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旅欧散记149
2017-02-20 | 阅:  转:  |  分享 
  
旅欧散记(149)

罗马广场



大教堂边上的广场“罗马山”,从历史上直到现在,一直是法兰克福城的中心。

公元8世纪查理大帝把皇宫建在现在的皇帝大教堂所在地,于是在周围就开始出现了居住区,居民主要是为皇家服务的手工者和买卖商人——法兰克福的城市历史就是这么开始的。最早开始繁



法兰克福罗马广场,修建于欧洲中世纪。



闹的就是罗马山,当时法兰克福人称这是叫“山上”,因为这里的地势比周围高出约4米。也称“星期六山”,因为每周六在这里都有集市。直到1405年法兰克福市政府买下了旁边的民房改建成市政大楼后,这片广场就被称作“罗马山”。

上千年来,这里一直是法兰克福的中心。皇帝在这里举行议员大会、公布法律,法庭在露天下开庭,皇帝加冕后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庆典。平时这里是集市中心和博览中心,又是各类民间节日、体育活动的汇集点。人们在广场上举行各种集会和音乐会,政治家也在这里发表各类演说。



广场上的“罗马厅”,是旧的市政厅,其阶梯状的人

字形屋顶,别具特色,可以说是法兰克福的象征。



因为法兰克福买下的第一座作为市政大楼的民房的楼名是“罗马楼”,后来买下的其他楼房也都统称为“罗马楼”,所以楼前的广场自然称其为“罗马广场”。于是,罗马广场的雕塑题材都来自于古罗马神话,而不取其更为著名的古希腊神话。广场上有两尊源于古罗马神话的雕塑:一尊是石雕战争女神米内尔娃,也是罗马城的守护神,现在用她守卫法兰克福城;另一尊是铜雕正义女神尤斯堤伽,她一手提剑,一手举着平衡木,以示公正,而在中世纪,广场上经常举行法庭诉讼,所以就用她来主持社会的公正。该雕塑下的那口水井建于1543年,1611年改造时便增添了该雕塑,当时还是彩涂石雕,1887年重建成这座铜雕。



市政厅对面五幢较著名的楼房及雕塑



二次世界大战中,罗马山两度被炸,房屋基本全毁。战后重建中恢复成原样。市政厅正对面有五幢较著名的楼房,从左到右依次是大天使楼(屋檐上有木雕的天使像,13世纪时已提及);金鸟楼(悬挂的啤酒招牌下有金鸟图案,13世纪时已有);野人楼(在16世纪时已提及);小房顶山(1541年提及);大、小凉亭山楼(先后在15、16世纪建造)。再向右就是著名的黑星楼,建于17世纪。











献花(0)
+1
(本文系过眼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