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狼的故事

 广陵子图书馆藏 2017-02-18

他从小就在山里长大,爸爸妈妈也都去世了,只剩下自己在家里,这个时候他才19岁。

他很庆幸自己生在大山里,因为大山里就像是一个聚宝盆。爸妈走后,他自己在这里也有三年了,他可以很容易的从山里找到一些药材和野味,然后拿到小镇上去换钱,拿钱来补贴家用。他最喜欢的还是小镇上的那肉烧饼,每次换来钱都会买好多。

他无意救了一条狼,狼却把他养了七年!

他也很喜欢冒险,他说每一次冒险都是有惊喜的,他会发现很多以前没有看到过的东西。就像那一次,他平生第二次遇到了狼。那是一只死狼,被猎人的夹子夹住了腿,不能动弹而被饿死了。他把狼埋了,然后把夹子带走了。他没有发现,在远处有只小狼,一直在盯着他。

然后他很平静的过了一年。第二年春天,家里没了柴火,他便想去山上捡点枯柴。当他转到一片小林子的时候, 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他顺着声音找过去,发现一只狼落在一个猎人的陷阱里,那只狼断了一只腿,已经没有站起来的力气。

他无意救了一条狼,狼却把他养了七年!

他没有多想把狼救了上来,并且带回了家。回家后他给狼包扎好了腿,然后喂给它一些换来的肉烧饼。不久,狼恢复得差不多了,他没有放它回去,好像把他看成了一条看家的狗。他每次从镇上买来的肉烧饼都会给它吃,狼好像也爱吃这个。

一个很平常的日子,他在睡觉,而狼在院子里转。突然,狼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原来,狼看到之前他捡回来的夹子。狼凶恶的跑到屋里,看着熟睡的他,露出了锋利的牙齿。这时候他醒了,看到床上的狼,吓了一跳,他大喊了一声!狼掉头就跑掉了。

他无意救了一条狼,狼却把他养了七年!

从此,他再也没有看到过这条狼,只是门口时常会有一些死掉的野兔,野鸡什么的,上面的牙印却是狼的!可能是狼给他的食物。他也时常出去找狼,可都是没有线索。

这样持续了七年,门口再也没有了狼送来的东西。直到有一天,他在去镇上的路上,看到了狼的尸体……

他无意救了一条狼,狼却把他养了七年!

我来自长白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祖辈世代生活在这个风景秀丽的村庄里,我是家族第一个大学生,也是第一个走出大山的年轻人,村子里的乡亲们大多一生 都生活在这里,大部分人还保持者原有的生活习惯,日用饮食都可以自给自足,靠着大山倒也不缺食物。我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挖参人,当然村子里面大部分男人都挖 参,采山货,靠着放山为生,在爷爷年轻的时候,村子里有一位很厉害的猎户,村民都叫他猴腚,因为他的脸很红,就像猴屁股一样,当然作为小辈是不敢这样叫他 的,一般都是长辈或者他的同辈才敢称呼他的外号,他不仅懂挖参更懂得狩猎,往往总是带枪上山,家乡流传着一句谚语:“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可能这两句话稍微夸张了一些,不过在那个年代,家乡的物产确实丰富。

兄弟两人夜遇狼群上树后,以为高枕无忧,谁知狼群将它请了出来!

很多小辈都称呼他猴大叔,因为他很凶,所以很多小辈都害怕他,他总是绷着一张脸,眼神很吓人,小娃娃一看见他都能被吓哭了,这时他总会从兜里面掏出好吃的, 递给小娃娃,也许正是因为他拥有既严肃又可爱的一面,才让很多小青年都崇拜他,尊敬他,害怕他,爷爷当时就是特别崇拜猴大叔,总想让他带着自己进山打猎, 但每次都被猴大叔那冷漠的眼神,吓得没了下文。哪敢在提起上山打猎的事情。

兄弟两人夜遇狼群上树后,以为高枕无忧,谁知狼群将它请了出来!

一次太爷爷邀请猴大叔来家里吃饭,那个年代每家杀猪都会叫上全村的人来吃肉,不仅吃着,往往吃完还带着肉走,已经成为风俗习惯了,所以基本上快到年关时就挨 家挨户的吃肉。那时候的猪都是家里散养的,肉质口感非常香,岂是现在用饲料喂出来的猪肉所能比的,当然这样的猪肉已经很难吃到了,猴大叔有个习惯,无论谁 家杀猪请他吃肉,他每次都带来一些野味,像兔子,野鸡等等,并且吃饭的时候,他也不上桌子,吩咐主人家给他弄一大碗,猪肉肥膘子,一点瘦肉都不要,然后碗 里面倒上酱油,然后就像吃面条一样吃肥肉,提拉秃噜一顿抽,一会那一大碗肉就吃干净了,吃饱了就打开自己泡的人参酒,咕咚咕咚喝起来,喝完就开开心心的走 了,临走时还不忘带点肥膘子回家。

兄弟两人夜遇狼群上树后,以为高枕无忧,谁知狼群将它请了出来!

