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访上乐村乡闳夭村《懿行碑》——民间教育家李文灿

 lgoogle 2017-02-19

耿玉儒


懿行碑,矗立于上乐村乡闳夭村。碑高3.05米,碑头85公分,碑宽75公分,厚27公分。是一件清末民初废科举兴学堂的历史实物见证。
该村办学堂,创始于清光绪25年(1899年)。止于民国18年(1929年),约30年。在该校受新学启蒙后,进入卫辉中学学习的学生不少,如苏风翔、苏风阁、王静凡等;也有不少成为留学国外的姣姣者。如李相宏留美。在中科院工作;李相恺留美。在美国;李相怡,留学日本。在沈阳医学院;孙祥正留美。在河南大学工作;李英,留美。在美国,为美国教育基金会主席;李炎,清华大学毕业,任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魏厚生,留美。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造船专家等。
懿行碑,全名是《清明经进士懿行之碑》
碑文曰:
“夫子,名文灿, 字云章,姓李氏,生于公元前1852年,卒于1929年。汲县闳夭村人。”李文灿在汲县与李时灿(李敏修)齐名,被汲县人民称为“李老文”、“李老敏”二位老夫子,著名教育家。不过,李敏修是中国近代创立新学的三巨头之一(即严范孙创南开大学,张骞创南通大学,李敏修创经正书舍,卫辉中学堂及河南多所学堂)。而李文灿是民间教育家。但在废科举兴学堂方面,他们均是彪炳史册的英豪!
据百岁老人姚福善老太太讲,李文灿是她二爷,生二子,长子李练源,次子李瀚源。七个女儿。李文灿,除了在闳夭兴学外,还曾在淇县西岗,李源屯乡崔庄,顿坊店乡前、后稻香村教学。他家大业大,共八十多口人,600多亩耕地。村上俗话说:“往东瞧,大块田(七十亩),往后瞧,竹竿园,牛屋瞧,驹满圈;学堂兰大门,领兵元帅李文灿。”他卖掉70亩耕地,将闳夭村奶奶庙打掉,盖学堂三面房各5间,院西5间,共20间教室。有6个班,最大的学生20多岁。这里上学的学生,有淇县高庄,延津新庄,辉县百泉村,浚县几个村的。有汲县西板桥村,东板桥村,宋村,庄严寺村,琉璃堂村,天平庄,官庄,上乐村,赵村,梨园村等东北乡的年青人。教师共7人。有秦国轩、李相中、王礼安、秦耀先等。李文灿从16岁教学、办学,到民国18年在崔庄教学,死在讲堂上,享年77岁。学生和老乡们为他敬献匾额“ 绛帐春温”四个大字。为他树碑立传人称“懿行碑”。
姚福善是李文灿的侄孙媳妇,叫他二爷。姚福善的丈夫李相芳(字正先),天津大学毕业,在开封教过法政大学。尔后,跟李敏修教学。姚福善的公爹死的早,将奶奶庙神像打了,修学堂。姚福善老太太添儿子炳之的时候,学堂已修起三年。李炳之清华大学毕业。姚福福的兄弟李相宏,字生轩,留美。后在中国科学院翻译工作。姚福善老太太是上乐村南坡人,18岁嫁到闳夭村,在闳夭村小学毕业后,到开封上的“留欧美预备学校”,即河南大学前身。学英语。可以留洋出国。她说:“俺丈夫李相芳身体不好,35岁去世。我无法出洋,一心培育儿子炳之成才。我儿炳之72岁,我已经97岁(1984年)。提起兴学堂,真高兴。打了奶奶庙,把神像扔到坑里。老百姓起初反对李老文(李文灿)。后来,又都自动去给俺二爷陪不是,说错了。大家都去上学堂,出国留洋,学习西方科技,回国来为老百姓办事,把国家富强起来。”
历史上记载师生之间真挚情谊的佳话很多。如金代诗人党怀英写的《杏坛》碑,歌颂了“孔子游手缁帷之林,坐休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的情景。《史记》记载,孔子死后,他的学生服丧三年,子贡则有“结庐守墓六年“的动人事迹。汲县闳夭村竖立的高大“懿行碑”,则铭记着119名学生于公于1926年为纪念老师李文灿一生矢志教育的懿行。
这位民间教育家从16岁开始教书,直到77岁死在了讲堂上,一生执教60余年。比历史上孔子、孟子、荀子、郑玄、韩愈、张载、朱熹、王阳明、王夫之、顾炎武、戴震等教育家执教的时间都要长,孔子创办“私学”,一生教学才只有50余年。
李文灿,家境富豪,但不甘于坐享清福。他是看到家乡文化落后,农民愚昧无知,弊病很多,才决心遵循“文人之雄”韩愈《师说》的教诲,为人民“传道授业解惑”,振兴乡邻。清末民初,废科举,兴学堂,李文灿把村里的奶奶庙,改建成“闳夭村两等小学堂”,还慷慨解囊,卖掉70多亩土地资助办学,盖了20间教室。他既为校长,又担任国文、修身课程。卫辉周边各县等地赶到这里上学的弟子达数百人。学生们的家长赞美他。讲座授徒似“春风化雨”一样。他重金聘请老师,破天荒地开设了英语课,使许多学生在这里受到英语的基础训练,之后顺利地考入河南留学欧美予备学校,这些学生先后留学美国、日本,成为著名的博士、教授、工程师,为富强祖国和沟通中外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方懿行碑至今仍然完好无损置于该村道旁,碑文楷体竖写,字径寸余,共1300余字,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爱戴和深切怀念,也表达了我国那种“一日认师,终日为父”的深厚师生情谊和传统美德。应该说这是我市教育史上记述民间教育家和教师地位作用的一段美谈史实。
附:云章李夫子懿行序
夫子,讳文灿,字云章,姓李氏,汲县闳夭村人。清光绪二十六岁贡生,经术文章冠绝乡里。早岁,有志试仕以行所学,窥逊清日未遂,淡于仕进,一以课子侄教后学为已任,望教以本身作则,最弟子以知一行,非徒章句记诵已也。锡彤等,时当年少气锐,承父兄之期许,争执贽为祖愿,列为门下,以身在学舍至不能容,久之一凡吾乡十里或百里之遥文人学子半弟子行也。夫子又默察时事日新,乃告锡彤等宜肄业,学校以广知识而求进步。又曰:合乎吾道之精义可尔,守旧者幸勿故步以自封,维新者勿曲学以阿世也。有幼学不能远之四方者,设两级小学校于本村。技能科,聘教员任之,文学修身,躬自任之。所以由其校升他校者,顿皆端庄活泼而文采可观,盖夫子之教也。家人子侄,化其德行,一门兢爽,蔚为成才。尤著者,子瀚源,河南专门法政毕业。侄浚源,廪生,北洋师范简易学堂毕业,侄孙相方,清附生,河南专门法政毕业。相怡,奉天南满医科大学毕业。相恺,留学美国曾伊利诺大学毕业。相宏,留学美国俄海亥俄大学毕业。夫子貌厚重,气体完足,七十犹强建设坛教人,喜讲论,锡彤等或违杖屦累时,偶经展谒,举涉世艰难疑之端问于夫子,则因事答辩,曲当情事。又观其容貌之严毅,词色之和和蔼,一如当授道传世之际,若恐其费悟而费守也者。锡彤等亦承爱之情,油然勃发,更逾于执经问学之年,盖师之道愈严,而益弟子之情愈久而渊深也。今举世日变,教者学者漫无遵守,夫子方日抱为隐忧,锡彤等又自分无似,不能光大师门,显甚夫子之道于天下后世,咸愿著夫子教人之大者,勒诸贞珉,试范于乡邦而并以自勉焉。尚亦夫子教人不倦之遗意乎!
门生


