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佛_儒_道与玄学
2017-02-18 | 阅:  转:  |  分享 
  
作者简介:杨振峰(1982—),男,山西稷山人,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第35卷2008年11月

佛、儒、道与玄学

杨振峰

摘要: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的思想也就产生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也大放异彩。

《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反映了早期的人类希望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一个个伟大的

政治家、思想家为人类社会设计着理想的状态。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状况,各家都提出

了自已的主张。然而,要说更为普遍为人们所认可的却是经过历史的选择和沉淀的佛、儒、道三家。儒

家主张“大同”“小康”;道家主张小国寡民;佛家主张忍耐。这种种思想后来逐渐成为各个王朝的统治

手段,他们或取此,或取彼,或兼用。至魏晋时,他们选择了三家合一的玄学。

关键词:玄学;儒家;道家;佛教;统治思想

魏晋玄学是魏晋时代一股哲学思潮,是魏晋时

代精神的表现。虽说魏晋时期官方哲学仍然尊重儒

学,但它已失去了汉代儒学独尊时的权威性,在社会

上玄学成了主流思潮,尤其在士人(知识分子)思想

中玄家哲学占了主导的地位。表面上玄学崇尚老庄

道家,实际上它却是儒道的结合。

一、玄学是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儒道融合

“玄”字的本义是一种深赤而近黑的颜色,所以

许慎《说文》引意解为:玄,幽远也。“玄”字出自老

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玄之门”,言道幽深微妙。

“玄学”之称的由来,正是因为魏晋时期清谈家称

《周易》、《老子》、《庄子》三本书为"三玄",所以“玄

学”之名由此而来。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

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

学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东汉

末年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随着东汉大一统王

朝的分崩离析,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儒家之学也

开始失去了魅力,士大夫对两汉经学的繁琐学风、谶

纬神学的怪诞浅薄,以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

感到厌倦,于是转而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地,他

们聚在一起,谈论玄道,当时人称之为“清谈”或“玄

谈”。据清代学者赵翼《二十二史剳记》称,清谈之

风始于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晋书》上所谓"正始

之音"也正是指整个魏晋时期玄谈风气。

何晏、王弼主张“贵无论”,说“天地万物皆以无

为本”(《晋书·王衍传》),又提出“名教”出于“自

然”说。其后阮籍、嵇康主张“越名教任自然”(《与

山巨源绝交书》)。嵇康并“以六经为芜秽,以仁义

为臭腐”(《难自然好学论》),“非汤武而薄周孔”

(《与山巨源绝交书》)。郭象作《庄子注》,此书一

出,玄学大畅,“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焉”

(《晋书·郭象传》)。郭象主张崇有论,认为“无”

