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拾遗》的序例相当于总论,在理论上将处方按功效分为“十剂”。 (1)宣可去壅(即用宣散、涌越之品,以治疗胸闷呕恶等壅塞之证):生姜、橘皮之属。 (2)通可去滞(即用通利之品,以治乳汁不通或湿滞脏腑经络等病症):木通、防己之属。 (3)补可去弱(即用补益之品,以治疗各种虚弱之证):人参、羊肉之属。 (4)泄可去闭(即用开泄之品,以治腑实便秘、肺实气急等郁闭之证):葶苈、大黄之属。 (5)轻可去实(即用轻蒲之品,以治外感六淫之邪,肌表无汗之证):麻黄、葛根之属。 (6)重可去怯(即用重镇之品,以治心神浮越,惊悸不宁等神怯之证):磁石、铁粉之属。 (7)滑可去着(即用滑利通淋的药物,以治疗湿热凝结的热淋等证):冬葵子、榆白皮之属。 (8)涩可去脱(即用涩敛之品,以治各种精津气血耗散滑脱之证):牡蛎、龙骨之属。 (9)燥可去湿(即用燥湿之品,以治水肿腹胀,小便不利等水湿之证):桑白皮、赤小豆之属。 (10)湿可去枯(即用滋润之品,以治干咳无痰,口干舌燥,或肠燥便秘等津枯之证):白石英、紫石英之属。 |
|
来自: gutuchanyu > 《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