主地摸脖子,这是典型的机械反应。 ·男人的鼻子里有海绵组织,当他想隐瞒什么,鼻子就会开始痒,此时就会下意识地摸鼻子。 ·双手抱胸同时后退,是一种下意识地退缩,表明说谎者感到心虚。 ·人们通常认为,说谎时人们才会避开与对方的眼神交流。事实却恰好相反。人们在说真话时,会因为回忆转移视线,如果他一直盯着你的眼睛回答问题,就是在说谎,因为他需要观察,看你是否相信他的谎言。 ·手指向一边,眼睛却看向另外一边:当你绞尽脑汁捏造事实的时候,肢体却完全跟不上。 ·人在撒谎时会下意识地弓起身子。 ·人真正发怒的时候,生气的言语和行为应该是同步的。 ·人们说到赞成某事时伴有摇头动作,表示他心里其实不这么想。 ·向前伸出下巴是生气的表现。 ·人在害怕时会出现生理逃跑反应,血液从四肢回流到腿部(做好逃跑准备),因此手的体表温度会下降。 ·揉眼睛是不情愿的意思,即使一个天生的盲人,在被要求做他不想做的事情时也会下意识地揉眼睛。 ·手放在眉骨附近表示羞愧。 ·虚情假意不会有眨眼。 ·与对方交谈时将篮球放在胸前,在彼此之间竖起了一道屏障,是焦虑的表现。 声音和说话方式 ·人在说谎时,很难把谎言倒叙出来。他们会预先按顺序编好谎言,但从不会倒着顺一遍。 ·说话缓慢轻柔:表明这个人的内心极度悲伤和焦虑。 ·词语重复、声调升高都是说谎的表现。 ·“你去过她家吗?”“不,我没有去过她家。”对问题的生硬重复是典型的说谎。 ·语速快表示当事人很焦虑。 ·说话时语速加快意味着他的感情加重了。 ·在谎言突然说出时,很多人以为撒谎要花更多时间来反应,但如果谎言已提前准备好,就会迫不及待说出来。 ·回答与提问之间的时间差被称为反应潜伏期,反应潜伏期越长,说明回答者对真相有所隐瞒。 三个线索 暴露假表情 有三种线索可以告诉我们表情是假的:对话过程中的面部表情不对称、时间因素与相对顺序。 面部表情不对称 是指两边脸的动作相同,但其中一边的动作强过另一边。 科学家们发现,右脑似乎专司情绪处理,因此推想有一边脸可能更为情绪化。由于右脑控制左脸的许多肌肉,而左脑控制右脸,所以一些科学家认为,情绪在左脸上表现得应该比较强烈。至于扭曲的表情,即当一边脸的动作比另一边来得大时,显示情感可能并不是真实的,即不对称可以视为一种说谎线索,这是个意外的发现。 之所以说意外,有一个小插曲:率先宣布发现左脸表现情绪较强的科学团队使用的材料是跟我借用的大量照片。而且因为照片是我拍的,有一些内情并不为他们所知。 研究者萨凯姆和他的同事把我所提供的面部照片竖着切成两半,合成一张双左和一张双右的照片。人们看过这些图片后,都认为双左图片的情绪比双右图片的强。但我发现一个例外,即高兴时表情的强弱度却不分轩轾。萨凯姆对此并不在意,我却心里有数。因为我知道表情高兴的那些照片才是真情流露,是实验对象心情好的时候,我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拍摄的,至于其他,全是我要求他们移动面部肌肉而做出来的表情。 事实上,两边脸上由衷的表情并不会有所不同。只有故意装出来的、按别人要求摆出来的表情才会发生不对称,若非如此,例如发自内心欢喜的一张脸,就很少出现不对称。因此,不对称可以说就是假表情的线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