这样一位沉默寡言,又特能吃肥肉的人,有时却又是那么和蔼可亲,很多时候他都是将小孩子吓哭,然后在给点好吃的,就像糖块,花生,瓜子,这些东西,在那个年 代这些东西真的已经是非常好的零食了。一次大叔喝多了就同村里的几个老兄弟提起了久违的往事,同时也说明了为什么不愿意带小辈的,那些崽子们上山的原因, 喝的迷迷糊糊的大叔好像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兄弟两人夜遇狼群上树后,以为高枕无忧,谁知狼群将它请了出来!

那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大叔带着自己的弟弟一起进山狩猎,为了能够多打点猎物,兄弟两个跑了几十公里,深深的雪壳子非常难走,下山时眼看就黑天了,猴大叔 担心晚上如果走不出山,可能会有危险,所以带着弟弟加快了步伐,结果天黑以后还是没能走出来,两人费力的踹着雪壳子,深一脚浅一脚,突然四周绿油油的亮起 了好多亮光,伴随着哼哼唧唧的喘息声,猴大叔一看赶紧走到弟弟身边,两人赶忙向大树靠拢,猴大叔跟弟弟说:“我们两人分别爬上树”,因为这个季节的狼群一 定是非常饥饿的,普通的方式对于它们,根本没有恐吓作用,两人都是山中上大的,很容易就爬上了树,结果狼群看两人上了树,却仍然没有退走的意思,兄弟二人 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狼群,这时有两头狼转身离开了,其他的狼仍旧虎视眈眈的看着树上的两人,过了一会,两只狼回来了,其中一只狼的背上趴着一个胖嘟嘟生物, 似狼非狼,前爪很短,这个生物被狼背来以后,眼睛一直盯着树上的两人,过了一会几头壮硕的狼围在这个小短腿生物旁边,好像在商量什么事情一样,片刻以后狼 群被分成了两排,开始不断啃着两人所爬的大树,一只狼啃一口就换下一只狼,很快两人的大树就被肯出了口子,这时猴大叔一看情况不妙,赶紧朝着狼群开枪,击 中一头狼后,只能重新装弹,但狼群仍旧有序的执行着一系列的行动,猴大哥的兄弟一看那新来的生物如此聪明,忙问大哥怎么办,猴大叔这时才想起来,这短腿生 物莫非是传说中的狈,这种生物相当于狼群中的军师,它非常聪明,平日靠着狼群供养,为狼群出谋划策,可谓十分狡诈,但此生物极其稀少,只在传说中听闻过, 猴大叔也是第一次看见,想到此处,猴大叔忙跟弟弟说道:“朝着那个小短腿的生物射击,务必先将它干掉”,可是两人开了几枪都被其他狼用身体挡住了弹道,那是小短腿生物一看情况不妙,趴在狼的身上撤退了一段距离,这样的举动让两兄弟冷汗直流,今天碰到的莫非是妖怪,这也太聪明了,眼看两人的树被狼群啃的越来越细,弹药却越来越少,两人开始慌张了,但也只能干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眼中充满了恐惧,猴大叔弟弟的那颗树稍细,眼看已经要倒了,这时弟弟怒吼着说道: “哥,你有机会就跑,我先走一步,说完就朝着树下爬去”,弟弟下到树下拼命挥舞着猎枪,但狼群像疯了一样撕咬着弟弟,片刻后就被狼群咬死了,猴大叔眼睁睁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却无能为力,也许一会自己也是同样的结局吧。

兄弟两人夜遇狼群上树后,以为高枕无忧,谁知狼群将它请了出来!

正当猴大叔心灰意冷之时,远处一点点亮光,让他再次看到了希望,村民带着火把上山寻他们来了,狼群看有人过来,只听那只狈朝着几头狼吼了几句,趴在一头狼的背上就跑了,狼群见状也跟着退走了,猴大叔来到地面,爬在弟弟血淋淋的尸体上哭泣着,哽咽着。后来回到村子里,安葬了弟弟。猴大叔却变得越加沉默寡言,随 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猎人都放下了枪,但猴大叔仍旧带着枪进山,好像在寻找着什么,其实人们知道猴大叔是想找到那只狈,为弟弟报仇,但却再也没见过,那是狈。

兄弟两人夜遇狼群上树后,以为高枕无忧,谁知狼群将它请了出来!

盘锦旧年狼事

辽宁地区自古就有狼,在1991年颁发的《辽宁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狼在兽纲中排在第一位:狼一般生活在草场、林区,领地感很强,喜欢用尿来标记 自己的领地范围。这种动物很聪明,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攻击比自己强大的人类,如果实在找不到食物,它们可能会前往人类的村庄寻找鸡、猪、羊等食物,但它十 分怕人,听到声音就会跑掉。全世界狼亚种有数十个,辽宁地区的狼当属欧亚狼,这种狼的分布极其广泛,从中国、蒙古、俄罗斯和东欧到德国、西班牙和葡萄牙, 全都有欧亚狼存在。

