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做一个不会生气的班主任

 zxcvbbm 2017-02-19

学会做一个不会生气的班主任在办公室里讨论学生时,估计每一个老师都对学生的学习持“生气”状态,谈起学生的学习来,没有一个不咬牙切齿的,被学生气得肝火正旺。总的来说就一个感觉——学生一级不如一级。用一句俗语就是大近视养了个小瞎子,一辈不如一辈。

的确如此,面对明显不在学习状态的学生,被考试成绩评估快要逼疯的老师们哪能不义愤填膺?于是,涉事学生的班主任恼怒成羞。是呀,无论哪个班主任,都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管,当别人说你的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话,你能无动于衷吗?于是,班主任就会满腔怒火地冲向教室,逮住学生就一顿臭骂。可是,无论怎样大声发火,怎样敲桌子喊破嗓子,学生照样无所事事,这到底是怎么啦?

首先,现在的学生根本没有学习上的压力。刚从小学升入初中,满脑子还是天真烂漫的样子,把他禁闭起来进行填鸭式学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劳而无功的,需要老师一步步引导。如果老师一着急,他们更无所适从,不知所以然,就是把老师活活累死,他们也照旧我行我素。

其次,学校应该改变单靠考试成绩评价老师的方法。学生考试成绩高,就证明老师教学水平高吗?未必见得,试卷上的几道试题只能证明学生的现在,根本无法衡量学生的未来。殊不知,中国学生在奥林匹克竞赛市场上斩金夺银,毫不逊色于任何国家。但是,中国人在诺贝尔奖的问题上,却成为切腹之疼,仅仅出了个莫言和屠呦呦。为何?中国的基础教育出了问题。当我们看中学生的考试分数而不注重学生的能力时,学生考再高的分数,也只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他们只学会了死记硬背,生吞活剥,至于能力、道德品质,对不起,考试没法考,只好先靠边站。长此以往,学校依靠学生的考试分数评价老师,老师依靠考试分数评价学生,恶性循环,国人一代又一代都陷入悲哀之中。

第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终生的老师,老师只是学生人生旅途中的匆匆过客。然而,过多的父母推脱了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他们把孩子的教育只托付给老师,自己只承担着衣食供给者责任。离开父母监管的孩子,他的学习他的思想他的人际交往,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旦老师不能及时发现,孩子又对父母蒙混过关,造成的后果将遗憾终生。因此,迫切希望家长学校真正建立起来,让家长随时随地接受专业人士的辅导,协助学校共同对孩子实施教育。离开家庭教育的孩子,是不健全的学生。

第四,教师自己有问题。学生厌学,首先要从我们自己身上找问题。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我们是否尊重教育规律,我们是否为学生着想?我们是否一切以学生为本?当老师不考虑这些问题时,看到学生不在学习状态,便把一切原因归结于学生自己。那既是对学生的冤枉,更是对自己的解脱。可是,老师自己也永远脱不了干系,毕竟我们没有走进学生的世界,和学生的隔阂太大。

第五,如何才能不生气?

1、首先把自己当成学生。2、回忆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看看当时的自己和现在的孩子是否有相似之处。3、学生毕竟是孩子,他们还小,懂事的不多,闹事的不少。4、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喜欢你的课。5、认真研究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6、带着放大镜多仔细寻找学生的优点,看到孩子的优点,气也就不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