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创业团队的产品推广

 lunalyne 2017-02-18

时间过的很快,昨晚我又从邮箱收到了大司徒的周报,发现了亮点

在要求并讲解了接近两个月后,终于能开始站在我的角度思考公司的运作,能尝试安排下周的团队工作了

虽然节奏不对,但我今天来公司后也特地提出了鼓励

大司徒是个高冷的帅小伙,为让其融入团队我花了不少心思,找个机会我会来写篇《我眼中的大司徒》

琐碎的事情他不屑于去做,因为其性格,但对于运营的热情他毫不掩饰

常挂嘴边的就是“产品出来后要开始运营了吧”,“产品什么时候出来”,“我擅长推广哦”

现在的小孩没呆的,在一个条件差,薪资少到甚至于不发,不为把妹子的创业公司里

我不认为他们都是来度假的,不管后面如何,目前我的“干货分享”和“本身产品”可能是他们留下来的唯一理由

所以,今天小来一段儿,之所以浅谈,是因为不想深

深就是要各种画图(不想画也不会画),所以只能叫“浅”,其实我是大西洋底的来客,都特么深到海底两万里了

说到产品推广其实是运营的一个方面,这是一个概念的认知,很多人往往一带而过,我面试过的很多人会直接掰着手指开始跟我讲推广的的方法1234,其实方法就那么多,掰着指头跟我1234的应聘者的共性非常容易总结:他们几乎不可能提出产品推广新的方法或者告诉你他们正在尝试的新方法。再转化个通俗的例子说,taobao操盘的方式就那么多,钻展、刷直通车、联盟、用量子分析等等,但是为毛有的人做taobao就是赚,有的人做就是亏到关门,这真与方法无关,视角问题,视角决定了你的产品。

我们先升阶,“产品推广是运营的一个方面”,那么运营是啥?概念不谈,没意义,只要知道运营包含哪些即可。

1.基础运营: 保证项目能用,活着。

2.用户运营: 拓展未知用户,留住已知用户,培养核心用户。

3.内容运营: 特么用户感兴趣什么你想啊

4.活动运营: 理解下天天开房,偶尔野战即可

5.渠道运营:找找找找,找政府,找媒体,找资源,找合作,连横合纵、党同伐异,不爽了就上去艹,然后记录下来提交给“内容运营”...

上面是我的理解,除了没搬官方概念,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请把每项后面添加上所需要的人员岗位,算算交集,是不是可以让你更清楚的知道是不是该省点钱?省钱的初创团队才是好团队:(

为什么要先升阶,因为只有上升到运营的层次,才能掌握到产品推广的核心:产品推广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方法论的集合

然后在降阶,在对的时间,用对的人,做对的事

举例(用户运营):假设现在是每个产品必经的Demo阶段,Demo阶段解答很简单--(东西已经出来了,但还没开始运营)

好多人读小米的成功学读的很认真,知道在这个时候要引入初期的核心用户,大家现在都统一改口称“初级粉丝”,用来干嘛呢?用来测试你的产品,并认为这是来自用户的真实反馈。如果你是奔着投资去的,你向投资人描述你的产品时,对方一定会询问你的受众群体的量级--他们希望得到确凿证据,证明你的主意可行,而在找天使的阶段,你甚至还没有任何数据可以提供。这个时候你可以发现,引入“初级粉丝”也是很难的,因为这时候你通过各种抓耳挠腮的方式吸引来的也就是普通的用户,而你称他们“初级粉丝”而已。

那么回到你项目的最开始,甚至刚刚有产品想法的瞬间,你就应该进入运营了,而所属的分类就是“用户运营”。画出草图,建立简单的原型,根据你所认准的客户群体,跪求各位兄弟姐妹的想法,总结更改,再出去跪。同时引入新的用户进行体验,再次对用户进行分类和意见....不说别的,这个过程做的好的话,你至少后期可以教给你新招的运营专员该如何做“用户运营”和“内容运营”,而更多的是“初级粉丝”就是这样来的。

接着,你可能会自己推演了,在产品诞生前是不是有些什么事情可以先做,有哪些事情可以一起做,产品诞生之后呢?

再后来,你也学会思考了,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是不是就是“节奏”?

到最后,你可以放心的招人来做产品推广了,不过是在你意识到要选择一个对的负责人之后

而标题中加上“创业团队”是为了让你更加慎重

以上没有告诉你去哪个网站,用哪种工具

以下也没有微博打赏环节,只是转载和扩充的时候通知我下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