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路上】走咧、走咧、走咧、 来阿拉善嘞!

 玉见集宝街 2021-02-21

阿拉善蓝天白云

      ……

我曾经跨过山河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 失望 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只想永远的离开

我曾经堕入无比黑暗,想挣扎无法自拔

我曾经想你 想他 想那野草野花

绝望着 渴望着 也哭也笑平凡着

风吹过的 如烟的 你的故事讲到了哪?

阿拉善蓝色世界

         或许你也和他们中的很多人一样,见惯了微信圈子里世界各地的热门地标发圈,无论是丽江大理束河双廊还是曼谷曼哈顿东京纽约土耳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种在物质水平已经超越了饱满思淫欲的当今社会,旅行,旅游,散心,透气成了现代人的新流行。不出去走走,就跟隔几天不发布跑步(健身)路线打卡图一样,在新的微信朋友圈社交里,你就Out了。

牧区日出

        不知不觉,来到阿拉善已经将近4个月了。

        曾经身边的朋友、路上遇见的朋友、咖啡圈子里的朋友们,透过我朋友圈发布的在阿拉善工作生活的动态,依然会时不时问我在哪,阿拉善是新疆吗, 还是又去哪里了等等问题。除了骄傲且略带无奈地给他们一遍一遍回复阿拉善在内蒙古,不是荒漠,不骑马出门,通高速,路很宽,有机场,有很多汉族人等等问题之外,我实在替苍天圣地阿拉善鸣不平。

 阿拉善地图

        阿拉善,一个神奇美丽的名字,确实会让很多习惯了在各大景点到此一游的轻游族感到陌生。

迎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出发!

       我习惯了这样去跟朋友解说阿拉善:

        快来!坐飞机到银川,过来只要2小时车程。或者飞到西安,再坐早上的航班直接到阿拉善盟府所在地左旗机场。 

       地广人稀,不需要高楼,去邻近的旗(县城)可以坐飞机,开车也就六七八个小时吧。

       牧区才有草原!牧区才有沙漠!牧区羊和骆驼多!出行不骑马!城市的士两块钱,公交车免费!

       家家户户都会赏石玩石,城市里走错路都是奇石馆玛瑙店,牧区捡石头很火很有趣,边境口岸淘石头很辛苦   。

       阿拉善的石头五彩斑斓,老皮,马牙,黄碧玉,绿碧玉,缠丝玛瑙,糖心玛瑙,沙漠玫瑰,水晶窝子,眼睛石……好神奇好美丽。

       牧区的羊肉好吃!

       驼肉性寒,少吃!

       纯纯的酸奶放一个月不会坏!

       烤全羊带皮烤,跟烤鸭一个吃法!

       沙葱好吃,但上火!

       野生黑枸杞泡水不是黑色是紫色或者蓝色!

       沙漠里冲沙子好刺激,内陆老司机也得好好练才行!

       沙漠里不是天天刮沙尘暴!沙漠里也有湖,很多个呢。

       蒙古包吃肉喝酒爽歪歪,得把歌唱好,喝酒必唱歌!

       蒙古歌好听!

       还是这边的肉好吃……

阿拉善夜景

       我相信你我一样,不管眼前的生活是否苟且,我们依然向往远方和诗,即便有很多远方我们今生也无缘抵达,有些诗句最终也无法明了其真意。我们不免会被俗套得询问,什么才是旅行的意义,是一本盖满印章的passport?一叠厚厚的机票车票门票?一张世界各地留影的相片?一路翻山越岭的里程数?

        不,我们就是喜欢在路上的感觉!

无论早或是晚,我们在路上……

        阿拉善,三个美丽的汉字,奇妙的组合在一起,上路哟,朋友,


  阿拉善,一个您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蜡石君的新栏目【在路上】开通了!

       在各位石友心中,阿拉善的美除了多姿多彩的自然奇景之外,更是对享誉海内外的阿拉善戈壁石情有独钟,让人魂牵梦绕!于是,阿拉善对于石友们来说,更是增添了无限向往!

       黄蜡石作为最早驻扎苍天圣地阿拉善的国内玉石运营平台,一直在努力搭建阿拉善玉石与石友藏家之间的紧密通道。蜡石君也多次走访过阿拉善左旗、右旗、额济纳旗,下过牧区也到过沙漠绿洲。深深被阿拉善人民的热情、直爽、真诚、豪迈的性格及阿拉善美丽的戈壁、沙漠、蓝天、白云所折服。(本文图片都是蜡石君在阿拉善所拍摄)

    在路上这个栏目旨分享石友们在捡石、淘石路上的喜怒哀乐,分享石友们的故事。

        玩石的生活需要激情——在路上,我们来啦!

身在戈壁,心也宽阔

居延海风光

牧区邂逅骆驼群

风姿卓越

捡石收获(5合石)

我在拍风景,自己也成了风景

5个人3台车,任性,要的就是在路上的感觉!

牧区小洋楼

牧区柴火炖羊肉(美味)

戈壁石在戈壁滩上的样子

不捡,拍个照留念!


牧区淘石

         很多石友一直希望我们能组织阿拉善大漠戈壁赏石之旅,为的就是能够深度体验大漠风情,真正到牧民家、到荒漠中去,近距离的接触、了解和融入驼乡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