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弃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小梓宸 2017-02-17



01


四岁多的坚果进入了“脏话敏感期”,最近喜欢说“小屁孩”三个字。春节前我就发现了这个现象,但当时说得还不是很频繁。春节期间他突然非常频繁地说这三个字,闹着玩的时候常说,有人惹他不高兴的时候也说,无论对谁,没大没小。


这样的变化有些来由。


平时我和坚果爸爸上班,坚果不上学的时候爷爷奶奶带他。“小屁孩”三个字应该不算特别粗鲁,老人对孩子宠溺,大概他们听见了也不当回事,不去说他。而我早已和坚果爸爸约定好,听见坚果说“小屁孩”,别理他,不给他任何回应,忽略他的脏话,不怒也不笑,不责备也不说教。没回应他就会觉得无趣,一直无趣就会慢慢放弃。


在这样的策略下,坚果这毛病虽没完全消失,但也没进一步发展,至少是这样!


春节期间,家里来了客人,每每孩子说起这三个字,坚果的爷爷、奶奶、爸爸以及我,谁听见了都会认真制止他再教育他几句:“这样说话不礼貌!”“这样不好!”“不可以说这三个字!”“这三个字非常难听!”……推己及人,大家对待这个问题方式的变化,心理动因想必是一样的:不能在亲戚面前无礼,在亲戚面前不能没面子,不能让亲戚觉得我们不教育娃。(是的,尽管明白不应该把面子看得太重,但要完全放下面子,还是很难做到的,包括我。人呐!)


意料之中,这样做的效果是,孩子越来越频繁地说“小屁孩”了。因为我们的反应——尴尬、生气、瞪眼、撇嘴、批评他、制止他、向亲戚抱歉解释——无疑都让孩子觉得他说的脏话引起了反响,这个反向强化了他的行为。孩子的心中会响起这样的声音:能把大人惹急,我多有能耐啊,有能耐还不得多多显身手?


最终,我们对坚果的说教,反而成了他不良习惯的催化剂。


行为背后一定有促其发生的原因,好的教育是对原因做工作,而不是单单教化表面行为。有些原因我们可以去克服、改善或避免,但有些原因我们可能对它无能为力,比如孩子“脏话敏感期”的小脏话。但无论何种情况,对于孩子,表面的说理、教育起效都不大,甚至常常有反作用。


思想学家卢梭曾说:“3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千百年过去了,我们依旧纯熟地运用着它们。


现在年已过完,不存在面子问题了,我该和家人再来谈谈如何对待坚果爱说“小屁孩”的问题了。



02


前天,看到亲子导师应童老师在朋友圈发的一篇名为《孩子本无事,父母勿扰之》的文章,文中应童老师谈到了她儿子小麦的一段成长历程。经应童老师本人同意,我在此转述与大家分享:


小麦小时候不喜欢叫人,遇见长辈从不会依着大人的意愿去称呼问候,这曾让小麦外婆很忧心。


但应童老师对此一直保持淡定,不给儿子贴“没礼貌”的标签,也不要求他嘴巴甜,允许他如是,亦爱他如是。


现在小麦11岁了,礼貌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知道叫长辈问候长辈了,过年时候去看望亲戚,见面问候长辈之后还主动跟长辈说“新年好”。


前几天小麦还写了一篇作文,题目叫《如何招待客人》,文中谈到了他对招待客人的一些个人见解,说对待不同的客人要根据他们的喜好采用不同的方式,入情入理,颇为独到呢!


你看,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孩子的眼睛最终都能看得懂这世界和社会,时候到了,孩子自然领会世间规则情理。


在社交方面,小麦自幼也比较“淡漠”,有人动了他的东西,跨入他的界限,他便无法容忍,轻则眼泪汪汪,重则扑倒在地。哪怕对方是比他小得多的孩子,一旦他感到自己被触犯,他就炸了。


应童老师对此也保持淡定,就算他跟别的小伙伴打起来了,应童老师也不去说教,不去劝架。因为她知道,迈入青春期之前的男孩,打架是他们的社交方式之一。孩子也没有要求她介入。


打归打,打完后,孩子们很快又玩到一块去了,仿佛战争不曾发生过。


应童老师谈到:当孩子处在冲突中的时候,他满脸通红、额头冒汗、手脚乱动,这个过程他的情绪能量从高涨到耗尽,完成了身体自动释放创伤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被完整地经历了,父母不去评判,孩子就只是去经历,他不会执着也不恐惧任何一种状态,从而发展出理智而自由的心智。


应童老师的这份淡定着实让我叹服!


