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外感病辨治

 负鹏载舟 2017-02-18

小儿外感病辨治

编者:袁超明

注意:本文只适宜听过讲课或学习过汉传中医经方的人临床辨证参考使用,未学过或爱好者请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儿科是个哑科,四诊资料多数都只能靠家属代诉,因些对四诊收集会有一定的误差,并且治疗起来都存在一个问题,认为是小儿给开的药都是取三分之一或者更小比例,结果导致了治疗效果差,往往是一付药不好便更方治疗,左换右变的到最后蒙了,不知道怎么处方了。那么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来讲一讲小儿外感病的辨治与善后的一些方法。由于我近两年来比较懒,基本不记录病案,但是治疗小儿病的案例也不少,大部分都能记得个大概,因此给总结了一些小小的经验,希望对大家都有用。

   小儿感冒发烧,多数家属都非常紧张,第一时间都会想到跑去大医院挂吊瓶,这是已经养成习惯了。往往这样的治疗对小孩伤害是极大的,这些小孩会经常都去医院报到的,半个月或一个月大数都会去报到的。为什么呢,治疗的方法完全是错误的,把小孩一个个都搞成虚寒水饮,甚至引发顽固性咳喘久久不得癒,三个月,半年,大半年,一年的都有,并且四处求治都解决不了问题。这是谁的错,挂吊瓶挂的。经我接治的小儿病多数都是从医院里治疗无效后才找到我的,到我这里基本都是痊癒的。

   其实小儿感冒发烧真的很好治,小儿是稚阴稚阳之体,一不小心就会治疗过度,因此治疗起来需要随时观察药后出现的变化,更应中病即止,然后需要以善后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样治疗以后小儿的抵抗力会越来越强,感冒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少,多数以后哪怕是感冒了,一付药都不需要多数都只喝一顿药就能痊癒了。下面我以几种比较常见和特殊的病种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辨治方法。

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往往都会因为体内本身瘀热明显,复感风寒所侵而发生的一类外感疾病,以高热不退,咳嗽不止,咳痰黄稠,气急促为主要见症。脉多数都是浮数有力,舌象多数是舌红,尖有红点,苔薄黄,胃口绝大部分都是不好的,大便干,小便黄,全身无力,恶风寒。这些症状在西医的诊断就说是肺炎,那么西医治疗这种病很多都需要住院治疗,治疗的效果往往都不好。那么我们汉传中医经方治疗这种病,很简单啊,无非就是太阳阳明合病而已。现在大多数人都这么说,中医治病慢,特别是治感冒慢,只适合治疗慢性病。说这句话的人多无知啊,谁的错啊,时方泒的错,治感冒也治不了了,反而被西医取笑了。

这里回忆了两个肺炎的患者,一个是在今年的9月份,一个11个月大的小男孩,因感受风寒高热持续不退,咳嗽频繁,因小儿太小,咳不出痰来,在英德市的一家大医院住院治疗半个多月,手上,脚上,头上都是针孔,头皮上打针的地方剃得一毛不见,这一块那一块的。经一个在我这治疗妇科病的患者问起我,说11个月大的小孩肺炎能不能治,人在英德,如果能治的话我就叫她妈妈带他过来。我说,可以治的,我尽管试试吧。结果来到我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多钟了。小孩高烧不退,见到我就害怕得大哭起来,他妈妈说不怕,医生不给你打针的,哄了许久才哄住了。小孩咳嗽痰音很明显,食纳极差,还吐奶,大便硬,小便黄。嘴唇很红,舌象趁哭的时候看了一下,舌质红,苔白黄错杂。小孩外感发烧,绝大多数都是一个病机啊,就是太阳阳明合病。方子基本上就一个方子,千金小儿麻黄汤。这个方子是麻黄汤、桂枝汤、去大枣加石膏黄芩而成的方。临床对小儿的各种因外感导至的发烧治疗效果非常的灵。

