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2017泛娱乐的5大趋势:互联网进入下半场,文娱产业必有一场恶战!

 网视互联 2020-09-25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娱乐产业的市场已经高达3800亿(点击回顾:中国娱乐产业市场3800亿,游戏1600亿,剧集综艺1000亿,电影700亿……),到现在,整个行业都在谈“泛娱乐”。

在猫叔浅显的理解里,泛娱乐就是“文娱”,是影视、文学、动漫、游戏等串联起来的生态圈。今天我们就谈谈2017泛娱乐产业领域的五大趋势。

【视频自媒体崛起,视频网站自频道拉开战线

视频内容在整个娱乐内容产业中的崛起,有很大一部分是媒介交互方式的必然:看视频体验更好,移动视频获取变的容易。

而另一部分是资本和行业在讲故事,毕竟影视太重,而文字太轻,短视频是介乎其间最适合资本注入,包括现在火爆的网络大电影。


接下来,以视频元素为主要内容形式的平台化自媒体必然快速滋生,甚至凭借用户聚拢和资本聚拢能力超过图文自媒体成为行业风口。

换言之,在自媒体和网红的故事之后,视频自频道一定会成为最火热的战场。

事实上,爱奇艺、优酷、腾讯和搜狐都已经开始讲自频道的故事,爱奇艺推出爱奇艺号,优酷推出优酷自媒体,腾讯推出V+认证,搜狐更是推出了搜狐视频自媒体平台,而未来对优质头部资源的垄断与补贴,会成为视频门户的焦点之争。

【基于智能客厅的娱乐内容井喷,爆款单品很快出现】

2016年,我们已经可以注意到智能硬件正在经历一场产品涌入。

尤其是以客厅为场景,或者直白点说:以电视为场景的智能设备正在告诉生长。

智能设备,比如遥控器、机顶盒、音响、游戏主机、投影、机器人,都在今年集中上市。


目前智能客厅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文娱内容还十分欠缺,但未来,就像直播从PC走向移动端一样,文娱内容也会从PC走向大屏。

连李安的电影都能主打清晰度了,家庭智能娱乐当然也可以,场景式消费正在崛起!

目前,这个领域缺少的,是一个会讲故事的爆款。不过基于技术成熟和各巨头对这一领域的商业野心,一个主打大屏生态、智能体验的IP内容爆款,估计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剧本成为视频创业新热点,相应生态开始生成】

在几部IP大剧票房滑铁卢之后,IP是否等于变现能力,成为了行业的普遍诘问。

IP依然还会火,资本也会认,但与此同时,剧本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将成为泛影视产业的新焦点。

基于剧本和编剧的创作站、分享社区、工具属性APP突然开始增多。

在可预测的一段时间里,剧本为主要卖点和主题词的互联网衍生产品与平台只会更多。针对这个垂直品类的社交、分享、培训产品也在酝酿中。

剧本生态或许会成为下一个视频和影视产业的热词,并且在几部大流量作品产生后,剧本很可能真正变成一个风口。

【娱乐平台生态化,互联网下半场必有一场恶战】

娱乐平台正在逐步变成渠道的集合体,最终要在同一平台上聚集娱乐、体育、音乐、影视等多种品类,以及用户、商家、创作者、经济公司等多重身份。

乐视一直在玩生态,而爱奇艺也开始拓展爱奇艺文学、游戏、制作,优酷开始依附于阿里电商生态……

这是因为,无论娱乐媒体、娱乐社交,还是内容,本质上都在不断趋同于渠道。甚至商业模式也可以在渠道中得以完成。

所以整合品类功能,做大平台,集成消耗用户的娱乐时间,就成为了大玩家的共识。说实话,这有点像微信的产品逻辑。

一个能容下各种文娱形式、各种商业模式的大文娱平台,将各类媒体、社交渠道容纳于一身,是个听起来很夸张但正在快速落地的故事。

【付费模式多元化,向游戏、知识、社交平台转型】

2016,网络大电影指数级增长,付费体育的市场增长也是相当惊人!而音乐、问答、节目、语音、微信订阅号……纷纷加入付费行列!(点击回顾:互联网进入付费时代:网络大电影付费之后,音乐、节目、问答…甚至连微信订阅号也要付费了?

从政策的利好,到网络环境的优化,再到消费习惯的培养。我们看到了内容付费市场惊人的成长,其吸引资本和讲故事的能力也在快速提升。


基于不同产品、不同体验,建立多重供需与选择系统的付费模式,是接下来互联网行业的重点突破。

而这个运营模式基本会类同于手游的体验:免费模式作为流量入口,收费套餐和分层体验紧跟在后。

同时,文娱产业的跨家将成为普遍需求,比如付费体育的游戏玩法、社交玩法也会快速打开,毕竟体育的本质是狂欢,打破社交和互动屏障是技术的最终方向。

当然,网大君(ID:wxs360)看到的,还不是泛娱乐成长与壮大,而是背后平台力量的聚集和蓄势待发。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