同样,盘锦地区以前人口稀少,又有大片的芦苇荡,水草丰美,一马平川。但西北侧距医巫闾山山脉只有几十里地,所以历史上也是野狼成灾的地方,农村周边的树 林、苇荡、草丛、沙坨子、庄稼地、壕沟、坟茔地都成了它们的保护伞。即使到了建国后,这里仍狼患不断,据老一辈人描述,一到晚间,它们就三五成群,围在一 些屯落旁,那放着绿光的眼睛如流萤般在四野闪烁,鬼火样阴森。特别是狼嚎声,传出数里,让人毛骨悚然。除了家养的禽畜遭祸害没无数,偶而有老人和小孩也常 遭暗算,乡民们总是“谈狼色变”。

盘锦作家、著名的地域文史研究员佟伟,他回忆到:1960年5月的一天,我父亲所在村的小学搞勤工俭学。当时他刚上三年级,老师带着他和另外几位学生到村 东的荒甸子捡粪。到中午返回时,却看到村口自家的坟茔地蹿出一条狼。一同学出于好奇,就跑过去想看个究竟。原来那条狼咬死了头小驴驹,他把狼吃剩下的拖起 就走。狼发觉后掉头向他们追来,把孩子们吓得扔掉筐中粪,哭喊着猛跑。幸亏被附近一伙铲地的老乡赶来解救。但他受惊过度,从此患病不能下床。

后来,家族中有经验的三爷爷告诫他们,遇到狼不能乱跑,只要背靠背站一起抡起家伙。人多时要手拉手围成一圈,连蹦再跳,或点火,就能吓退狼。如村中有个叫 大福的人。此人胆大心细,平常专爱打狼,家中还常备狼油,给人免费治烧烫伤。他打狼的办法多是在村外的沙坨子上下踩夹子。有年冬天,他发现踩夹子被狼带走 了(被夹住腿),就扛着扁担追出五六华里,才在一处雪坑中找到那条受伤的狼。当他抡起扁担要打时,狼猛地大放悲声,顿时引来数条狼狂奔而至增援。大福逃跑 途中,又碰到一个拿镐刨秫秸杆茬的老者。两人对视一下后,就心领神会,背靠背站好,手持扁担和大镐和围上来的狼对峙。狼们看了半天后,因无从下口,只好悻 悻而退。但它们团队精神特别强,走时把受伤的狼也带走了;大金村还有个青年叫大春,有天伙同几个人去十多华里外的太平村割草。因有天晚上和同伴吵架,就气 得背起行李连夜返家。可途中被一条狼挡住去路。大春急中生智,快速用镰刀割开行李,用火柴引燃,然后拉着被子往回跑。狼受了惊吓,瞬间就跑得无影无踪。

狼还有许多怪异的举动,让人不解。如它们轻易不敢觊觎成年的马,骡子和黄牛。因为马劲大,而骡子会往死踢狼,牛会拼命顶狼。不过,它们逮羊逮猪却是“毛毛 雨”,进入羊圈时几乎是见血封喉,没被咬死的羊也常被弄得心脏迸裂惊吓而死。在盘锦其他村的农家猪圈,它们常常翻墙而入,对小猪崽叼着就走。对大猪,它们 是咬着猪耳朵,用尾巴把猪赶到村外。说怪,就是它们常把吃剩下的猪头和两个前腿,立在村外的坟头上。那时,我有个姑爷爷起早捡粪时就常能捡到,因为他全家 吃素。就把东西送到我奶奶家,给一家人改善生活。对狼的怪异举动,众说纷纭。也有老辈人说这是狼在向人示威,告诫人们不要和它们作对,否则也是这个下场。

1967年夏天,我父亲在马场上中学。当时对世事还有些懵懂的他和同学们在学校住宿,并负责看守文革期间被错划成走资派的几位老师。学校宿舍前有个手压 井,旁边有口大铁锅,里面常有洗菜用的水。连续多天半夜,有几只狼都来大锅前喝水。因为外面有电灯,当时他们在屋里看得很清楚。狼耳立着,毛呈灰色,脖毛 直竖,爪子较大,尾巴下垂,身长过米。它们目露凶光,冲着宿舍龇牙咧嘴,令人心悸胆寒。怪的就是喝完水后离去时,断后的狼慢悠悠地瘸着腿走。后来有老辈人 说,这就是活动在马场周围的辽西狼,皮毛也有褐色的,狡猾透顶。装瘸是在麻痹人。如果你撵它,它会边跑边停,等把你引至偏远处,就前后夹击你;有时它们还 会到农户家敲门,装小孩的哭声;它们个性还极强,一旦落到人手,断定无逃生可能时,任杀任剐一声不吭;谁要是抱走它们的狼崽子,它们会出动族群围在村旁合 奏悲歌,成天袭击牲畜,扰得全村人再无宁日,但放回就好……这些事在周边农村都发生过。

盘锦旧年狼事

到了七十年代,随着境内辽河油田的大开发、苇田的大改造、国营农场和军垦农场的大发展、水利和公路事业建设的加速,人口多了,荒原少了,狼的生存空间越来 越小,狼王纷纷带着狼群,撤向医巫闾山山脉,再迁至北方人迹更罕至的山区,盘锦地区只是偶尔能看见狼的踪迹。80年代到盘锦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狼的信息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