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长鸣:老北京规矩

 梁园处士 2017-02-18

吕长鸣:老北京规矩

 

【老北京规矩3】开口说话先称呼,使用您怹有讲究

-------
 
开口说话先称呼,使用您怹有讲究
 
2014年10月11日
 
---------
 
老北京人教育孩子从小要学会叫人,老北京人自己也是这样做的。老北京人在与对方说话时,开口后的第一句必然是称呼对方。或大爷、或大妈、或大哥、或大姐,即使对方比自己的年龄小,甚至就是个孩子,也绝对不会不称呼对方直接说话。要称呼:这位同学,麻烦你一下,这儿附近有卖汽水的吗?
 
老北京人自己开口便称呼对方,所以也很讨厌对方开口时以“哎”字代替称呼。如果您和一位老北京人说话,张口先是“哎”的话,对方很可能不理睬你,您要是不知趣儿,还接着说的话,对方很可能会告诉你:这儿没姓“哎”的,您上哪儿边找找去。
 
能不能做到说话一开口先称呼对方,是老北京人判断这个人从小有没有家教、个人有没有教养的一条重要标准。
 
说到称呼,就想到了老北京人对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尊称了。
 
老北京人将“你”说成“您”,估计全国人都知道。有些人可能认为,这很简单,只要说话时注意点就可以了。实际上说话时使用“您”来称呼对方也是有点讲究的。
 
使用“您”字称呼对方:
 
一是对长辈必须要使用“您”,即使这位长辈的年龄小于自己,也必须使用“您”字。对平辈中年龄大于自己的兄长也必须使用“您”字
 
二是对尊者、对上级领导应该使用“您”字,即使这位尊者、上级领导的年龄小于自己。
 
三是对下级中年长于自己的人也应该使用“您”字。对家族的晚辈中,如果对方年龄很大,年长自己很多的小辈人也可以使用“您”字。
 
四是在与不熟悉的外人交谈时,一般都要使用“您”字。
 
日常生活中可以不使用“您”字的情况有:
 
一是平日里双方很熟,且年龄相差不多,可不使用“您”字。
 
二是对晚辈、下级的青年人可不使用“您”字。
 
三是对自己从内心就厌烦的人,并且不想掩饰自己这种情绪的时候,无论对方年纪大小都可以不使用“您”字。
 
使用“您”字是尊重对方,但有时也有例外。
 
一是两个人年龄相仿,关系很熟,日常说话时已经不使用“您”字相称了,如果突然对方使用“您”字来称呼你的话,您就应该注意了,对方很可能对你有点看法了。假如二人为一件事互相争辩起来,这时对方说了一句:得了,不争了,您说得对,我按您说的办不就结了。对方在这时说出的“您”字绝不是尊重你,而是对方心中已经生厌,利用这个“您”字来稍稍宣泄一下。
 
二是有时使用“您”字是对方在调侃你。如前面说的,老北京人在回答不懂礼貌人的时候,很可能要使用“您”字,这时的“您”字,毫无尊重之意,纯属在戏耍你。所以您在和老北京人谈话聊天时,一定要注意“您”字使用的环境。
 
“怹”字恐怕只有北京人使用。实际上关于“怹”的使用很简单,就是二人谈话时,涉及到第三人称,需用“他”字的时候,由于“他”是长辈、是尊者,于是便不使用“他”字,改用“怹”字称呼第三方了。
 
如二人相见聊天,涉及到了双方的父母,那就一定要说:怹老人家最近身体怎么样啊?涉及到长者、尊者,也要使用“怹”。如说到自己的老师时:昨天我见着赵老师了,怹还那儿样,身体挺好,没什么变化。
 
老北京人在和对方谈话时,很注意使用“您”字和“怹”字,所以老北京人也特别注意对方是否使用这两个字。实事求是的讲,对对方是否使用“怹”字的敏感度还差一些,但是对“您”字的使用那可是“相当”的敏感。如果二人谈话聊天时,对方应该使用“您”字,但一直不使用的话,作为老北京人的一方,心里是很不痛快的。如果碰巧双方家庭成员都很熟悉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在与这个人父母相见时要告上一状:这个孩子不学好,刚挣了几个钱啊,连话都不会说了。
 
使用“您”字、“怹”字看似很复杂,实际上由于从小在这种语言运用的环境里长大的,家长的言教,周边人的身教,久而久之,形成了条件反射,便会很自然地运用“您”字和“怹”字了。
 
----------

【老北京规矩4】问路时,双方须遵循的礼节习俗


 