不能生“有”,说“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齐物

论注》),又主张“名教即自然”。玄学并不完全排斥

孔学,它力图用道家语言解释儒家经典,即所谓“引

老入儒”,调和儒道两家。何晏作《论语集解》,王弼

作《周易注》、《周易略例》和《论语释疑》,郭象作

《论语体略》,都尽力把玄学和正统儒家名教加以融

通。玄学也尊孔子为圣人,然而把孔子玄学化。如

王弼认为孔子贵无,嵇康则言孔子善于养生。其实,

即便是攻击礼法之士的玄学家也重视儒家观念,阮

籍说“尊卑有分,上下有等,谓之礼”,嵇康在家中提

倡儒家道德,说“不须作小小卑恭,当大谦让;不须

作小小廉耻,当全大让”。嵇康、吕安被杀,向秀入

京为官。司马昭当时这样问他,“听说你有隐士之

志,为什么到这里来?”向秀回答,“隐者只是有所不

为之士,与儒家圣人之心相距甚远,没有什么值得羡

慕的。”这个应答的确反映了向秀对儒学名教的看

法。向秀把人的心智情欲乃至社会伦理道德都归结

为“天理自然”。这里,他所谓“自然”意味着理或天

理的自然法则。人有情有欲,出于自然法则,不过需

—1—

“节之以礼”;礼出于人伦,人伦也源于自然法则。

这些,正是对儒学名教的充分肯定。郭象是玄学思

潮的最后总结者,他综合以前玄学家们关于名教与

自然的争论,最终完全同一名教与自然。郭象否定

了有超越于万物存在之上的“道”、“无”,存在是“自

然而然”、自己这样,没有使之然者。社会就是自

然,自为就是无为,"庙堂之上"就是"山林之中",伦

理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合一,是郭象融合儒、道的方法

论的主要特征。

魏正始年间,统治阶级中的两大政治集团的斗

争进入了白热化时期。这一斗争的结果是司马氏集

团翦灭了曹魏集团而赢得了胜利,从而开始了实际

上由司马氏集团操纵曹魏政权的时期。阮籍、嵇康

等人原是曹魏集团中的一些正直之士,他们反对司

马氏集团利用虚伪的儒家名教来杀戮异己、篡夺曹

魏政权的活动。阮籍、嵇康的精神风貌就是在与司

马氏集团斗争中形成的,他们玄学思想就是他们在

反对司马氏集团斗争中的思想产物。当司马氏代魏

之后,又需要用儒家来维护统治,所以才出现了郭象

对儒和道的统一。这样在道的名义之下统一了二

者。从上可见,这是一个从弃儒用道向在道的名义

下用儒的统治思想的转变。

二、佛与玄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主要的哲学思潮是玄学与

佛学。佛学属于外来的文化,它在中国的传播首先

要中国化,这在魏晋时期主要表现为与玄学的合流。

玄学本来是属于道家的,因此有学者称其为新道家。

而玄学的兴起,与两汉儒学的发展方向有很大的关

系,它基本上是由批判儒家的伦理主义与两汉的神

学目的论而引发的,而所使用的思想武器就是道家

的追求个体自由的精神。以孔子为圣人,这是当时

社会的普遍看法,玄学家们也并不否认这一点,而

且,许多玄学家为《论语》作过注,特别是何晏的《论

语集解》,更为后世所推崇。最为重要的一点是,

“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玄学家们所争论的

比较关键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对儒道

关系问题的解答。

东晋和南朝的大部分皇帝,都是提倡佛教的,到

梁武帝萧衍时达到了顶点。萧衍总结了政权动荡的

原因后说:“建国君民,立教为首”,寻找适合其利益

的意识形态。萧衍一面大力提倡儒家以维护纲纪,

一面又著书立说,宣扬佛教。据《梁书·本纪》记

载,萧衍“笃信佛教,制《涅》、《大品》、《三慧》诸

经,累数百卷,所览余闲,即于重云殿及同泰寺讲学,

名僧硕学,四部听众,常万余人。”主持编修了五千

多卷译注经。萧衍还三次舍身同泰寺,由群臣用重

金赎回,把佛教抬到了与孔子同样的高度。这种舍

身行动,还有沈约等世家参加,形成一股逆流。

经过统治阶级的极力提倡,南朝佛教空前兴盛

起来。桓云说:“京师竟其奢淫,荣观纷于朝市,天

府为之倾,名器为之秽黩。避役钟于白黑,乃至一县

数千,猥成屯落。”一县有数千之众,这还只是在东

晋,萧衍时期,国家财力确到了"天府为之倾"的境

地,一次赎身,就达一亿。

寺院经济的强大,削弱了封建国家控制的人口

和土地,不利于封建统治,造成国库财富空虚。封建

国家也多次禁断佛教,限制其无限制发展,其中以北

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周世宗三次规模最大。

太武帝崇信道教,听了大臣崔浩的意见,严厉灭

佛。“后魏时,太武帝四征长安,以沙门多违佛律,

群聚秽乱,乃诏有司,尽坑杀之,焚破佛像,长安僧

徒,一时诛灭。自余征镇,豫闻诏书,之匿得免者十

一二。”这次打击,佛教损失惨重,只是由于达官贵

人们的包庇,僧侣才没被杀光。但结果怎样呢?除

了太武帝以外,北魏诸帝都是信佛的,到了他儿子手

上,又开始恢复佛教的势力。太武帝时,平城仅有寺

院约百所,四方6478所,僧尼共计77258人,势力并

不很大。半个世纪以后,宣武帝时,北魏就有寺院

13727所,翻了一番。魏末,洛阳一地就有寺一千余

所,全国三万余年,共有僧尼达二百万人。而当时整

个人口不足二千万。太武帝灭佛本身和寺院经济的

庞大力量,恰好说明了佛教在北魏的巨大势力。

魏末到东魏和西魏,经过战乱,佛教的势力虽然

受到打击,但动乱从另一方面又加强了佛教的扩张。

北周武帝在继续进行了一系列巩固封建国家的改革

中,宣布再次禁断佛教,这次解放了三百万人。

以上两次灭佛事件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太

武帝以后佛教势力猛增,超过了原来几倍。周武帝

灭佛以后,杨坚称帝的第一年,就“普诏天下,任听

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而京师及并州、洛州

等大都邑,并官写一切经,置于寺内,而又别写,藏于

秘阁。天下之人,从风而靡,民间佛经,多于六经百

十倍。”试想,佛教不适合中国的情况,保持印度的

面目,怎么会以连绵不断的声势,不断高涨地存在数

百年,并且历经统治阶级大规模的禁毁命令而不绝?

