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新春走基层】最浓年味是文化

 阅览共享 2017-02-18

2017新春走基层】最浓年味是文化


白帆 张利民

 【2017新春走基层】最浓年味是文化

1月30日,小读者王羽涵(右)在西环北路昊元上品友好购物城班的书店读书。

在图书馆“充电”、剪窗花、听相声……这个春节,很多市民走进图书馆、博物馆、剧场,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氛围,感悟春节中蕴藏的文化力量。

近万人“泡”在图书馆

春节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开放了3个分馆,分别位于乌鲁木齐市新医路的科技馆、迎宾路的澳华社区和迎宾路东三巷的迎亚社区,这里就成了市民过节期间的“书房”。

2月3日,在新医路科技馆四楼的自治区图书馆科技馆分馆,挤满了来读书的小朋友。11岁的卓鑫刚还了3本书,又来到书架前准备借《水浒传》等名著,他说,假期老师布置了阅读名著的课外作业,这里的书很全,不用跑很远就能一次借到。

自治区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正月初一到初六,自治区图书馆开放的3个分馆及全疆140个流通站共接待了近万名读者。

此外,图书馆还举办了“网络书香过大年”,通过微信参与“吉语传情·嘉联迎春”有声电子贺卡,市民可以亲自录制真挚祝福,将自己独一无二的祝福通过微信传递给亲朋好友;“九州同庆·最美年俗”在线摄影征集,征集春节年俗主题摄影作品等。

博物馆活动丰富多彩

1月31日,在新疆博物馆一楼大厅,“剪出年味儿·贴出喜庆――剪窗花”活动吸引了20多名小朋友参与,博物馆讲解员帕丽巴克·激浪为孩子们介绍了剪纸的由来、发展及剪纸技巧。

其实在这里举办剪窗花活动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在新疆博物馆历史展厅,陈列着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剪纸实物――团花剪纸,它1959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303号墓。

10岁的苏比努尔·阿不都热依木和弟弟、表姐一起来参加剪窗花活动,这是她第一次剪窗花,她说,和小朋友们一起剪窗花特别热闹、有趣,还可以互帮互助。

春节期间,新疆博物馆于正月初五举办了“疯狂扣子戏法·新春纽扣画”活动,正月初六举办了“巧手塑金鸡”泥塑活动,元宵节将举办“灯节做灯笼·鸡年更吉祥”活动。

除了丰富的社会活动,新疆博物馆正月初三到初六正常开馆,吸引了近7000名市民前来参观。

曲艺陪市民过佳节

1月31日晚,室外寒风凛冽,在7坊街水磨剧场,阵阵掌声和叫好声将小剧场“暖”得热烘烘的。当天是新疆相声巴扎“开箱”演出的日子,鸡年演出的首日就迎来了150多位市民,人数是平时的一倍。

当晚20时许,演出还未开始,大家就早早来到剧场,有80后、90后,更多的是一家老小一起来的。

市民张泰永提前预订了座位,没想到只抢到第九桌,“从火热程度来看,大家都很期待这场演出。”

《人在囧途》等段子都是反映新疆人生活的相声,它们将拉条子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放在幽默的段子中,用熟悉的新疆话说出来,让大家感觉亲切之余笑得前仰后合。

正月初五、初六,还有市民走进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欣赏了话剧《霸王歌行》《老爸开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