--------
 
向人问路时,双方须遵循的礼节习俗
2011年09月03日
 
--------------
 
在京味小说《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只见过了邓家庄,人烟渐少,那时正是收庄稼的时候,一望无际都是些蔓草荒烟,无处可问。走了里许,好容易看见路南头远远的一个小村落,村外一个大场院,堆着大高的粮食,一簇人像是在那里扬场呢。喜得他(安骥)一催驴儿,奔到跟前,便开口问道:‘那里是东庄儿啊?’只见那场院边有三五个庄家坐着歇乏,内中一个年轻的转问他道:‘你是问道儿的吗?’ 公子道:‘正是。’那人说:‘问道儿,下驴来问啊!’公子听了,这才下了驴。那少年道:‘你要找东庄儿,一直的往西去就找着了。’公子道:‘东庄儿怎么倒往西去呢?’内中一个老头儿说道:‘你何苦要他作甚么!’因告诉公子道:‘这里没个东庄儿,你照直的往东去八里地,就是青云堡,到那里问去。’”
 
这一段写得很有意思:安公子寻找东庄,向路边的“庄家”打听如何走。由于安公子自幼没有外出过,虽也读过书,是个秀才,但是社会上的礼节习俗不清楚,所以在问路时,依旧骑在驴上。对方看到安公子没有下驴问路,认为对方不尊重自己,便指“瞎道儿”,明明应该往东走,却告诉安公子向西走。幸好另外一位“庄户”很朴实,及时的告诉了实际方向。避免安公子跑“瞎道”。
 
 这段描述涉及到的是一个被老北京人认为很重要的礼节习俗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外出到一个自己不熟悉地方,这就会出现迷路或找不到某一个地方的问题。在这时,向当地人问问路,请对方帮助指明一下是再正常不过的。但是我们在问路的时候,必须要充分地尊重对方,要表现出诚意来。
 
按照目前的社会情况,您外出肯定是骑车或开车。当您问路时,首先要从车上下来,不能双腿跨在自行车上,或摇下车窗,坐在汽车里问路。由于向对方问路,实际是打搅了对方,给对方添麻烦,所以一开口,就应该先向对方表示歉意。如“大爷,麻烦您一下,向您问个路”、“大妈,很不好意思,打扰您了。向您问个路”等等。当对方给自己指明了道路的方向之后,一定要再谢谢对方,然后离去。
   
问路人应该讲礼,被问路人也应讲礼。
   
当别人很客气地向自己问路时,必须要尽自己所知,详尽的告知对方。特别是外乡人前来向您问路时,即使自己的确不清楚对方所问的问题,但由于自己是当地人,肯定比对方要熟悉当地的各种情况,特别是面对外地朋友,您应尽地主之谊,所以要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帮助对方找到能够问清道路方向的方法,千万不要一推了之。如果是在城市里,由于街巷纵横交错,不好辨识,所以如有笔纸,可以为对方画个简图。甚至在自己方便的情况下,将对方送到要去的地方。
   
如果我们遇到的问路人不懂礼貌,我觉得也千万不要蒙对方,因为对方既然向您问路,肯定有需要处理的事情,您如果蒙了他,真要是对方有急事儿,因为您的原因耽误了事情,这是大家都不愿意见到的结果。另外,对方不懂得礼节习俗,是对方的整体素质低;您要是因为对方不懂礼貌而蒙骗对方的话,您的素质也就降低了。当然了,在遇到这种人的时候,在告诉了正确的路线后,如果时间允许、环境适宜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善意地告知对方在问路时的礼节习俗,使对方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
   
我记得前些年北京市曾经有个口号:在中国人面前,我是北京;在外国人面前。我是中国。这个口号说得确实不错,如果一位当地人得罪了外地、外国朋友,对方会将“罪名”扣在这个地区、这个国家的“头上”。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在外地人、外国人的眼里,就是这个地区、这个国家的文化体现,就是这个地区、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
   
现在的口号很多,但大部分口号只要事儿一过,大家都记不住口号的内容了。但是这个口号我却记住了,并一直努力地按照这个口号所提倡的做。不过这个挺好的口号现在似乎已经不提了,不知又“创新”了其他一些什么口号。
 
-------- 

【老北京规矩5】修身可以晚睡,齐家必须早起


 

----------
 
修身可以晚睡,齐家必须早起
 
2014年09月
 
--------
 
老北京人的诸多规矩中,有一条是要求子女必须做到的,那就是早睡早起,决不能睡懒觉。
 
早睡早起对身体到底是有益处,还是有害处那是养生学的话题,这需要有关方面的专家来论证。老北京人不允许孩子早上睡懒觉,则是从修身、齐家这个角度来要求的。
 
老北京人总是说:早上能够早早起来的孩子,是有出息的孩子,这个家庭也就有了更加发达的希望;早上不起来,赖在被窝里睡懒觉的孩子,是没有出息的表现,这个家庭也就缺乏发达兴旺的基础了。
 