这就说明了佛教反映了善良群众的痛苦愿望,在魏

晋以后中国化了。

西晋灭亡,晋室东迁,建立东晋政权以后,一度

成为显学,出现了佛、儒、玄三家合流的倾向。从表

面上看,佛学与玄学难以相容,因为佛学属于宗教神

—2—

学,玄学是当时的一种哲学思潮,不是一种宗教。但

奇妙的是二者的哲学内核却几乎是一致的。佛学以

“空无”为本,玄学则力倡“虚无”,正是基于“无”的

这种共性,在佛、玄之间派生出许多相通、相似的东

西,甚至是相同的东西。这说明,佛与玄原本是可以

相通相容的。

玄学的主要思想,就是讲“体”和“用”的关系。

以“无”为体,以现象世界为用是占主导的流派。佛

学传入中国以后,首先的问题是如何解释“佛”等问

题。佛学是以“空”为核心歪曲现象世界,因此二者

在唯心主义本体论上有契合的可能。

东晋时期,影响最大的道安和尚首创了“本无”

一派,以绝对的“无”解释佛教的经义。他说:“执道

御有,卑高有差,此有为之域身。非据真如,游法性,

冥然无名者,智度之奥室也。”真如法性的根本,就

是这种存在但却讲不出来的“无”,它与作为现象的

存,“卑高”亦即体用不同。道安的高徒慧远也主张

“至极以不变为性,得道以体极为宗”,认为本体

(极)是永恒(不变)的法性,同道安的学说并没有根

本的不同。

玄学与佛学的合流,开始于魏,极盛于东晋。这

一时期的佛学家,不仅通读佛教的经典,同时也是玄

学家。如慧远本人就“博综大艺,尤善庄、老”,支道

林与殷浩,刘恢道玄学家“并为一代名流,皆著尘外

之狎”

这一时期,玄学与佛学虽然合流,但仍保持了自

己的特点。佛教僧侣始终是号召出世的,并意识到

佛经与老庄有潜在的不同。慧远幼年受的是儒家正

统教育,却在学习了《般若经》以后,公开抛弃了儒

家,“儒道九流,皆糠糟耳”,玄学“对天独绝之教,不

变之宗,固不得同年而语其优劣,亦已明矣。”道安

不准徒弟比附玄学,但没有更进一步的发挥。

佛教来华至魏晋时代始盛,与中国当时流行之

玄学思想产生相互之影响。由于玄学问题与佛学问

题有根本上之差异,因而“格义”情形成为魏晋佛学

之普遍现象。“格义”不仅为名相之比配,亦包含观

念之比拟。玄学探讨问题之重点在认识论,找出玄

论思辨之核心议题。关于佛学,当时般若学分立之

主要三宗,本无、即色、心无三宗之分派,偏说有或偏

说无,重在入道之门上明立宗之不同。佛门释子从

养心之工夫上针砭玄学之病,深化了玄学思辨之内

容与方向。儒释之冲突与玄释之交锋主要是关于

“有”、“无”问题之讨论,格义佛学之变化转折,与玄

学渐行渐远,始有独立之宗教生命,然老庄思想对佛

教之影响仍然深远。

总的来说,玄学是当时知识分子跳出传统思维

方式(修齐治平)的产物,对宇宙、社会、人生所作的

哲学反思,以在正统的儒家信仰发生严重危机后,为

士大夫重新寻找精神家园。南北朝时,佛教以玄学

语言阐述佛理,玄学家也有以谈佛理见长者,玄佛合

理。东晋后,玄学已与佛学合流,做为一种时代思潮

的玄学也就“笑渐不闻声渐悄”了。

参考文献:

[1]晋书·王衍传[Z].

[2]与山巨源绝交书[Z].

[3]难自然好学论[Z].

[4]晋书·郭象传[Z].

[5]隋书·卷三十五·经籍志[Z].

—3—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