当时我就是开了这个方子一付,我的处方是麻黄 生姜 黄芩各 15,炙甘草 桂枝 生石膏 芍药 杏仁各10。这里注意了,对小儿病的治疗不要因为小孩小就把原方的用量减量开方,减量开方,开出去的药煮出来的效果是不好的。量太少了煎煮出来与原方量煮出来的药效完全是两码事的,原方开出去不需要害怕,小孩喝药能喝多少关键是在于大人控制,方子药量不变,变的是在喂药的量。一般小孩喂药都比较难的,一付药煮出来200300毫升,小孩每次喂也一般很少能喂入100毫升的药,但就这不过100毫升的药往往就会汗出而病癒。其他剩下的只能是浪费点。不要不舍得浪费这点药。煮药的时间还有限制,煮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否则疗效极差。还有就是有的小孩过了一天,又再次烧起来,这也是常见到有的,也不需害怕,再原方煮一付,药要保持当天内,不要留过夜,过夜了的没啥药效了,达不到那种效果了。这就是治感冒的要决。

   那么这个小孩服完一付药后,再来复诊,已经不再烧了,但是还有咳嗽,有痰音,胃口恢复一点,大便干,小便黄。到了这个阶段不能再给吃麻黄汤了啊,因此要交待患者家属,烧退则停药,如果退后一日内再烧再给服多一次,直到不再烧起来为止。那么剩下来的是善后治疗的问题,这样的咳嗽多数都是需要调理胃肠为主。那么这样的咳嗽频的,有痰音明显的,还热燥的,我常用的一个方子是竹叶前胡汤,这个方子对治小儿这种咳嗽效果非常好,用量呢也是原方原量,一付药服两天。这个方子就可以服两天了不影响疗效。小孩一共在我这就吃了两付药病好了。

   另一个是在佛山12岁大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也是因为外受风寒而引发了西医说的肺炎。在佛山一家医院挂吊瓶治疗一天无效,医院要求住院治疗,患者家属放弃医院的治疗,找到我这里来。小男孩高烧不退,咳嗽痰黄,全身乏力,恶风,口干,食纳差,大便干硬,小便黄,舌质红苔白干,脉浮数。这也是太阳阳明合病啊,同样也是开了千金小儿麻黄汤两付。来电话告知第一付服完一次烧退,不久又回升,接着服,直至服完一付药,烧退了,咳嗽还仍作,烧退不久仍复烧。精神较之前好,胃纳仍差,大便硬臭。问还要接着服第二付药吗?我说,继续服。服完二付药,患者来复诊,得知,已不再烧,咳嗽减轻许多,咳痰白,胃纳差,舌质红苔薄白,口干,脉数有力。这个时候不能再发汗治疗了,这是善后的治疗和保养的时候了,这种情况,是体内津亏内燥,上焦还有点水饮,胃纳极差,需要的是恢复津液和清理一些水饮这样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了。因此我比较喜欢选用的是竹叶石膏汤合麦门冬汤。其中石膏和麦门冬要看燥热的程度而用药量,通常我是把石膏改成4两来用。处方:竹叶15石膏60 半夏60 麦门冬90 人参30 炙甘草30 大枣12 大米一抓。煎服法是煎煮40分钟后下大米再煮20分钟即可。煮剩大概600毫升,然后一付药一天分多次频服。这是我常用的药量,临床对治小儿外感病后胃纳差,烦燥,或留有咳嗽属于热燥津亏的

符合此病机的效果非常好。

  

小儿登革热

   登革热这个病名也只有西医才有,西医的病名真是层出不穷,并且容易吓人。我们中医不能让这些病名给吓倒,我们只管症状就行。 登革热的症状表现我总结了一下,还是属于太阳阳明合病的病机,因此我们中医治疗也非常简单。这种病的常见症状,为了方便学习,我在百度上摘录了下来供大家参考。

  登革热常见的症状

1、发热所有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27d,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颜面及眼结膜出血,颈和上胸部皮肤潮红。脉搏早期加快,可出现相对缓脉,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2、皮疹于病程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延及颈部及四肢。可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稍有痒感,皮疹持续3--4日,一般与发热同时消退,但也有热退皮疹明显者,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3、出血于发病后5-8日,2550%病例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及阴道出血等。