别的事情我尚可从容以待,但对孩子打架,我从未做到真正的淡定,一看见就想去干涉,各种不放心。


这两天我一直在反思,是否我对孩子还是有过度教育之嫌。


就比如说孩子打架这事,我素来都介入比较多,共情,说教,游戏引导……我知道的除了打骂责罚以外的方式都试过,但孩子还是喜欢用拳头来商量事。我的介入似乎并没有什么卵用。


也许,我真该尝试去放手更多了。


我一直说要相信孩子内在有自我整合的能量,现在看来,我相信得还是不够啊!


很多时候我们忍不住去教育孩子,是因为我们总觉得孩子不如我们懂得这个世界,其实,不是孩子不懂这个世界,是我们不懂孩子的世界!



03


我们的自以为是,还表现在过多指导、提醒孩子。


家庭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在她的著作《家庭如何塑造人》一书中讲到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爱帕米是一个5岁大的小男孩,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小村庄。


一天他的妈妈需要一些黄油,她决定让埃帕米去商店买。他非常高兴能够为妈妈做一些事,因为他很爱妈妈并且知道妈妈也爱他。临行前妈妈对他说:“注意你用什么方法把黄油带回来。”


埃帕米蹦蹦跳跳地向商店走去,边走还边哼着曲子。


在他买到了黄油之后,他想起了妈妈的话。他变得很小心谨慎,因为他从来没有带黄油回过家。他想了又想,最后决定把它放在帽子下面的头顶上。阳光很暖和。当他回到家时,黄油已经开始融化,并流到了他的脸上。他的妈妈轻声斥责他:“爱帕米,你难道没有与生俱来的常识吗?你应该把它放到流淌的小溪里面冷却,把它包在袋子里面,然后跑回家。”爱帕米感到非常伤心,他让妈妈失望了。


第二天,她让他去商店买了一只小狗,爱帕米非常高兴,他知道这回需要做什么了。他非常小心地把小狗完全浸入小溪中冷却,当它变得冰凉僵硬的时候,他把它放入一个袋子里面。他的妈妈吓坏了,尖声叫到:“你没有与生俱来的常识吗?你应该在它的脖子上套一个绳圈然后把它牵回家。”他爱他的妈妈而她也爱他,但是却发生了这么可怕的事。现在他准确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第三天,她的妈妈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这一次她派他去买一块面包。爱帕米愉快地给面包系上一根绳索并在灰尘中把它拖回了家。他妈妈只是严厉地看着他,没有说任何话。


第四天,她决定自己去商店。临走前她刚烤好了一个樱桃派,并且对爱帕米说:“注意你是如何在樱桃派周围走动的。”爱帕米非常、非常小心。他把他的脚正好踩在樱桃派的正中央。


埃帕米因为很在乎妈妈,所以很在意妈妈的指导和提醒。他不想让妈妈失望,因此非常小心地按照妈妈所教他的方法去做,希望能把事情做好。他如此在意妈妈的提醒指导,一门心思都在这里,以至于他完全失去了自主判断力。


“这个寓言列举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经常发生的令人悲伤的困境。判断力决定了人们在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但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适用所有的情境。”(萨提亚)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适时、恰当的引导,但过多地提醒孩子,恰恰是对孩子判断力的剥夺,干扰了孩子自主能动性的发展,阻碍孩子内在潜力的发挥。


过度教育的悲哀尽在于此了。



04


昨天我在妈妈群分享了上面这个寓言故事,有妈妈说,“怎么管孩子”是她每天都在面对的问题,很头疼。


其实,什么时候该教育,什么时候不该教育,该怎么教育,也是我每天都在面对的问题。


但有两点我一直是比较清楚的,也在努力去做到:


1. 不瞎管!


除了基本的安全和可能引发严重健康问题的事情,一般情况,在我没想清楚怎么管之前,就不管、不教育,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整合。


因为,不恰当的教育,真的不如不教育。


2. 不说教!


说教是最无效的教育方式,我最常用的教育方式是共情,通过感受来让孩子认知所发生的事。我们都对“知道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人生”这句话感同身受,孩子也一样,对成长最终起作用的从来都不是教条,而是体验,体验本身就在启发着孩子。


经过这两天的反思,我想,我还可以放手更多。


放弃刻意教育,不要过多地去指导、提醒孩子,放下为孩子扫除一切成长障碍的执念,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让孩子在更抱持的环境中更自由地探索,孩子的生命自然丰盛蓬勃。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放弃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正如应童老师所言——

孩子本无事,父母勿扰之。



-END-



小果妈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