刘瑞枬      王澐吾      李恒华      马  蕃    焦清澜
李太极      徐  凯      申天元      王元臣    焦  杞
孙盖臣      徐  惠      周兰堂      马  荃    魏金兰
蒋智庵      王  金      高景岐      王金瑞    魏  恂
申天锡      张学儒      申  炳      记泗源    张润田
王  绶      张稚红      王宝卿      刘润身    王鸿儒
秦永德      李明善      李登瀛      冯汝汉    魏鸿儒
孙锡彤      陈海X      李庆云      李锡秀    韩  玲
魏  序(字厚生)李月林  李润生      赵佩容    魏  垣
李  馥      王德玲      刘  森      张宪体    赵用X
孙世桢      刘  楷      裴清声      焦  楷
孙润晨(字祥正)李儒    姚向善      赵靖邦
安  镇      任文翰      X化普      陈恒山    赵泮林
魏布征      李祥芝      任清兰      姚宝善    牛纪X
王  瓒      陈  铣      侯泗滨      李文周    侯文俊
王  绣      王景隆      苏风翔      陈  鑫    侯文明
王  让      张会儒      王文煜      崔馨桂    侯文耀
魏同云     苏风阁       孙潜源     刘  宏     X鸿逵
王敬凡     赵  杞       赵永枯     刘  宪     王兰谷
李乐道     崔进贤       徐  瑗     马  惠     X清源
焦清儒     张信正       李文新     李金生     蔡中元
刘  汉     张  焕       李向中     徐宝树    
敬立


中华民国十五年仲冬          毂旦
李光涵(即李文灿次子李瀚源)书丹
孙锡彤                      撰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