4、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及触痛。

5、其他可有肝脏肿大,脾大不常见,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重型登革热于病程3-5日出现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病情发展迅速,常因呼吸衰竭或出血性休克死亡。轻型登革热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无疹,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诊。

登革出血热

登革出血热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发热、肌痛、腰痛、但骨、关节痛不显著,而出血倾向严重,如鼻衄、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在热退前后的1-2日突然病情加重,出现:

1、休克在病程2-5日,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表现皮肤湿冷,脉快而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烦躁不安、昏睡、昏迷等。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险,可于410小时内死亡。

2、出血出血倾向严重,有皮肤大片瘀斑、鼻出血、呕血、便血、咯血、血尿,甚至颅内出血。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出血,出血量大于100ml。有的病例出血量虽小,但出血部位位于脑、心脏、肾上腺等重要脏器而危及生命。

   这种病主要是以发热反复3940摄氏度之间,恶寒,头痛,全身疼痛,长疹子,呕吐等见为多见。下面给大家讲两个案例,让大家能更好的了解咱们汉传中医经方是怎么治疗这些病的。其中一个小男孩是东莞的,8岁,在医院确诊得了登革热,治疗一周症状没有缓解,经朋友介绍前来治疗。小孩主要的症状是发热持续不退,恶风,头痛,腰痛,四肢疼痛欲折,厌油腻,恶心呕吐,大便正常,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白相夹,脉浮数。这样的症状,我们中医很容易辨认啊,就是太阳阳明合病啊。处方千金小儿麻黄汤,麻黄 生姜 黄芩各15,炙甘草 桂枝 生石膏 芍药 杏仁各10。两付水煎服。煎服法上面已讲,这里就不重复了。服完两付药后,体温降至38摄氏度,没再往上升,头仍然疼痛不减,矢气较多极臭,属饮食继续清淡,于原方加山药30 山茱萸30 大枣12枚。两付水煎服。三诊:全身上手上出现红色疹子起脓点,胃纳仍不好,其余诸症消失。处方:山药30 赤小豆30,煮水当茶喝。连服两天,后告知,胃口极好,诸症消失。

   接下来这个患者跟第一个患者有点不一样。是个广州的小女孩3岁,医院诊断登革热,经治疗几天烧一直不退,并且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身上长有疹子,头痛,汗出,不欲食,干硬,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黄,舌面刺点较密,脉急数。这些症状表现,我搞不明白,怎么也是叫登革热病。我们中医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就这么简单,那么这个患者发烧不退,还汗出,大便干硬,小便色黄,身上还长疹子,淋巴结肿痛,这是阳明热盛为主了,并且皮表长疹子。这种情况,我们既要发表还要清理阳明内热瘀结,这个出汗不要认为是太阳中风的汗出,这是阳明内热导至的汗出,这点我们需要辨认清楚。我的处方是漏芦连翘汤。漏芦20 连翘20 黄芩20 麻黄20 白蔹20 20  炙甘草20 大黄20 枳壳30。二付水煎每付分三服。注意,这个药也不需要久煎,也是煎煮30分钟就行了。患者服完一付药,家长来电话告知,肚子疼,大便拉不出来。让第二付药加上芒硝10。服完第二付药,来复诊。二诊:家长告知,第二付药加了芒硝后,服第二次后拉出烂臭大便。退已烧,身上的疹子减少,淋巴结肿痛减轻,头仍痛,舌质红,苔薄白,刺点减少,脉数有力。原方去芒硝,加天麻20 山药20 山茱萸20。两付,每付水煎分三服。三诊:诸症消失,要求开点食疗汤水调养身体。处方:山药30 鲜白茅根50 马蹄5个。煮水当茶喝。