中国古时很多启蒙教育课本中都有类似这方面的教育内容:《朱伯庐治家格言》中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的句子;《朱子童蒙须知》中写道:“凡子弟。须要早起晏眠”。“晏眠”是晚睡的意思,但这个晚睡肯定不能是因为看电视、打游戏晚睡,只能是因为学习晚睡。历史名人曾国藩的齐家思想中,有关早起的记录很多。曾国藩的居家应遵守的“八本”中有:“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修身十二款中有“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曾国藩自己就认为:看一个家族是否有兴旺之气,能否早起是最基本的一条。
 
对应该早睡早起的道理似乎谁都明白,但是在现在社会中,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两个潜在的不正确的想法:一个错误的想法是,晚睡似乎是一种时尚,他们似乎觉得早睡早起属于蓝领劳动者,是苦力,而晚上如夜游神一样到处乱窜,早上赖在被窝中不起的人才是白领阶层,才是脑力劳动者。还有一个潜在的错误想法就是,晚睡晚起是富贵家庭的一种表现,这才显示出自己的贵族身份;早睡早起则是普通家庭的表现,是一种平民阶层的表现。实际上这两种看法都是极其错误的。一个家庭中,如果孩子有这种想法,那这个孩子不会有大的出息;如果家长有这种想法,不但影响了自己孩子的发展,甚至毁了家庭的未来。
 
为什么说这两种潜在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中国自古以来,越是大户人家、世族家庭,越是要求孩子早睡早起,越是小门小户、贫困家庭,在这方面对孩子要求的则不严。
 
中国的古人是这样要求,也是这样做的。我们觉得皇帝是天子,没人敢管,可以足足的睡懒觉,但实际上中国绝大多数的皇帝都是要早睡早起的,因为皇帝上早朝的时间是卯时,也就是早上5点。我们觉得皇帝的孩子是含着金勺子下生的,是可以睡懒觉的,其实不然,大清国的皇子们,都需要卯时起床学习。所以纵看清朝历史,废物皇子有,但绝大多数都还是较勤勉的。皇家如此,贵族家庭也是同样。《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没结婚时是金陵王家的千金小姐,结婚后是宁国公的儿媳,应该是真正的贵族女子了,但是王熙凤每天都是卯时在府中“点卯”,安排一天的工作。
 
当然,4、5点钟起床是很难受的,但是如果坚持下来,习惯也就成自然了。曾国藩曾讲过自己小时候为了养成早起习惯的做法:“于窗前置一铜盆,又以线系秤锤,悬于铜盆之上,更点香一支,系于线上,与线交叉做十字形。其香点至交叉处,则线断锤落,铜盆铿然作声,公乃一惊自醒。每晨如是,行之一月,已成习惯,无声自惊,不惊自醒。”
 
看来老北京人要求孩子早睡早起的做法与这些先贤的修身、齐家的思想是一致的。
 
我们必须自己、并且要求我们的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因为这是关系到“修身”的问题,是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有出息的重要标准;是关系到“齐家”的问题,是判断一个家庭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准。我们可以晚睡,但晚睡必须是读书学习,是在进行“修身”,否则就得早早休息,并且即使是因为学习晚睡,第二天也必须早起。一句话:修身可以晚睡,齐家必须早起。
 
---------

【老北京规矩6】夜间不晾衣物,脏水用过倒掉


 

-------
 
夜间不晾衣服,脏水用过倒掉
 
----------
 
老北京人有这样一个规矩,虽然这个规矩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了,但是在年纪大的人的心里,这条规矩一直都在坚守,因为坚守这条规矩的目的就是为了家庭成员,特别是为了孩子的平安。
 
这条规矩是:白天晾晒的衣物到了傍晚,也就是太阳下山之前必须要收起来,以避免这些衣物晚上被月光和星光照到。如果衣物如没有晾干,那也应该在傍晚收起来,第二天再挂出去晾晒。在自家阳台上晾晒的衣物,如果阳台是全封闭的,可以不收起来,但必须要用窗帘挡住月光、星光,没有窗帘的,晾晒的衣服也应该收起来。如果确实在傍晚忘了收起晾晒的衣物,那么在月光、星光之下把衣服收起来后,即使衣物已经晾干了,也不能直接放到衣柜里,必须要在第二天重新在太阳下晾晒后,再收回来放入衣柜。
 
这条规矩应该说至少在明朝就已经在北京地区流行了。《帝京景物略》里就有这条规矩的记载。书上是这样写的:“夜不以小儿女衣置星月下,曰:女怕花星照,儿怕贼星照。亦不置洗濯余水,为夜游神饮马也,曰:不当价。”
 
这是什么意思呢?听老人讲:月亮属阴,晾晒的衣物被月光照一宿,阴气过重,穿在身上会生病;星星很多,这里有好的星星,也有坏的星星,如贼星、花星等。被这些不好的星星照过的衣服,这些星星的不良嗜好就会附着在衣物上,就会附着到穿衣人的身上,影响穿衣人的行为。不过还好,所有的邪祟都是怕见阳光的,被月光、星光照过的衣物,在太阳下重新晾晒后就没有问题了。
 
