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旅欧散记145
2017-02-20 | 阅:  转:  |  分享 
  
旅欧散记(145)

波茨坦小镇(3)



1945年7月17日上午,斯大林礼节性地拜访了杜鲁门。晚上7时10分便开始了正式会谈。到8月2日,三国总算签署了“波茨坦条约”。这次会议不但决定了德国未来的命运,也决定了战后国际政治的基本结构。根据条约,依旧维持了德国的统一,由四国建立共同的管理委员会,但事实上美



波茨坦会议主会场

英和苏联都没有履行条约:苏联想把德国纳入苏联控制下的社会主义阵营,美英的重点是阻止苏联的西进政策等。最后的结果,在美、英、法管理区1949年8月通过大选而成立了联邦德国,两个月后,苏联控制区成立了民主德国,至此,东西德国分裂。会议确立了美、苏、英、法、中五国组成外长联席会议,担任“国际联盟”(即今联合国)的常务理事。斯大林竭力反对给中国这样的国际地位,丘吉尔对这问题不感兴趣,最后还是美国主动提议中国并全力促成。



波茨坦会议三巨头:杜鲁门、丘吉尔、斯大林握手。



西西莉亚宫当年举行领袖会谈的大厅里,现在还陈列着一个大圆桌,圆桌上插着苏、美、英三国的国旗,围绕桌子放有三把大扶手椅,靠窗的一把为斯大林的座位,其余两把为杜鲁门和丘吉尔所坐。每把扶手椅子之间放着4把靠背椅,是与会三国高级官员的位置。厅上部设有楼廊,系当时各国记者用的新闻席。会议大厅、斯大林的工作室以及杜鲁门、丘吉尔的工作室均开放展出,供人参观。宫门前有个圆形花坛,中间是个由红色天竺葵花组成的五角星。



这幢白色的二层小楼,现在的普鲁士文化中心,最早的中国公使馆。



参加波茨坦会议的三国领袖在此期间都发生了一些小插曲。杜鲁门在赶赴柏林期间收到一份密电,告知他美国已决定在日本投放原子弹。英国正值国内大选,选举结果工党战胜了保守党,因此,丘吉尔参加了前期的会谈,会议后期则由艾德礼即新一代内阁代表英国政府参加。斯大林因为一次轻微的心肌梗塞而晚到了一天。当然,最令人遗憾的还是美国总统罗斯福1945年4月12日突然离世。据说,希特勒得知此消息激动异常,以为又会出现历史上七年战争(1756-1763)的奇迹:当时普鲁士被俄国打得走投无路,腓特烈大帝都已经准备自杀,不意俄国女王伊丽莎白突然去世,战争居然马上结束。可惜这样的奇迹并没有出现,希特勒在绝望中还是自杀了。



间谍桥——冷战时期,东西方交换间谍的地方。











献花(0)
+1
(本文系过眼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