   临床当中,对于这种西医诊断为登革热的病,通过这两例病案得到一个启发,这两例病案都是存在一个头痛比较顽固。都是后来加了去头风的药症才得到解决。因此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还没会说话的小孩,得了这种病,总是哭个不停,很可能就是头痛不减。因此这个头痛的问题是需要重视起来的,临床当中最好是开始就加上去头风的药,尽快的能解决这个头痛的问题。

 

 

小儿高热反复不退

   小儿高热反复不退之病,最让人头疼,不但家长着急,甚至有的连医生也着急。临床当中有许多用西药退烧片,或者挂吊瓶都不能好,只能是暂时退下去不久又再烧起来。这种高热反复不退,中医开方治疗也不能一时就退烧后不再烧了,因此我们在治疗这种高烧反复不退的小儿病的时候需要细心的辨证。临床当中,比较多见的方证有千金小儿麻黄汤,小柴胡汤,芍药四物解肌汤,升麻汤,紫丸,白虎汤,等等。小儿高烧不退往往都是有一个关键点引起的高热反复。我们只要找到了这个关键点就能够解决高热反复的问题。临床当中我所见到的有的是高热反复伴有几天不大便,肚子疼,那么这个大便就是个关键点,必需要清理掉才行,临床当中可以开汤药量面加上大黄,硝石之类,或者配合服用紫丸,大便一通下,很多都会立马热退身凉。有的大便通下了,还是发烧反复,这个就是它处没照顾到,通常是咽候红肿,扁桃体肿大,甚至出现脓点,这样高烧反复不退的比较多见并且较为难治。对于会说话的小儿,懂得说喉咙疼,不会说话的小孩呢,我们更加要细心的注意这些问题。只要我们找病关键点来就相对会容易解决问题了。西医往往是给吊消炎药,有的可以把咽部的红肿或脓点消掉,烧暂时退下来了,但是不久还是会烧,原因是体表还有风寒之邪存在,并且会加重咳嗽症状,甚至会引发顽固性的咳喘。这个咳喘我们接下来会讲到,这里提一提就算了。下面我们还是以案例的形式来讲一讲对治小儿高热不退病的方法。

   佛山一小男孩,4岁,高烧反复不退三天温度在3940摄氏度之间浮动,医院诊断扁桃体红肿发脓,经治疗未见好转,经朋友介绍前来求诊。刻诊:反复发热,一天浮动三至四次,时低时高,体温低时在37.5摄氏度左右,高是达到40摄氏度,无汗,咽喉肿痛,无食欲,口干,大便溏臭,小便色黄,舌质红苔白微腻,舌面有红刺点,脉浮数。辨证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处方是小儿千麻黄汤合小儿升麻汤加地榆30。处方如下:麻黄15 生姜30 黄芩15 桂枝10 生石膏10 炙甘草10 杏仁10 30 射干30 陈皮15 地榆30。一付水煎分三服。这个患者有表证,并且咽喉肿痛,这是关键点。体温一日内浮动三至四次,并且是无汗出,体表被固,阳明瘀热与痰湿瘀阻于咽部,这些是主要的病机。因此我们既要发表又要清理瘀热痰湿,所选用的方子病机符子就是好方。那么我是比较喜欢选用小儿千金麻黄汤为基础方的,因为基本上的小儿发烧病机都适合。还有就是这个小儿升麻汤,对治咽喉肿痛,咽喉不适,只要符合寒热错杂病机的,不管是小儿还是大人都可以运用,效果非常的好。                                治小儿喉痛,若毒气盛,便咽塞,并治大人咽喉不利,升麻汤方。[出自《千金方》]

升麻汤方

升麻 生姜 射干(各二两) 橘皮(一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

   这个方证,大家多去熟悉一下,这是一个比较常用到的方子。还有就是我加了一味地榆,这个药在民间是以它单独治疗咽喉炎的,它这个功效神农本草经上与各大的本草书上也都没有记载。临床上在对证方上加上这个药对治咽喉肿痛效果非常的好。