有人肯定会说:这条规矩纯属迷信。实际上我们的古人留下的很多规矩中,按照现在人的判断思维都有些“迷信色彩”,但是这些规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为的是教育人必须有敬畏之心。所以我个人觉得,对这些规矩,我们应该从积极的方面去理解,找寻其合理性。
 
衣服在夜间晾晒,空气湿度大,对衣服的存放不利;各种昆虫有可能会钻到衣服中躲藏起来;夜间行人少,起风之时,衣服被刮到地上;女同志的衣服挂在外边,可能还会引起一些猥琐之人的非分之想;……,等等可能都有。所以晚上将晾晒的衣物收起来还是应该的。特别是女同志和儿童的衣服,多娇贵之物做成,夜间更应该收起来。
 
年轻人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上不怕天皇,下不怕龙王,在大自然中我就是老大,毫无敬畏之心,所以对这些传统文化中的老规矩就是不相信,就不这样做。我觉得:即使您真是天下“老大”,即使您真是这样想的,但是,当家中的老人坚守这个规矩的时候,您也应该理解,老人之所以这样做的出发点不是宣传迷信,而是对家庭成员、对孩子的爱。
 
越说不要信迷信,我又再说一条更有点神话色彩的规矩。
 
上面引用的《帝京景物略》记载中还有这样一段:“亦不置洗濯余水,为夜游神饮马也,曰:不当价。”这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白天洗过衣服的水(我理解还应该包括厨房中洗碗、洗菜的水)必须要倒掉,不要过夜。因为玉皇大帝每天晚上都要派夜游神到各方巡视,夜游神是骑着马巡视人间的,您的这些脏水如果让路过的夜游神先生骑的马喝了,那可就是个罪过啊。
 
我们还是要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古人留下的这一条规矩。白天用过的脏水存放一宿很有可能变质,会发出异味的,肯定会影响室内的环境卫生,污浊空气,所以到了晚上,凡是白天用过的“洗濯余水”,还是及时的倒掉为好。
 
-------

【老北京规矩7】 老北京没有“京骂”


 

----------
 
老北京没有“京骂”
 
2012年07月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一种叫骂声成为了北京城的代表声音,这就是很多媒体上都提到的所谓“京骂”。
 
 “京骂”这个词看来很时髦,甚至连“百度百科”中都已经将“京骂”作为一个专门词汇收入进去了。“百度百科”中对于“京骂”的具体解释是:“相关事件,男性使用此词的频率明显多于女性。因北京人对此词的使用频率较高,特别是在足球场上发生过数次集体叫骂傻x事件,以及北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地位,此词被中国的媒体称为‘京骂’。”
 
现在全国各地都知道了“京骂”,不但在北京城里的特定场合中能够听到“京骂”,在外地的一些特定的场合上,也已经“大胆引进”了“京骂“。如此传播速度、范围,使得全国各地的民众由此而引申出来对北京人的印象是:北京人很能骂人,张嘴全是脏字。
 
这种认识似乎被说的有点儿道理,但是从老北京的规矩来讲就不正确了,应该是对北京人,特别是对老北京人的一种误解。
 
老北京人相互之间的交往是很讲文明的,很讲规矩的。朋友之间不用说,张口、闭口都是尊称,绝对不会相互使用脏字;即使两人交恶,争吵起来时也很少有恶语相对的。这种规矩不但社会上有些身份的人如此,即使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中,也很少听到骂人的脏话。这种绝大多数北京人都能够遵循的文明规矩,在老北京的历史上就是如此,《清裨类钞》中就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都人忌骂,舆夫走卒之酬对,亦绝少江南恶口吻。”
 
老北京人不骂人的习惯应该说是从小养成的。老北京人的家中规矩极大,孩子从小是绝对不允许骂人的,说话中一个脏字都不允许带,否则的话会被老家儿斥责,甚至于挨揍。老北京的孩子不但在家中能遵循这个规矩,在社会上也能够遵循不骂人的规矩。孩子们之间,骂人的孩子会被大家归于“坏孩子”之列,小伙伴们会“敬而远之”,因为每个家长都会禁止自己的孩子和“坏孩子”一起玩的。如果哪个孩子在街上骂人,被其他长辈听到的话,便会遭到斥责。即使互不认识、只是过路的长辈,在听到孩子口带脏字的时候也会训斥一番。那时的家长得知此事,绝对会感谢对方的。
 
老北京人不但不允许孩子骂人,甚至连一些被现在人认为是老北京话的,所谓的老北京土语词汇也不允许孩子使用。如现在一些有关老北京土语的文章中经常提到的“苍果”、“尖果”、“盘亮”、“一方(钱)”、“一吨(钱)”等等词汇,(实际上这些词汇属于“春典”词汇,并不是老北京土语的词汇)老北京人是不允许孩子使用的。现在有一些电视剧中,老北京的孩子张口闭口都是些'炉灰渣子',都是春典词汇,这可能是作者同志想充分体现自已做为北京人,所反映出的老北京的“乡土气息”,但是这也正暴露了作者同志对老北京、对老北京人、对老北京人的孩子根本不了解。这种作品实际是对老北京、对老北京人、对老北京人的孩子形象的贬损。
 
