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家养老的落地实操方案

 智汇百川 2017-02-19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很多利用科技的手段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矛盾问题成为了可能,那么,对于老龄化社会的即将到来,医疗与养老问题的矛盾逐渐突出,本文主要是探讨的就是医疗与养老的解决方案。

那么为什么本文探讨的是居家养老呢?首先我们看下政府一直倡导的是智慧养老,因为中国的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比例逐年提高,而医疗及养老机构的匹配却赶不上老龄化的速度,这就决定绝大部分的老年人将会不得不在家中获得相应的医疗和我养老服务。其次,随着更多的社区医院及家庭医生的出现,也使得老百姓不用总去挤占有限的大型医院资源。再者,随着更多的基于家庭的入口被开发,尤其以运营商的宽带和机顶盒为载体的智慧家庭服务和应用的不断完善,也解决了在家庭中建立医疗云成为了可能。等等,因此本文作者认为,居家养老将会是未来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路径。

提到居家养老,就不得不说智能家居,大家都知道,智能家居在近几年的热火朝天已经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但实际上,限定于产品,平台,交互,体验,兼容等问题的存在,再加上智能家居的系统集成特征,使得市场推广远没有业内厂家的头脑那么高涨。有关智能家居的问题及出路,在大家有兴趣的可参考本文作者所写的“智能家居的发展方向一文。在此文中,作者预测,智能家居的一大发展方向就是基于家庭中的场景式的细分应用。而居家养老即使按此逻辑所提出。

那么,作者眼中的居家养老有几大特征,“轻医疗,重家庭,轻产品,重运营”轻医疗是说,居家医疗不做医疗服务本身的具体业务。对于任何病人或显性病人来说,是经历了健康引导期,诊断期,治疗期,康复期这四个阶段的,对于诊断和和治疗是需要非常专业的医生和设备才能完成的服务,居家养老解决的医疗问题只能是两头,而对于中间的诊断和治疗,该平台提供相应的桥接功能(即挂号服务)。重家庭是指本平台的一切应用场景都是基于家庭所展开的,比如自诊断,远程问诊,电子病例,挂号,呼叫家庭医生,购买常规药品和医疗器械等。轻产品,是指,对于平台而言,不直接做硬件,注重体验和用户。运营是关键,硬件产品诸如血压计,体温计等才去外部合作开放端口和数据的合作模式进行,重运营的意思是说对于家庭使用的用户而言,粘性,需求,收益等等。

居家养老的价值及功能点:一是实现家庭健康体检(如三高,慢性病跟踪,亚健康,孕妇孕期跟踪等),二是将显性病患与专业医疗机构嫁接(挂号,预约,等),三是链接社区医院,家庭医生,私人医生等形成数据共享,诊断,上门医疗等闭环,四是远程寻医问药,五是B2C医药商城,六是流量入口,第三方运营等。

居家养老平台的架构:云,软件,硬件。客户端分为用户端(手机和TV),医生端(社区医院,家庭医生等),后台管理系统。

居家养老的推广通道,考虑到基于家庭的应用,所以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平台战略的关键一步,而运营商的宽带和机顶盒以及手机则是进入家庭入口的最佳选择和最广覆盖率,运营商基于家庭的智慧家庭的业务架构同样也包含医疗模块,因此,双方的结合,恰到好处。

居家养老的推广模式:一是将软件植入运营商机顶盒,这个走的是SP模式,二是与运营商业务捆绑形成老人机健康套餐,这个走的是终端销售模式。

居家养老的收益模式:硬件;商城;增值业务运营(如健康报告,远程医疗等);流量运营,第三资源接入,如体检机构,专科医院,医疗保险业务等。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