   患孩服完一付药后来复诊,咽喉肿痛消退大半,已经没再发烧,大便烂臭,小便正常,食欲稍增,舌质刺点减少,苔白微腻,脉较前缓和。处方:升麻汤加地榆,桔梗。升麻20 生姜30 射干30 陈皮15 地榆30 桔梗30。一付水煎分三服。服完药后,患者家长来电,告知诸症全消,问还需要服药吗?嘱咐患者,白茅根30 山药30 煮水当茶喝两天,以调和胃气清理瘀热。这个算是一个比较好治疗的,下面给大家讲两个比较顽固性的高热不退小儿病。

   广州的一个小女孩五岁,高热持续不退六天,挂吊拼不效,服中药也不效,经朋友介绍前来诊治,并带医院开的中药处方来,我看了一下,里面用到了退热神药,羚羊角,吃了两天也没半点动静。刻诊:发热40.2摄氏度,无汗出,不欲食,恶风,口腔疮肿疼痛,口干渴,咽痛,呕吐,咳嗽,腹痛,大便干结不通,小便色黄,舌红刺点多,苔白干燥,脉急数。    

这种情况啊,不是用羚羊角就能退热的,关键是要对病机才行啊。阳明内热大家都是很明显看得到的,这里的不汗出,虽然阳明内热会蒸汗而出,但是体表受到风寒紧紧的固束,汗不得出会更加热的。那么这种口腔还生疮肿疼痛,口干渴,咽痛,呕吐,咳嗽,都是内热上蒸之的原故,大便还干结不通,小便色黄,里不通,表也不透,单独的清热解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这种高热不退已经持继六天,用了药都不见效,中药还用到羚羊角也没动静,都知道是火热旺盛,但就是不退烧,够顽固的。那么我们看看古人是否也有这样的现象,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描述和对治的。

治小儿伤寒,变热毒病,身热面赤,口燥,心腹坚急,大小便不利,或口疮者,或因壮热,便四肢挛掣惊,乃成痫疾,时发时醒,醒后身热如火者,悉主之升麻汤方。 [出自《千金方》]

升麻汤方

升麻 白薇 麻黄 葳蕤 柴胡 甘草(各半两) 黄芩(一两) 朴硝 大黄 钩藤 (各六铢)

上十味     咀,以水三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一升。儿生三十日至六十日,一服二合;六十日至百日,一服二合半;百日至二百日,一服三合。

   我的处方是:升麻10白薇10 麻黄10 玉竹10 前胡10 炙甘草10 黄芩15 芒硝5 大黄5 钩藤5。一付水煎分二服。

   患者服完一付药,微汗出,肚子疼痛加重,大便没有拉出来,高热仍然不退,但是口腔疮肿疼痛稍减,余无变化。患孩家属见腹痛加重,高热仍然不退,非常焦急,并且家里老人反对继续找我治疗,要求继续带去医院。其父仍然坚持,让我再给继续治疗。考虑再三,病机不变,仍然处原方其中芒硝、大黄、钩藤加至10。处方如下:升麻10白薇10 麻黄10 玉竹10 前胡10 炙甘草10 黄芩15 芒硝10大黄10 钩藤10。一付水煎顿服。服药后,腹部大痛,家属至电问怎么办,要不要上医院急诊。我说,不怕,等半小时如果大便不下来再说。即使这样,患者家属还是担心,带着去了医院,刚去到医院,小孩就喊要拉大便,结果拉出来硬屎数枚,随后是烂臭熏人的大便。拉完大便,腹痛立马消失,体温稍退。然后打道回府,回到家后,给我打电话汇报病情。处方以首诊方再进一付,药后大便仍然是烂臭熏人,身热已退至37摄氏度,咽喉疼痛消失,口腔疮肿消退大半,但胃口仍差,处方:竹叶15石膏60 半夏60 麦门冬90 人参30 炙甘草30 大枣12 大米一抓。煎服法是煎煮40分钟后下大米再煮20分钟即可。煮剩大概600毫升,然后一付药一天分多次频服。后电话告知病已痊癒,问还是否再服药。

