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氏奇效舌诊(视频+文字)

 宁业堂 2017-02-20



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为“望、闻、问、切”四种诊查方法,统称为中医四诊。《难经·六十一难》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在《伤寒论》中也曾说:“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

中医四诊以望诊为首,绝非偶然,而是别有深意的,正如上面所说。

今天我们学习望诊之中最重要的,也是我们最独特的知识,李氏奇效舌诊及望舌用药法。

望舌诊病是中医四诊之中的望诊里面的最重要的一环,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

最早记录舌诊者是扁鹊(公元前407年 - 公元前310年,河北省任丘市人),扁鹊创立和发展了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查疾病的方法。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也将舌诊作为中医辨证论治法则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是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舌诊专著。

随着明清时期温病学派的兴起,在研究温热病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温病察舌”的方法,对温病的分型、分期、辨证用药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明·王景韩《神验医宗舌镜》中说:“内有是症,外有是舌”。

为什么通过舌相就能诊查获知全身各处的疾病症状呢?

中医学认为舌通过经络的循行,直接或间接的与五脏六腑相通,又与人体的四肢百骸相连。脏腑的精气上荣于舌,脏腑的病变也必然影响精气的变化而反应在舌象上,所谓“有诸内者,必形于诸外”(出自《丹溪心法》)。《黄帝内经》中也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者,当以观外乎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清·杨云峰《临证验舌法》论:“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 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谬焉。 危急疑难之顷,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 以舌为凭。妇女幼稚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问之无声,而惟有舌可验。”

又说:“舌者,心之苗也。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气通于此,其窍开于此者也。查诸脏腑图,脾、肺、肝、肾,无不系根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脏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苔可验,即凡内外杂症,亦无一不呈其形、着其色于舌,是以验舌一法,临症者不可不讲也”。

清·吴坤安《伤寒指掌》也说:“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必形于舌,故辨症以舌为主,而以脉症兼参之。此要法也”。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说“辨舌质可辩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可见舌诊是中医学最独特、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从古至今,我国医学家都十分重视舌诊的临床应用。

《黄帝内经》中记载,心、肝、脾、肾等脏及膀胱、三焦、胃等腑均通过经脉、经别、经筋与舌直接联系。至于肺、小肠、大肠、胆等,虽与舌无直接联系,但手足太阴相配,手足太阳相配,手足少阳相配,手足阳明相配,故肺、小肠、大肠、胆之经气,也可间接的通达于舌。

舌为心之苗,为脾之外候。在脏腑中尤以心和脾,胃与舌的关系最为密切。舌质的血管丰富,与心主血脉的功能相关;舌的灵活运动可调节声音形成语言,又与心主神明的功能有关。所以舌象首先可以反应心的功能状态,而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全身脏腑气血的病变必然通过心而反应于舌。

舌苔为胃气所熏蒸,所以舌象可以反应脾胃的功能状态。脾胃又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舌象通过反应脾胃的功能状态,也代表了全身气血津液的盛衰,所以舌也是五脏六腑的外候。

所以从上述内容我们知道,舌是我们全身的一个缩影,舌就像一面镜子,全方位反映了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阴阳的盛衰变化,反映身体疾病病因的所在,反映疾病形成的原因。因此,舌诊就是通过对舌形、舌质、舌苔、舌络的观察,就能确定疾病的部位,疾病的性质及治疗的方法。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舌诊?

清·梁玉瑜《舌鉴辩正》有云:“辨舌较证脉稍易,脉隔皮而舌无皮也,寒脉不变热脉多变,而舌色则不乱也,切脉凭指涉于恍惚,而观舌凭目尤为昭著也,脉动之源根于心,每刻心跳若干次则脉动也若干次,以脉验心病颇显,以脉验他脏之病每易混乱,唯舌居肺上腠理与肠胃相连,腹中元炁熏蒸酝酿亲切,显露有病与否昭然若揭,亦确然可恃。小病以舌脉参判,久病及略重之病脉有时不凭者,则当舍脉凭舌,切勿拘执脉象”。

舌诊包含八纲辨证,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种辩证方法。如舌鲜明灵活为阳,晦暗呆板为阴,舌苔舌质分表里,舌红为热,淡白为寒,舌体高凸坚硬为实,凹陷软嫩为虚等;舌诊也包含脏腑辨证,如舌尖为心肺,两侧为肝胆,舌根为肾,舌中为脾胃,如果在相应的区域出现异常的舌象,则提示对应的脏腑可能发生了病理改变;舌诊还包含三焦辨证,把舌横分为三份,舌前部为上焦,舌中为中焦,舌根为下焦;舌诊也包含气血津液辩证和营卫气血辩证,如舌苔为气分,舌质为血分,舌的润泽程度又代表津液的盈亏等状态。舌诊还包含有六经辨证。像上面提到的《伤寒指掌》、《敖氏伤寒金镜录》以及《伤寒舌鉴》等著作,正是用舌诊来辩证伤寒的方法。如伤寒在太阳经,初则舌有白沫,次则白涎白滑。传至阳明经。则有白屑满舌。在少阳经者,则白苔白滑,用小柴胡汤和之。如白色少变黄者,大柴胡等。所以舌诊适用之广,广之无再大,各大中医辨证体系均可通过舌相来进行辨别。所以舌诊对于疾病的诊断、预后、用药、疗效评定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氏奇效舌诊和传统舌诊的区别?