多说一句,老北京人不骂人,但是老北京人会“损人”,所以有些人讲:老北京人骂人不带脏字。不过您得记住了,老北京人“损人”一般都是在对方无理后才开始的,绝不会好么秧的损人。当然,好朋友之间有时相互直接“开损”,但那只是相互之间开玩笑而已,并且还多是以自嘲自己来“贬损”对方。
 
老北京人不骂人,但您千万不要觉得老北京人没有“脾气”,《清裨类钞》还记载:都人“而于辱及祖宗父母之谩辞,尤深恶而痛嫉之苟有犯者,立攘臂与斗,甚且白刃相加,决诸生死。”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老北京人不惹事儿,但并不怕事儿。您嘴里出“炉灰渣子”,我赶紧躲开;但您要是敢侮辱我的“祖宗父母”,那可真是对不起了,我敢和你“白刃相加,决诸生死”。看来老北京人虽然很讲文明,讲规矩,但身上确有燕赵遗风,为家族父母的尊严敢于“匕首见”。真是“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并”。
 
 “京骂”不属于老北京,也不应该属于北京人。至于那些虽出生于北京,自认为自己身份高贵,生来高人一等的所谓北京人,认为老北京人就应该会骂人,甚至还以“暴脏口”作为自已身份的显示,那就什么话都別说了。
 
--------

【北京老规矩8】三天为请,两天为叫,当天为提了


 

-----
 
三天为请,两天为叫,当天为提了(dilou滴漏)

2010年05月06日
 
----------
 
一般来讲,一个人准备宴请他人或请朋友聚会,邀请人应提前确定好聚会宴请的时间、地点,并在宴请聚会日的三天前,向被邀请人正式发出邀请,请对方前来参加宴请聚会。
 
北京地区在请客吃饭上有句老话:“三天为请,两天为叫,当天为提了”。意思就是说请人吃饭,必须提前三天通知对方,这是对被邀请人的尊重,是诚心实意地“请”人来吃饭;如果提前两天通知对方,这是“叫”人来吃饭,有些随意了,欠尊重,不是真心相请;如果宴请当日再去通知对方,这就是“提了(dilou滴漏)”了,也就是说邀请者缺乏请客的诚意。潜台词还有邀请者自视高人一等,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了,把对方当作自己的一件物品,随意提来提去,对被邀请人缺乏最起码的人格尊重。
 
按照时下北京城的习惯做法,提前通知被邀请人的宴请,应是较正式的宴请,也就是一些大的喜庆之事。这种请客的规矩不包括下班后、礼拜天与单位的同仁或朋友的较简单聚会。
 
正式的宴请,主家儿应在三天之前通知邀请的人。对一些重要的宴请,如婚礼宴请,时间还应长一些。北京城的婚礼邀请,一般应在婚礼正日子前的一个月左右通知被邀请人。邀请的方式按照北京的老礼儿,主人应写请柬,或亲自送去,或派人送去,以示郑重。《旧京琐记》中提到:老北京地区“有喜庆事,亦必主人或其子弟亲诣亲友家一一请之,非是则不敬”。这就是说,北京地区邀请他人参加重要的喜庆典礼宴请的请柬,邀请人必须要亲自送到被邀请人家中,
 
虽然现代社会的请客方式可以灵活一些,当面邀请或电话邀请均可,但是遇有“喜庆事”时,对重要的客人还是应该写有请柬,并且应该亲自将请柬送去。如本人确有不便,委托他人送去,也应提前给被邀请人打一个电话,说明理由,使被邀请的人感到您的诚意。这种重要的宴请,一般在宴请的正日子前三天还应再打电话通知一下,以示您对被邀请人的尊重和您希望对方能够屈驾前来赴宴的心情。
 
宴请当天您现去请人赴宴确实不礼貌。同时被邀请人也会挑眼,会以各种理由推辞,即使迫于情面表面答应您了,但到了宴请时间也有可能找理由不来了。所以说如果某次宴请,您真的忘记了提前请某位朋友,那么最好在宴请的当日就不要再去通知对方了,否则的话,您这是给对方送难为,送尴尬;并且对方如果真不来的话,您也不好收场儿。由此二人之间还可能产生隔阂。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宴请过后,您再找个时间单请对方一次,吃饭的过程中,可将这事挑明,赔礼道歉;也可以不提此事,估计对方应该心知肚明。
 
