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国内PP产能分布格局分析

 骨朵小馆 2017-02-17

2016年,国内聚丙烯新产能持续释放,且多以煤制烯烃项目为主。据统计,年内共新增产能240万吨/年,同比增长118.18%。截止目前,国内聚丙烯总产能已达2061万吨/年,同比增长14.86%。

(1) 按地域分

类别 2015年 2016年
总产能(万吨) 占比% 总产能(万吨) 占比%
东北地区 244 13.33 244 11.84
华北地区 331 18.08 431 20.91
华东地区 394 21.52 439 21.3
华南地区 252 13.76 307 14.9
华中地区 150 8.19 150 7.28
西北地区 415 22.67 445 21.59
西南地区 45 2.46 45 2.18

从地域分布看,西北地区凭借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等优势,产能依然稳居区域第一。其次是誉有“中国传统制造业强区”的华东地区,其中宁波福基40万吨/年的PP装置在11月底开车成功。第三是下游制品行业相对发达的华北地区,年内分别有两套装置上马,分别是中天合创气相、环管装置(各35万吨/年PP)及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MTO项目(30万吨/年PP),占比较去年明显提升。

(2)按企业归属分

类别 2015年 2016年
总产能(万吨) 占比% 总产能(万吨) 占比%
中石化 714 39.01 734 35.61
中石油 370 20.21 370 17.95
地方及合资企业 747 40.78 957 46.43

从企业归属看,2016年地方及合资企业发展迅速,全年共新增装置6套,总产能由2015年的747万吨/年增加到2016年的959万吨/年,增幅达13.85%。而以传统油制烯烃为代表的中石化、中石油产能基本与去年保持一致,占比量双双下滑,占比分降别至35.61%及17.95%。

(3)按原料来源分

类别 2015年 2016年
总产能(万吨) 占比% 总产能(万吨) 占比%
油制 1280 69.91 1305 63.32
煤(甲醇)制烯烃(CTO/MTO) 426 23.26 556 26.97
丙烷脱氢(PDH) 125 6.83 165 8.01
外购丙烯 0 0 35 1.7

从聚丙烯原料来源看,2016年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的格局未改。其中油化工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产能合计约1305万吨,占比63.32%,不过近几年受煤(甲醇)制烯烃、丙烷脱氢等项目的冲击,市场占有率呈逐年下滑的趋势。其次是煤制烯烃即煤基甲醇制烯烃,由于成本低且可持续性、可发展性较好,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资这一项目,目前对传统油化工已形成实质的有效竞争。截至年底,已投产煤(甲醇)制烯烃合计产能556万吨/年,市场占比达到26.97%。第三为丙烷脱氢(PDH),凭借进料单一、利润优势大等优势获得青睐,目前我国已经投产的装置有4套,分别是河北海伟、绍兴三圆、东华扬子江及宁波福基,共计产能165万年/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