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大幅度延长人类寿命的科学实验(2)

 nmchenrui 2017-02-18
二、谁能想到:人体内有个“死亡闹钟”
人体的“死亡闹钟”在哪儿?我怎么没感觉?它是先天就有的吗?
人体内存在的“死亡闹钟”是影响人类寿命最为关键的因素。
这个思想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体的、与现代科学不同的认识——现代科学认为,人体只是由肌肉、骨骼、津液、神经等等构成的肉体;而中国传统文化则视肉体为完整人体的一部分,除了这个肉体系统之外还有能量系统、信息系统。对人体的这种表述是采用现代的语言,在古代,佛家称之为粗身、细身、极细身,道家称之为精、气、神。
这是古代与现代对人体的认识差别,孰是孰非?
我们知道,几乎所有的现代科技产品都由三大部分构成:机械运动系统、能量驱动系统、信息控制系统。而人体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其肉体系统、能量系统、信息系统等早已经“合三为一”,我们不能因为看不到体内的导线、三极管、CPU等有形的部件就否认能量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存在,我们不能这样呆板,科学家们不是发现人类大脑中的突触具有计算单元的功能吗?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还有一个哲学认识论方面的差别:现代科学仅仅将有形的物质放到显微镜底下或玻璃试管内进行观察,然后通过现象发现其本质,继而制造出令人眼花缭乱的科技产品,科学家们据此而自豪,并引誉为科学精神;
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论精髓却是将所有自然现象,包括人体内外有声有色的运动现象,通通放到思想的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实质上他们相当于把整个宇宙当成了一间实验室,同时,他们通过某种旨在对自身意识和身体的升华操作(俗称修炼),用以提高对现象的归纳、类比、推理的能力,这便犹如现代科学的改进实验仪器,而且是顶尖级的仪器。
至此,古今两种认识论一目了然了——现代的认识论导致了器物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便利;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论导致了正确的人体观、人生观,乃至宇宙观。这也解开了现代科学家们的巨大疑惑: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怎么可能产生一种高级或超高级的文明呢?原来是认识论不同啊。
(关于这个中华文明的认识论是一个世纪性的大课题,她的浮出于世必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科学观、人生观,乃至改变人类社会的走向、导致人类文明的升华。本文在此不便多述。)
下面我们就以中华文明的人体观和认识方法分析一下发生在我们人类身上的现象——
外国的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残酷的实验,他们把两名即将处死的犯人带进了实验室,
把其中一位绑在椅子上,然后用刀片割破了这名犯人手腕处的静脉血管,使他最后因血枯而死。而另一位犯人就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同伴的死亡过程,等到处决他时蒙上了却他的眼睛,并告知他将被用同样的方法处死。这时的科学家没有割断他的静脉血管,只是象征性的割破了他的皮肉让他误以为是割断血管而已,代之以血流声的是早已准备好的水管滴水声。当水滴到人体血枯时的体积时这名犯人死了。
这个实验很著名,但对第二名犯人的死亡原因却众说纷纭,许多人归结为“条件反射”,还有人说是吓死的。我认为这两种结论都不能令人信服:“条件反射”需要多次特定的刺激才能产生,这名犯人只看了一次怎么可能形成“反射”呢?再说人在被“吓死”前是有症状的,如大小便失禁、身体瘫软等状,而且不会巧合到刚好水流到血枯的体积时才死亡。
我们大胆猜测,会不会是体内有个“自爆装置”?
再看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例,假设你或某个人平时都是一觉睡到大天亮,可是偶尔某一天你(或他)要在半夜三点钟去乘火车,再假设你没有闹钟,可是你(或他)即使误过火车也不会再睡到大天亮的,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
那么,是谁在半夜叫醒了你(或他)?——是你自己在睡觉前想了一次或若干次“千万别睡过头,半夜三点还要乘火车呢”的指令让你的信息系统运行到半夜时唤醒了整个身体。
如果把以上的两则发生在我们人类身上的现象视为发生在实验室里的科学发现,那么,我们应该推理出什么结论?
很显然,中华文明的人体观是经得起推敲的——我们拥有的身体可能就是宇宙间最美妙、最神奇、功能最齐全的生物仪器,而不仅仅是一块能说会动的“肉”,她不但有最高级的肉体系统,还有最高级的能量系统和最高级的信息系统,我们人类的一切活动,以及生老病死,都是人体这三层系统(有形的、无形的)共同协作的结果。
同时,人类的一切活动有反过来影响人的信息系统,继而影响能量和肉体系统。例如,知识的增加、观念的转变,或者长官的命令等等都可以改变人的生存方式,这就好比一台电脑,人们不断给它输入文件资料或指令,它就要忠实的执行。
这样就很好地解释了上面第一个事例中第二名被处死的犯人的死因了——平时,我们的生活基本是平和的,我们的意识里充斥着各种思想,这些思想观念相互干扰,因此给自己下达的几乎所有指令都不“严厉”,而这名犯人当时不知道这只是一个残酷的实验,他面对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死亡,于是这意识的指令变得唯一而严厉——“血枯时就要死亡!”的“程序”让整个身体恰好在他误认为的“血枯”时崩溃。
同理,我们人类体内的“死亡闹钟”也是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记得我们的童年吗?年幼的小伙伴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年长一些的是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年老的白发人则是爷爷奶奶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见着一个又一个认识或不认识的爷爷奶奶逝去,而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们也在走向衰老,这时,我们的心里不自觉地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大致的死亡时刻表——
这就是“死亡闹钟”成因!它是在我们无意间制造的,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如同电脑中的软件一样发挥着指令性的影响,它滴滴答答的运行着一点点的吞噬着我们生命,而我们却对此一无所知。
人类若想长寿,首先就要对付这个“死亡闹钟”,或延拨或干脆消除它。然而,说说和想想容易,做到却很难,因为我们的某些观念太根深蒂固了,没有前人活生生的长寿事例,即使觉得本文说的有道理也难以置信,于是,便有了自2010.11.07开始的前无古人的生命科学实验,以及以外力延拨“死亡闹钟”的技术发明。这个实验不仅仅为了证明这个理论的可行性,还为了给众生树立一个榜样,让他们方便的建立起长寿的信念。
此延拨“死亡闹钟”技术至简至易,如有必要另文阐述。从目前的实验结果来看,发生体质年轻化的速度与对这个理论的信念强度成正比,不信则基本无效。至于延拨“死亡闹钟”的人需要多大的能力,以及是否需要某种授权尚不得而知。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