这种请客规矩既可以体现主家儿对被邀请人的尊重,又能使对方提前安排好时间,保证按时赴约。同时也可以为自己留出充分的时间做好宴请的准备工作。
 
这种请客的规矩除北京以外,有些地区也有这种请客的习俗,但是这个规矩到底起源于何时、起源于何地已经无法考证了,查了查一些记载风俗人情的老书,只在大清朝袁枚的《随园食单》里看到过类似的记载:“凡人请客,相约于三日之前,自有功夫平章百味”。袁枚这句话的意思,说的是邀请客人吃饭,作为主人必须要与被邀请人“相约三日之前”,在得到对方的应允后,自己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做好请客时的各项准备工作,“平章百味”。虽然袁枚所说的不是请人赴宴必须要在三天之前通知,但想一想,您请别人赴宴,自己都要提前三天做好准备,那么被邀请人更应该提前得到通知,以使对方做好赴宴的准备。
 
-----------

【老北京规矩9】见人必打招呼,打小学会“叫人”


 

---------
 
见人必打招呼,打小学会“叫人”
 
2013年09月07日
 
--------
 
北京人见面时必须要相互打招呼,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规矩。
 
这种规矩是打小养成的。
 
老北京的孩子打小必须学会“叫人”。家家父母在教育孩子这方面的礼节上都很注意。因为自己家里的孩子,见到长辈时能否主动的“叫人”,既体现了这个孩子的教养,也反映了这个家庭的文明程度。
 
有的人说,让孩子主动“叫人”就是为了给大人脸上添彩的事,与孩子没有多大的关系。老北京人可不这样看。孩子主动“叫人”不单是父母脸上有无光彩的事,它体现的是这个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孩子父母的教育是否成功,并且还体现了这个家庭的“文化礼节基因的遗传”。孩子能主动“叫人”,街坊邻居会觉得:这家人讲礼儿,所以人家的老辈肯定是户正经人家,这样家庭的后人也错不了。孩子不能主动地“叫人”,街坊邻居会说:这家人没礼儿,老辈子还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由于从小养成了这个习惯,所以老北京成年人之间见面也都很热情地打招呼。成年人之间相互打招呼也有一些讲究。
 
晚辈见长辈见面时肯定是晚辈先打招呼,这个不用说了。平辈之间见面,年龄小的必须要主动与长者打招呼。如果两人见面时,晚辈当时嘴确实被“占”着呢,那也必须要赶快“腾”出来,先打招呼再干其他的事儿。当然,长辈、长者或尊者在见到小辈时,如果小辈当时正忙其他,确实没有看到您过来的话,长辈、长者或尊者也可以主动地与小辈打招呼,以示关心,小辈在此时必须要主动向长辈表示歉意。
 
当年街坊邻居之间相互打招呼的用词不像现在这样,总是使用“你好”这样的官方规范用词。这个现代打招呼用词从面上看着很礼貌,很文明,但是内中却是冷冰冰的。老北京人相互打招呼是根据时间、地点来确定打招呼的用语。称谓之后,多说“您起的够早的”、“您遛弯回来了”、“您上班去,路上慢点”、“吃了吗您?没吃过来一块儿吃点儿”、“您这是上哪去?有空儿您就进来坐坐”、“您回来啦,够晚的,赶快回家歇歇吧”等等,一些关系极好的兄弟,还会调侃几句。这些打招呼用语的里面充满了亲情。
 
多说一句。据说现代育儿的教育理论中,是反对大人让孩子“叫人”这种做法的。认为孩子“不叫人”是自我保护意识的体现,您非要让孩子“叫人”,会丧失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我不敢评价这种现代育儿理论的对与错,但总觉得,这种说法和“‘孔融让梨我不让’,您要是非让孩子学习‘让梨’,那是用传统的道德观念束缚了孩子自由而真实的心灵”的说法是一样的。这种现代的育儿观念实在是太文明、太先进了,但是估计这种理论,老北京人是绝对不会接受的。
 
还是说咱们老北京的规矩。在老北京,让孩子从小学会“叫人”,是让孩子成功的走入社会的基础。两人见面时互打招呼,是人与人交往必须具备的起码礼节。在老北京,孩子不“叫人”,相互不打招呼是不可理喻的,是极不礼貌的表现,并且极容易使双方产生误解。这种事情的发生,往小了说,会影响街坊邻居的相互和睦关系,往大了说,这可能会影响社会的和谐。
 
-----------

【老北京规矩10】一递一接,尽显修养


 

----------
 
一递一接,尽显修养
 
2010年05月17日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将一个东西递给他人的事儿,时时都会发生。在家中,我们会给家人递茶、递报纸;在会客时,我们会给客人递名片、递烟;在单位,我们会给同事递文件、递写字笔等。同样,我们每天也在时时的接过别人递过来的东西。可能有的人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这件事就是一递一接的事,没有什么太多的礼节可讲。其实不然,就在这个时时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小事中,就在这一递一接中,还是有很多讲究的,处处能够显示出礼节,处处能够显示出双方的修养来。
 
