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纪录片观念对中国纪录片影响研究

 风虎神韵114 2017-02-17

西方纪录片观念对中国纪录片影响研究

 (2010-02-02 )
标签: 

杂谈

电影诞生之初,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记录,不管记录的是故意排演的故事,还是真实生活场景,纪录片以纪录不可复制的历史影像,跳脱时间的控制而显出了它独特的价值。


纪录片通过多种的纪实手段可以深刻地达到解释历史、分析现在、导向未来的作用。纪录片自身拥有“记录”和“创造”两项功能,这也让纪录片被赋予更大的力量和更多的历史使命。它无疑是一种推动社会文明的重要传媒手段,无论是在何时何地,它都可以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成为宣传平台。人们更容易接受活动影响所传达的思想,一部真实的纪录片,它对人内心的震撼是远远超过那些纪实文学的。


一 、格里尔逊模式

追溯到纪录片的诞生,纪实主义一直是纪录片美学宗旨的核心。真实、重视客观,注重表现对象的真实、严守空间的统一、保持时间的真实延续,是纪录片的宗旨。基于这种理论,不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的纪录片都重视真实性、客观性。纪录片诞生之初,出现了英国著名纪录片导演格里尔逊创造的“格里尔逊模式”,它把电影当讲坛,避免了简单的复制日常生活事件,使纪录片更具有创造性。格里尔逊模式的特点之一是画外音配解说,其不足在于解说与画面的脱离。所以,随着电影观念的更新与技术的进步,“二战”之后,格里尔逊模式便销声匿迹了。


而格里尔逊模式对中国纪录片的影响是深远的。格里尔逊的思想和中国文化的主体思想不谋而合。

中国自身的文化体系总是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中国的纪录片。中国早期纪录片一直贯穿着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所以,在最初,中国纪录片一直强调教化功能,引导人们接受政治思想,以道德判断作为审美判断的核心,削弱了主体思想意识。

当然,政治在纪录片的历史上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政治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成为纪录片的重要体材之一。中国的纪录片虽然从解放后的表面上宣传政治已经转为90年代通过影像表达隐晦政治,但是自始至终都涵盖在国家意识形态下。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与政治相互依赖,有时成为政治的附庸,有时也能引导正确的政治观念,对社会起到监督的作用。

我国从解放后到80年代中期,纪录片都采用“格里尔逊”模式,在纪录片的画面和解说上下了很深的功夫,却抛弃了生活中大量的信息,在受到“形象化政论”的影响后,纪录片负载了政治教化功能,题材和创作方法都收到了极大的制约,也丧失了“格里尔逊”模式的传播信息量大,反映生活丰富的优势,只停留在空泛的议论上,越来越脱离群众和现实,使得纪录片变得枯燥而乏味。


二 真实电影与新纪录运动

继之而起的是所谓“真实电影”派,真实电影虽然能够向观众提供现场实况和毫不掩饰的生活状况,但是导演的融入其中的思考和更为深刻的涵义并不容易被观众获知,甚至有时理解会出现偏差。


七十年代以后,纪录片又更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访问谈话,个人回忆的两种新模式。这两种模式都在生活真实的记录基础上,利用采访,解说,画外音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深刻剖析,这样使纪录片更具有个人魅力,视角也式随着创作者的主观意愿变动。


九十年代,新纪录运动在纪录片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创作者能够完全抛开意识形态的束缚,关注弱势群体,表达被社会遗忘的真实。这一类型的纪录片,大量的挖掘人性, 强调个体的存在,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


中国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纪录片的重点从刻意搬演转移到真实呈现生活,向着“真实电影”靠近,通过剪辑进行创造,表达创作者深刻的思想内涵。在90年代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作品,这些纪录片取材的视角转向普通人的普通生活,透过了生活现象表层,展示不同人的生存现象,直面社会矛盾,用真人真事去感动观众。在创作样式上,采用同期声,采用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和段落镜头,以伴随的方式,声画结合地纪录表现对象在一定时空内真实的生活面貌。

如《最后的山神》《流浪北京》等。当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处在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中,被拍摄者会放下疏离和警惕,抛去伪装,袒露生活真实的一面,将内心所想统统讲出来,也使得纪录片更加接近事情的真相。

以《流浪北京》为例,导演也曾经算是这些艺术青年中的一员,其实片中没有太多的涉及他们追求的艺术思想,而是更多的展示了他们内心深处对艺术的态度。还有他们面对现实生活的窘迫与迷茫,每个人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追求艺术还是生存?


另外,几个电视台开办的纪录性电视栏目也大大推进了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这些纪录片的题材十分广泛,《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正式打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旗号,一时间这句话几乎成为中国纪录片的代名词,纪录片开始展现人的个性,挖掘人的内心,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文关怀。

纪录片通过这些电视栏目,遍地开花,进入繁荣时期,也深入到千家万户。一直到cctv10频道开播,纪录片终于在我过电视荧屏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三、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发展

中国的文献纪录片则在这段时期引领了中国主流纪录片的创作浪潮。《话说长江》是中国纪录片的探索。叙事宏大,制作精良,但是仍旧是带有旧模式的缺憾,主持人直接面对观众,承担了解说的任务,规定了《话说长江》的思想内涵。而《望长城》则为“画面配解说式纪录片画上了句号。《望长城》真实描述了人们的原始生活,用镜头语言营造真实,客观,感情深厚的艺术效果,通过对人的关注,反映社会状态,从而对人和社会关系进行更深度的挖掘,探索生存的意义。


与中国文献纪录片不同的是,西方的文献纪录片很大程度上注重叙事,而中国的文献纪录片却更注重抒情。西方纪录片为了还原历史,会对大量的历史资料进行“再现”“搬演”,而我国为了追求“真实”,则放弃了这种手段,转而就已有的历史资料进行大段的抒情。目前,中国的文献纪录片也跳出了这个困局,如《故宫》,就运用了“真人还原历史”的方法,附加三维模拟等高科技手段,完整的展现了故宫由建设伊始,直至现在的历史,中间大量融合了经济,文化,外交等元素,使故宫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以一种全新的面貌走向大众,走向世界。


目前,在《Discovery》的赞助下,更多的纪录片导演将精力投入到文献纪录片中,中国的文献纪录片叙事也逐渐的向国家化接轨。但稍显不足的是,可以的贴合discovery类型的纪录片,失去了中国文献纪录片独有的抒情色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