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掌上国际教育助手 点击标题下方“少年商学院”订阅 文丨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问7岁的孩子,他们长大后想做什么,一般我们都会听到宇航员、警察、消防员、摇滚明星等答案,但英国小姑娘Chloe的梦想比较特别——她要去谷歌工作,而且恨不得现在就去!
你以为只是说说?错了。不久前,在爸爸的鼓励下,Chloe煞有其事地写了封求职信,寄到了谷歌,没想到就在几天前,2017年的情人节,她竟然收到了谷歌现任CEO——Sundar Pichai的回信! 而这并不是谷歌第一次给孩子回信。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孩子的梦想如果从小受到大人们的呵护、鼓励和引导,是多么的重要和难能可贵。 爸爸的鼓励与谷歌CEO的回复 一颗种子就这样种下
一天下午,Chloe的爸爸像往常一样来接Chloe放学,路上,他们开始畅聊各种好玩的职业,Chloe问爸爸,“如果你现在不再卖冰箱零件了,你想干什么呢?” (Chloe和爸爸) Chloe爸爸想了想说,“去谷歌吧。”回家后,他找了些谷歌的照片给Chloe看,一下子就把Chloe吸引住了! (坐在五颜六色的布袋沙发上开会) (滑滑梯下楼)
Chloe当即表示自己一定要去谷歌工作,别的父母可能会觉得这是孩子一时兴起,随口说说而已,但Chloe的爸爸没有,他反而鼓励女儿,要不要试着申请一下呢?结果Chloe丝毫不怯场,说干就干,写了下面这封充满童趣但干劲十足的信:
看看7岁的Chloe多会推销自己。本来写过信后,这对父女也没抱什么期待,没想到很快,他们就收到了谷歌老板Sundar的回信:
(谷歌CEO兼董事长 Sundar Pichai) 当然,Sundar没有给一个7岁孩子提供一个职位,但他给了Chloe一份更好的礼物,那就是勇气——制定目标时不要设限,以及热情——追求目标时不要停歇。 “为什么不给我爸放一天假” 谷歌曾收到的另一封孩子的信 这不是谷歌第一次给孩子回信。
和Chloe一样,美国女孩Katie也曾给谷歌写过信,不过不是为了求职,而是表达了对谷歌的不满——为什么不给我爸爸放一天假呢?
很快,Katie也收到了回信,给她回信的人正是他父亲的顶头上司,设计总监Daniel Shiplacoff:
和Sundar一样,Daniel也给写信的小女孩带去了鼓励,他让Katie知道,自己对父母的爱是具有很大的能量的,大到足以让一个日理万机的谷歌公司总监特意抽空回信,大到足以给忙碌的父亲争取来一周的假期。今后,一定要把这份关爱延续下去。 每天孩子都可以“天才一小时” 随时随地动手实践
而谷歌也一直在用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鼓励着全世界的孩子随时随地动手实践。 在谷歌的员工培训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天才一小时计划(genius hours)”,这是谷歌为了刺激员工提出自己天才的主意,推动公司创新而提出的,员工们每周拿出20%的时间去策划、实施正常工作以外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据说50%的谷歌项目就创建在这个创意时期。 这个计划,后来在欧美多个学校里被广泛推行。 在这些学校里,在常规课程以外,学校会留一些时间让孩子们从自己的兴趣和热情出发,自己选题、自己找资料、自己研究、自己得出结论、自己把研究成果展现给大家。比如下面这些,就是加拿大公立小学Munden Park五年级几个孩子给自己制定的“天才一小时”目标: “天才一小时”的核心,在于让孩子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去深入学习、思考、研究、探索、创造——学会怎样把一个想法变成现实。更重要的是,这种体验,将让孩子们获得随时随地动手实践以实现自己目标的行动力(点击查看中国孩子的类似行动)。 这种交流方式,和前面Sundar给Chloe的求职回复信、Daniel给Katie的请假回复信,是一脉相承的,都注重用鼓励点燃孩子的内在热情。 从探寻未来职业方向,到永远对身边的人心怀关爱,再到随时随地动手实践自己的目标,谷歌对孩子的这三种鼓励,刚好形成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三种品格:爱心、创想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看似简短,但它所发挥的能量,却将持续陪伴着孩子。 而作为父母,我们同样可以像谷歌这样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当孩子说出一个“异想天开”的目标时,我们鼓励他们勇敢去追求,当孩子对某个事情感兴趣时,我们鼓励他们细化目标,制定计划,每天实现一点点。这种支持和鼓励本身,就将成为孩子最宝贵的成长财富。 您和孩子谈论过“公司”吗? Ta最喜欢的是哪家? 点击右下“写留言”分享交流心得吧! 少年商学院微信相关文章 《看看美国孩子的“终极想象力大赛”,便明白谷歌人工智能为何厉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