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上)

 krws 2017-02-17

风俗是历史形成的,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因而又有“移风易俗”之说。
本篇作为一种回顾,通过图画和诗文,看看我国历史上的风俗。
为便于欣赏,编成上中下三集。

一、燃爆竹(宋)
霹雳声中旧岁除,为惊疫魃燃青竹。一自火药发明后,难止新年放鞭俗。
据《神异经》载: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则令人寒热。但它怕竹子爆声。于是人们烧竹来赶走它。
宋代王安石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在火药发明之后,人们在春节仍然燃爆竹。
范成大《爆竹行》中描写燃爆竹的过程:“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馀威可驱疠。”
在南宋出现用草纸裹火药扎成卷形的爆仗。
明代黎淳有《爆竹》诗:“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不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所咏的是“升天雷”,北方称为“二踢脚”。

二、教坊自乐(宋)
良辰美景奈何天,泪眼装欢又一年。堪喜岁首无官役,相聚青楼奏管弦。
宋代教坊妓女原属宫廷,是为官妓;另有私妓,在市井演唱。官府有事,如设酒库卖酒,为招揽生意,“官私妓女,顾倩只应”。
一年之内,难得休息。只有新岁初一有空闲自娱。

三、拜年送名片(明)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
到明代仍然如此。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清代《燕台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现代的贺年片、贺年卡,可以说是其遗风。

四、饰梅花妆(唐)

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点额颜色新。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寿阳宫里人。
古代以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传说宋武帝时,寿阳公主在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飘落在公主额上,形成一种装饰;宫女效之,以红点额为“梅花妆”。
此俗传至唐宋,妇女多在脸上画各式图案。
其实,妇女在脸上点画装饰,早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兴起了,到唐代发展为往脸上贴金箔花钿,成为一种化妆时尚。

五、走月亮(清)
中秋木樨插鬓香,姊妹结伴走月亮。夜凉未嫌罗衫薄,路远只恨绣裙长。
以前江苏地区的妇女,在中秋夜要『走月亮』。一般是结伴在月下游玩,或互相走访,或拜佛庵,或举行文艺活动。据说苏州妇女走月亮,至少要走过三座桥,称为‘走三桥’。清周宗泰《姑苏竹枝词》云:“中秋共把斗香烧,姐妹邻家举手邀。联袂同游明月巷,踏歌还度彩云桥。”

六、宫中赐银幡(宋)
新春拜过至初三,大内银幡赐百官。朝回两袖天香满,帽饰招得笑语喧。
《东京梦华录》:“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
苏辙《除夜元日省宿致斋》诗云:“今岁初辛日正三,明朝风气渐东南。还家强作银幡会,雪底蒿芹欲满篮。”
南宋仍沿北宋风习。《梦粱录》:“立春日,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

七、鞭春牛(明)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袁宏道有《迎春歌》,证明迎春仪式已经演化为一种盛大的歌舞活动。明代鞭春牛,还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画,更画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万象更新”。

八、放灯(唐)
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元宵多留连。灯山星桥笙歌满,金吾放禁任狂欢。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宵”。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至唐规模更为盛大。唐睿宗时元夕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号为“火树”。京城破例取消夜间戒严,允许市民逛灯三整夜。

九、蚕卜(宋)
捉弄米粉状蚕丝,内藏吉语待尔食。喜得佳兆虽自设,依然欢乐不可支。
宋杨万里诗:“今年上元家里住,村落无灯惟有雨。隔溪丛祠稍箫鼓,不知还有游人否?儿女炊玉作蚕丝,中置吉语默有祈,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

十、走百病上城头(明)
姐妹元宵结伴游,金吾不禁登城头。走出深闺祛百病,胜到岳阳万丈楼。
《锦城竹枝词》:“为游百病走周遭,约束簪裙总取牢。偏有凤鞋端瘦极,不扶也上女墙高。”描写当时成都妇女在元宵夜遍游城墙为乐事。

十一、猜灯谜(清)
弹壁灯贴三面题,摩肩搭背来猜谜。本似前朝射覆事,文思机敏方解疑。
谜社在清代极为流行。如光绪年间有竹西后社、射虎社,萍社等灯谜组织;其间谜手云集,每以茶馆酒肆,或在自家私宅作为灯谜活动场所。或研究探讨;或张灯悬谜,招引猜射,娱乐民众。猜中者获小礼品留念。

十二、请紫姑神(清)
元宵之夜请紫姑,保佑吉祥赐安福。终归女儿同情意,焉辨荒唐事有无。
刘向《异苑》载:“紫姑本人家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祝云:‘子胥不在,云是其婿,曹夫人已行,云是其大妇,小姑可出’。于猪栏边或厕边迎之,捉之觉重,是神来也。”
《荆楚岁时记》:“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故民间每于正月十五夜用畚箕为架,以扶乩形式迎接她降临,请她保佑蚕桑丰收,人畜平安。

十三、结羊肠(元)
元宵初过犹自忙,家家女儿结羊肠。含情暗思心中语:何时得似双鸳鸯。
《霏雪录》:“北方士女正月十六日用旧历纸九道为绳,乱结以首尾,联属者为兆,谓之结羊肠。

十四、走百病摸门钉(清) 
元宵雪衬一灯红,走百病后摸门钉。但愿来年生贵子,不枉今番寒夜行。
正月十六日走百病,盖妇女藉此节日可以走较远的地方,实为一种健身活动。而已婚不孕的妇女,摸城门钉,取“添丁”之意,希望来年可生子。清李孚青《都门竹枝词》:“女伴金箍燕尾肥,手提长袖走桥迟。前门钉子争来摸,今年宜男定是谁。”