老北京的礼节中,递、接东西的讲究是很多的,不过有些礼节已经过时了.按照现代人的观念,这些“礼节”的本身不是体现双方的相互尊重,是一种侮辱对方人格的“礼节”。如跪接、单腿跪地递物等等。所以这些“礼节”在大清国一灭亡,马上就被社会淘汰了,现在只能在电视剧里看到了。但是在当时民间存在的一些能够体现双方相互尊重的递、接东西的礼节依然保留了下来,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充实修改着其中的内容。这些礼节继续在社会上、家庭中使用着。
 
递物时的礼节
 
一是递物时必须用双手相递。这是出于对对方的尊重。同时必须要说一声符合当时情节的礼貌用语。如“请您喝茶”、“请您拿好”、“麻烦您了”等等。这个礼节估计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说了。
 
二是如果您是站着递物,那么递物时应稍稍弯点腰;如果您当时是坐着,那么您应该站起来将物品递给对方,如不方便站起来递物,那您也必须要欠欠身。切不可挺胸抬头或坐着不动的将东西递给对方。
 
三是递物时,如果所递的东西有明显的把手,如拐杖、茶杯等物品,必须要将有把手的一面递给对方。《礼记·曲礼上》记有:“献杖者执末”。
 
四是递物时,如果所递的物品有利刃的话,如水果刀、斧头等物件,必须将有利刃的一面向下,同时还应提醒对方“请您注意点儿”。这一点在《礼记·曲礼上》中也有记载:“进戈者前其鐏,后其刃”。 
 
五是递物时,如果所递的物品有明显的上下区别,如钢笔、筷子等物品,必须将上头的一面面向对方递过去。
 
六是所递东西如果上面有文字的话,必须要将有字的一面放在上边,并且字的方向以对方正视为准。
 
七是如果所递的东西较小,无法双手相递时,必须要用右手持物。左手虚扶将东西递给对方。
 
接物时的礼节
 
递物要讲究礼节,接物同样也讲究礼节。
 
一是当对方双手递过物品时,您必须要双手接过来。即使是您的晚辈、您的下级递过来物品时,也要如此,同时必须说一声符合当时情节的礼貌用语。如“谢谢”、“麻烦您了”等等。
 
二是当对方是站立或虽坐着、但欠身将物品递给您时,您必须要站立起来或欠身接过物品来。即使递给您物品的是您的晚辈、您的下级,您也应欠欠身,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三是对方递过来带有把手或利刃的物品时,肯定将把手或手柄部分对着您,所以当您接过来后,必须要迅速的将物品的前部或刃部转过来,不要继续对着对方。
 
四是如果对方所递的东西较小,自己无法用双手接过的时候,必须要用右手接物。左手虚扶将东西接过来。
 
五是如果对方递过来的物品对您来讲确实没有价值的话,在对方没有离开前,您也应该将该物品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切不可随意扔到一边,同时也应该说一声符合当时情节的礼貌用语。如递过来的文字材料,您要整齐的放在桌上;如递过来的名片,您应礼貌地看看,然后放好,切不可随意仍到桌上或抽屉里。 
 
礼节反映了个人素质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我们的祖先已经为我们“制定”了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礼节。我们总想自己或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名彬彬有礼的“绅士”,在社会上受到别人的尊重。您应该知道,“彬彬有礼”应体现在每一事、每一时上。套用一句时髦的话“细节决定成败”,就在这一递一接中反映出的礼节,实际也就是您的个人素质的充分体现。
 
----------

【老北京规矩11】茶七、饭八、酒十成


 

--------
 
茶七、饭八、酒十成
 
2011年12月27日
 
-----------
 
老北京人很讲究,老礼儿特别的多。就拿招待客人时,茶杯中倒入水量的多少、宴请时给客人斟酒的满浅、为客人盛米饭或粥时的多少,都有很明确的规矩。这三件待客规矩有个顺口溜,那就是:“茶七、饭八、酒十成”。
 
这个顺口溜的意思就是:给客人倒茶时,茶杯中的水以七、八成满为宜,因为老北京有句俗语是“酒满敬人,茶满送人”,您要是把茶水倒得流沿儿了,客人会认为您是在逐客;;在宴请客人时,给客人斟酒必须要斟的满满的,按老北京人讲话,杯子里的酒必须要“潎流潎流的”,“酒不满,心不实”;在给客人盛饭时,碗里的饭最多只能盛到八分满,否则客人会认为主家儿把自己看为下等人。
 
这些规矩是因何而来呢?
 