   这个患者,让我是心惊胆战,我也害怕啊,并且患儿家属还有的反对性的,电话一天数十个,我是害怕了。但是也得到了一个很好的经验,病机对了,效果不好,或者出现反应,应该要看是否是正常的排病反应,若不坚定,也不可能敢再加大药量继续用药,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啊。自从这次以后,我就彻底的开始不愿意接治小儿病了,不是小儿的病烦人,而是家长太烦人。

   另外一个小男孩也是佛山的,五岁。感冒发高烧,去医院治疗两天无效,随后就带到我这里来。来到我这里,立马躺在凳子上,喊头晕。其母代诉,高烧两天,挂吊瓶不退烧,食入则吐,昨天开始一直头晕,医院开了小柴胡冲剂服用无效。刻诊:头晕,发热,无汗,两天未拉大便,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白,浮软,显得无力。问其是否肚子饿了?回答很饿,但不敢吃,怕吃了又吐。立马给溶了一杯浓白糖水让其服下。几分钟后站起来说,头不晕了。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处方,千金麻黄汤。麻黄 生姜 黄芩各15,炙甘草 桂枝 生石膏 芍药 杏仁各10。两付,每付水煎分三服。次日,其母来电汇报,服完一次,烧已退,但不用多久又再次烧起来,问是否继续服余下的药。嘱其继续服药。再次日,来电,说第二服药己经服了两次了,仍然是退了不久再烧起来。再过了一天过来复诊:胃纳差,大便正常,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白,脉浮微数,发热无汗。处方:竹叶15石膏60 半夏60 麦门冬90 人参30 炙甘草30 大枣12 大米一抓。煎服法是煎煮40分钟后下大米再煮20分钟即可。煮剩大概600毫升,然后一付药一天分多次频服。服完一付药后胃口好转,余无变化。处方千金麻黄汤。麻黄 生姜 黄芩各15,炙甘草 桂枝 生石膏 芍药 杏仁各10。两付,每付水煎分三服。服完第一付,烧退后间隔一天后再次烧起来,继续服第二付药,服完后过了两天来电告知没再烧了,诸证痊癒。

   从这个病案,让我得到了一个经验,津液不足,胃弱,虽然是典型的太阳阳明合病,但是啊,津液被伤得严重,你反复的去发表和清里,只是暂时的清除了风寒,但是同时也伤及了津液。需要先养一下胃气津液,然后再进行发表清里。类似这种病案,我接触过好几个,服了两付药不得彻底的,需要先养胃气补津液,这是以前有个小孩也是这样经常反复,然后去医院吊了一些葡萄糖之类的补充了一下体能,然后再服中药,结果就很顺利的热退身凉诸证痊癒。自从那个小孩这样治疗有效后,我才发现这个问题。今天把这个跟大家说了,希望大家以后遇到这样的可以去多验证。

小儿外感后顽固咳嗽

   小儿外感后顽固咳嗽,这是源于误治所得。一来是挂吊瓶,挂出水饮来了,二来是误治了导至外感病长期反复不癒机体劳损而内生痰饮或者干咳无痰。这些外感后顽固性的咳喘病,大概分为两类,一是顽固性的痰饮不化,二是虚劳性的干咳无痰,没有找到好的方法,那可是把医生也弄得焦头烂额。下面我各举一个案例简单介绍一下治疗的方法。

   一个是广州的小男孩三岁,感冒经治疗后咳嗽一月余,中西医治疗具无寸效。经朋友介绍来我这治疗,初诊:干咳无痰,口干,胃口大小便俱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舌尖有少许刺点,脉浮缓。这个小孩得病也不是时候,是今年的三月份,那时我还真不懂治疗这种顽固性的干咳。因此啊,开始我只是辨证为阳明病的干咳无痰症,处方竹叶石膏汤合麦门冬汤两付,服药后没有收到一丝的效果,反而是加重了。二诊来是,再思考是否是前胡汤证,再处两付前胡汤,仍然没有丝毫效果。当是我也蒙了,真的蒙了,因为当时我自己也是干咳无痰,我也没把自己治好。当时我在想我自己是个虚劳性的干咳,给自己处方双黄芪汤,服了药有点效,但是不得根治,总是不利索。但是我自己是一种虚劳性较深的干咳,小孩子按道理不会这么严重,服双黄芪汤应该能根治的。考虑患孩感冒久咳时间较长,该是机体处于淺表的虚劳。于是把思路放开,按虚劳对治,开了双黄芪汤。