十五、送穷(唐) 
年年晦日送穷神,柳车草船载出门。沥酒再拜早离去;老穷方走新穷临。 
送穷之俗,自汉已有之。传说穷神穿破衣,吃稀饭;在正月最后一天死去。人们在这天熬粥、扔破衣、结柳为车、缚草为船,在巷口焚之。

十六、春社(宋) 
千寻古栎笑声中,此日春风属社公。割肉卜瓦馀风在,更喜畅饮治耳聋。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古时以村为单位祭祀社神,祈求丰收。祭祀后,撒肉四周以饷乌鸦。

十七、斗草(宋)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归。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此诗为范成大作。江南春早,立春草长,儿童互相用草角力,坚韧者胜,折断者败。

十八、迎富(宋)
古人采莲携鼓游,今朝杂花插满头。相随郊外游一日,迎富即是忘忧愁。 
二月二日迎富风俗由来甚古。《岁华纪丽》载:早在有巢氏时代,有人在这天要了一个小孩回家养活,从而家富。后人便在这天到野外采蓬叶以代子,向门前祭之。南宋魏了翁诗云:“才
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

十九、踏青(周 郑国) 
溱洧河畔钟鼓交,踏青游人乐陶陶。红男绿女佩香草,两情相悦赠芍药。 
《诗经·郑风》有一首民歌《溱洧》,其中说:一对青年男女,要到溱洧二河边上去看集会,他们相互逗笑,并赠送芍药。旧说是夏历三月初三的上巳节。实际上,郑国的上巳节是我们已知的最早的情人节。后来才移到七月七日。

二十、流觞赋诗(晋)
修禊文会聚溪头,羽觞载酒曲水流。酣饮赋诗联佳句,留得美名在士俦。 
《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证明周代已有到水边洗涤污浊、消灾去病之俗。所谓修禊,即指临水洗濯以除不祥。到晋代,变为临水流杯的文人聚会。王羲之曾于上巳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修禊之会,并作有《兰亭叙》。 

二十一、踏青(北朝)
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红。 
踏青之俗早在汉代之前已经盛行,到了唐代更为盛行。如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孟浩然有“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诗句,可见当时踏青之风。宋代在清明时踏青,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二十二、内宴冷餐(唐) 
御赐冷食满宫楼,鱼龙彩旗四面稠。千官尽醉犹教坐;归来月上金殿头。 
所谓冷食,即已做成的熟食。据史料载,如干粥、醴酪、冬凌粥、子推饼、馓子等。因在寒食节用,又称寒具。唐宫内的寒食内宴,可谓最早的冷餐大会。

二十三、担酒上坟(宋)
骑驴担酒祭祖坟,一路春光满眼新。道旁关扑掷得顺,竿挑利物好夸人。 
当时上坟已由祭扫变为带食盒酒具到郊外踏青的活动;而路旁许多卖粉捏孩儿、象生果子等物的小贩用赌博形式吸引买主,这种赌博称为“关扑”

二十四、斗百草 (明)
百花争艳满庭芳,莺歌燕舞女儿乡。不喜饮酒猜拳乐,闲将斗草过时光。 
明翟佑《四时宜忌》:“《荆楚记》曰: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时有斗百草之戏,亦祖此耳。”高启《斗草》诗:“摘拾遍丛丛,铺茵曲槛东。众家谁得?胜独有并红。”

二十五、祭扫(唐)
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黄泉不知生人泪 ,暮雨萧萧惆怅归。 
传说介子推于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春暮,为不举火,谓之禁烟。在唐代寒食扫墓,后来与清明祭扫合为一事。

二十六、走马射箭 (唐)
垂杨金堤翠幕连,健儿走马射堂前。国家尚武多才俊,方显干城诸英贤。 
孟浩然诗:“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二十七、荡秋千(五代)
阳春女儿笑语喧,绿杨影里荡秋千。身轻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 
唐王建《秋千词》:“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足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旁人送上那足贵,终赌鸣珰斗自起。”

二十八、卖柳条(清)
清明一霎又今朝,闻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娇。
《梦粱录》:“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后来妇女也将柳条戴在头上,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清诗人杨韫华有《山塘棹歌·插柳枝》:“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翘。”

二十九、浴佛节(唐) 
佛光普照遍长安,吃斋诵经建寺庵。居士男女多布施;为求来生结善缘。 
相传夏历四月初八日为释迦牟尼生日,佛寺常于此日诵经,以各香浸水灌洗释迦之太子诞生像;纪念佛之诞生,称为浴佛节。唐代佛教信仰极盛,长安善男信女多于此日施舍。

三十、挂五彩线 (宋)
榴花照眼艾蒿香,挂符门帘饮雄黄。粽角流苏悬彩穗,平安佑尔度端阳。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宋人余靖《端午日即事》诗:“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俗彩舟轻。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

三十一、染红指甲(宋)
 端午阶前采凤仙,小钵加矾细细研。染红女儿纤纤指,粉白黛绿更增妍。 
民间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捣凤仙花染红指甲之俗。洪亮吉《十二月词之七》:“七月七日侵晓妆,牛郎庙中烧股香。……君不见东家女儿结束工,染得指甲如花红。”

三十二、射柳(辽) 
端午祈雨置天棚,乐园东南柳色青。分朋赛射柔条断,赢得神箭誉满营。
《辽史·礼志》载:契丹族为祈雨,进行射柳活动。先置百柱天棚,后奠先帝。皇帝、亲王、宰执依次射柳;败者向胜者进酒。第二天植柳天棚东南,子弟射柳三日。雨下,赐赏。后金代、明代皆有射柳之俗。

三十三、饮菖蒲酒(明)
采得菖蒲届端阳,酿成美酒送异香。角黍蔗浆祝尔寿,何妨纵饮入醉乡!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菖蒲又称“剑水草”,生于水滨。制成菖蒲酒,具有性温味辛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