我觉得“酒十成”这句话比较好理解。因为餐桌之上,大家喝酒就是为了尽兴,这时需要的就是个性的张扬。当您手举满满一杯酒,一饮而尽的时候,那种豪爽之气便充分的显示出来;这时如果杯中的酒很少,估计您就找不到那种豪爽的感觉了。
 
 “饭八”这条规矩也较好理解。老北京人吃饭时必须要用手端着饭碗吃饭,碗里的饭盛到八分满,便于客人端碗,同时也方便客人将菜肴夹到碗中食用。这是从主家儿的角度为客人着想。实际上除此之外,还有一条重要的原因,虽然现在看来这条原因带有歧视体力劳动者的色彩。那就是老北京人认为,吃饭时,将饭碗里的饭盛得很满的人,都是当时所谓的“下等人”、“小力笨”。所以主家儿要是給客人盛饭时,把客人碗里的饭盛得十分满的话,客人会认为主家儿看不起自己,把自己当成“下等人”对待。
 
为什么倒茶必须要“浅”呢?这个规矩又是如何而来的呢?我觉得可能是这样两点原因促成了这个规矩的产生:
 
一是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认识,茶是属于寒性食品。“真茶性冷”。但是如果您在喝茶时喝的是热茶的话,则可以减少茶的“寒性”。李时珍曾说过:“真茶性冷”,但“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使人神思气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这就是说,茶虽是寒性食品,但您要是趁热喝的话,可以借人的自身火气,使寒性在体内升散,这样还可使人头脑清醒。中国古时还有一位叫李廷飞的名医也曾说过:“水入肾经”,为了保证身体不受损,“大抵饮茶宜热”。还有一位名叫陈藏器的古人也说过:“茶性苦寒”,“饮之宜热,冷则聚痰”。喝凉茶会生痰的。由此可见,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提倡饮热茶。所以待客饮茶时,为了保证客人总能喝到热茶,那就需要少添勤续,使杯中的茶水总是热的。
 
二是喝茶最讲究的是品味,中国人还特别讲究喝“前三泡茶”。因为一壶沏泡出来茶,每次续水后的口感均不一样。明朝的茶文化专家许次纾在所著的《茶疏》中,曾这样形容过自己对前三泡茶的感觉:“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则意欲尽矣。余尝与冯开之戏论茶候,以初巡为婷婷袅袅十三余,再巡为碧玉破瓜年,三巡以来,绿叶成阴矣。”头一泡茶品味出的是茶的清香鲜美,第二泡茶品味出的是茶的甘甜醇香,第三泡茶品味出的是茶的余香沁心。所以许次纾说到:饮茶时“若巨器屡巡”,“何论品尝,何知风味乎”。这也就是说,品茶时每次续水要少一点,使饮茶人能够品味出茶香来。
 
主人如此地对待客人,那么客人在朋友家做客,一般喝茶仅为品味香茗,不可大杯狂饮。当然,在十分要好的朋友家,或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另当别论。
 
这两个原因应该形成了“茶要浅”的饮茶规矩。
 
实际上,“茶要浅,酒要满”的这个规矩,在全国各地、各个民族中似乎都有这样的说法,并且日常生活中也都按照此规矩办事。看来这个规矩不单纯是老北京的规矩,应该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传统文化。
 
---------

【老北京规矩12】还煎药砂锅有讲究


 

--------
 
借煎药砂锅,不能主动还
 
2011年08月28日
 
-------
 
家中有了病人,煎熬中药时必须使用砂锅。由于煎药沙锅日常使用较少,且容易破碎,所以大多数家庭中,都没备有煎熬中药的砂锅。在自己家中有了病人,需要使用砂锅煎熬中药时,经常会到家中备有煎药砂锅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家借用一下。
 
正常来说,借了他人的东西,用过之后应该主动的、及时的还给对方,但是借用了对方煎药用的砂锅可以不主动还,因为如何还回煎药的砂锅,在老年间是有规矩可循的。这个规矩就是:借用对方的煎药砂锅,在使用完了以后,不能主动地还给对方,一定要等着对方登门来取,再还给对方。
 
不主动还给对方煎药的砂锅,主要是因为民间流行的说法是:主动还煎药砂锅是犯忌讳的。砂锅是煎药用的,您主动的将煎药的砂锅还给对方,这里就有将“病”送给对方的意思,对方会感到很不吉利。再有就是煎药的砂锅也称为“药锅”,“药”与“要”同音,所以借用他人煎药砂锅,自己使用后,您就尽管放心的将它放在家中就行了,等着对方需要的时候,让他自己来取、来要。
 
话说回来,借人家的东西,长时间的不还给人家好像有点不合适。那么,在借用对方的煎药砂锅时间过长了,自己觉得应该给对方送去了的时候,您应该在煎药砂锅里放几块糖,再给对方送去。民间认为这种做法就可以化解“送病”的忌讳。因为在给对方送还煎药砂锅时,由于药锅了放上了糖,这就意味着给对方送去的是自己希望对方幸福的情感,希望对方生活更加甜美。
 
---------

 

        作者简介:吕长鸣,文化学者,诗人,红学研究家,原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书记。著有《红楼梦里的北京土语》、《红楼不是谜》等著作,诗文集若干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