处方如下:黄芪45 党参15 赤芍30 生姜120 肉桂45 大枣30 当归30 炙甘草30 生地30 黄芩15 桂枝30 麦门冬30。一付水煎分四服。服完一付病癒大半,再来复诊,原方抓了两付,后来告知病已痊癒。那么我自己的干咳呢是因为另一位老太太也是虚劳干咳,和我的病是一样的,开始给服了双黄芪汤能得到缓解,但是一直不得根治,后来我给做了加味肾气散给她服用后,老太太得到了明显的效果,并且根治了。然后我自己断断续续的也服了一段时间的药散也根治了。

   另一个也是广州的小女孩,三岁半,因一次感冒后咳嗽至今已有一年半时间。其中感冒每半个月必感冒一次,每次感冒咳嗽便加重,这次的感冒好了,没几天又感冒,每次感冒需要一周有时是十天。这样可以说是没几天是不感冒的,咳嗽也是没有间断好过的。刻诊:头痛恶寒,鼻塞流涕,咳嗽痰音重,胃纳差,大便稀,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浮微数。这是个小青龙汤的方证,处方小青龙两付。麻黄30 赤芍30 细辛30 干姜30 炙甘草30 桂枝30 五味子30 半夏40 两付,每付水煎分四服。

二诊:咳嗽稍减轻,余症消失,舌脉如上。这种虚寒水饮的顽固性咳嗽,长期服汤药效果似乎不如丸散好。因此配制了蜀椒丸,这个药对大点的小孩可以做成蜜丸含服,三岁的小孩,让她含服好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搓成了象绿豆大的小蜜丸,用蜂蜜水送服。每次送服十粒,日三次。这样,服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顽固性的咳嗽得到了根治。蜀椒丸这个药临床用得比较多,有的刚开始效果不明显,但是不要放弃,继续服用,到了一定量就会有明显的效果的。还有一个是我一直不传的秘法,那就是这个药丸,需要加上前胡,加上了这味药,疗效神速。

  

小儿腹泄

   小儿腹泄这个病尤其是还没会说话的小孩,辨证更是需要细心,辨证错误而误治了病情会发展得非常快。这类疾病小儿一般是喂食不当,或者受凉,或者是母乳寒凉喂食后导至小儿腹泄。由于小孩太小还在吃奶,不会说话,只能靠带小孩的家长来代诉。那么我们在问病的过程中,除了小孩的症状表现,还需要问其母亲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准确的辨别小孩得病的原因。

  小儿腹泄我们需要首先分辨出是寒还是热,这个很重要。小儿腹泄日七八次,甚则十次以上,这些都是很常见的,但是啊,要懂得分辨,大便稀臭,屁股发红的,还不欲食,或者长疹子,或者吐奶,这些基本都是阳明热夹饮。临床上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葛根芩连汤等较为多见。那么相反的,是小腹受寒了,或食寒凉导至的腹泄不止,这种多选用厚朴理中汤,理中汤,藿香汤等这些方证较为多见。

小儿身痒

   小儿身痒,身上有偶尔会出现小红诊或者没有,但是痒,一抓就红起。舌质多数是红,苔白腻或黄。这种病基本是阳明瘀热和水饮不化导至的。基本上就是一个方子,五苓散,每次服23,温水送服,日三次。临床上治疗了好几个这样的身痒病效果非常好,然后有的大人也是这样的病情,同样也是给服五苓散,效果也是一样的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