舌诊理论是中医诊断学的精髓之一,李氏奇效舌诊更是李芳祥先生在继承传统舌诊基础上,结合现代全息理念,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具有直观简明,诊断准确率高,可以减少问诊及脉诊所需时间,并且舌诊与望舌用药相结合,望舌用药,望舌验效,很大程度的提高了临床疗效,并且李氏奇效舌诊具有简单易学,清晰明了,易掌握,处方用药疗效好的特点,而备受广大医患和界内人士的赞誉和喜爱。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了解到,舌诊可适用于中医各大辩证体系,如八纲辨证,营卫气血辩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等等。

后世中医过度玄化脉诊,殊不知《难经》有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在《伤寒论》中也曾说:“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其望诊为首,切诊为末,此排序即含深意。

现代无论是患者,还是医者,过度执迷于下工之术,使中医步入怪潭。这里需要说明的并非是脉诊不好,而是我们应明白中医所提倡的四诊合参的理念。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再深入研究四诊,方可诊病如神,万无一失。

李师说“ 有其脉,便有其舌,有其舌,就有其证,有其证,则用其药”。

这就是一个“全息”观念,从身体局部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器官,都可以反应出人体整体的功能状态,这就是全息论。

舌诊,脉诊,包括其他诊断的结果都是相通而绝对不会出现矛盾的。正如李师所言“舌脉相应”,所谓“有什么样的舌象就有什么样的脉象,有什么样的脉象就有什么样的舌相,有什么样的舌象(脉象)就有什么样的症候,有什么样的症候就用什么样的方药”。

脉分左右,左手脉代表人体的左半身,右手脉代表人体的右半身。舌也分左右,左半侧舌代表人的左半身,右半侧舌代表人的右半身。脉分寸关尺,寸为上焦,在脏为心肺,关为中焦,在脏为肝脾,尺为下焦,在脏为肾。舌也分上中下三焦,前中后三部,舌前为心肺,舌中为肝脾,舌根为肾。

比如舌中凹陷,关脉必虚,舌根凹陷,尺脉必沉,舌尖高凸,脉必上越,舌红脉数,舌白脉迟,舌苔厚腻,脉必见滑,两侧高凸,脉必见弦。其他舌脉相应的规律不再详细介绍,只要认真领悟其中的道理,必能举一反三,一通百通。

其他比如腹诊,也是可以从舌相上得到显现的,舌面高凸,其腹必胀,舌中凹陷,其腹必软。其他诸如脊柱诊断,也可以从舌相上获知,舌中线之前部看颈椎,中部看胸椎,下部看腰骶椎,中线不正,脊椎必然不正,中线侧弯,其脊柱必然侧弯,中线左偏,其脊柱也必然左偏。其他种种,均与舌诊逐一对应,于此,也不难领悟,为何圣贤会提出“望而知之谓之神”和“望而知之为上医”的说法了。其望而知之,其法最速,效率最高,信息最全,是其他诊断方式难以代替的一种诊查方式。

李师说“ 有其脉,便有其舌,有其舌,就有其证,有其证,则用其药”。意思就是说“有什么样的舌象就有什么样的脉象,有什么样的脉象就有什么样的舌相,有什么样的舌象(脉象)就有什么样的症候,有什么样的症候就用什么样的方药”。

换而言之,有什么样的舌象,也就用什么样的方药。所以这是我们李氏奇效舌诊和望舌用药的基本理念。望舌用药,切脉用药,道理都是一样的,都是中医秘而不传之精髓,现在我把这一套绝技拿出来,希望我们在此微信平台中能给大家做一点拨和启迪,振兴中华医药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李氏奇效舌诊主要是从舌形、舌质、舌苔、舌底(舌络)四个方面去观察,尤以前三者最为重要。

一是看舌形,即舌体形状,舌体的厚薄软硬、大小胖瘦、高凸凹陷、齿痕裂纹、舌体及舌中线的中正与歪斜、舌体运动的灵活与呆板。

二是看舌质,即舌体所呈现出来的颜色,明暗深浅,瘀斑郁点等,反应整体气血的一个流通分布及盛衰情况。

三是看舌苔,舌苔分布的均匀与否,颜色特点,厚薄与剥脱,荣枯润燥等。

中医传统舌诊认为,舌质与舌苔在反映病证方面各有侧重,一般来说,舌质多反映五脏精气的盛衰;舌苔多反映病邪的性质及病位的深浅。这是因为舌质的色泽形态主要是依靠五脏所化生的精气上荣以维持,故五脏精气的盛衰也就主要表现在舌质上;舌苔由肝引肾水升发,经过脾肺等共同输布全身而成,若体内有邪气,常会影响水液的运行,而表现为舌苔的异常,故舌苔更侧重于反映病邪的情况。

由于中医发病学理论更重正气的盛衰,故相比较而言,中医望舌更重舌质的变化。对此,清代医家周学海在《形色外诊简摩》一书中明确指出:“苔无论何色,皆属易治,舌质既变,即当察其色之死活。”因此,一般而言,仅有舌苔的变化,病情较轻;从舌苔变化发展至舌质的改变,提示病情渐进;若舌质了无生气,则表示脏气已绝,病情危重。当然,舌质与舌苔的变化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故临证还要将它们的变化综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一般多以舌色为纲,以舌苔为目,共成为舌象辨证论治的依凭。

另外,舌诊也要注意看“舌神”,这对疾病预后关系密切,舌神就是对前三者的综合状态的评定,即舌色鲜明润泽,活动灵活为有神,此时正气足,病易治;舌色晦暗,活动迟缓为无神,其病难治。

李氏奇效舌诊和传统中医舌诊的区别?

我们通过几个病例来说明一下,这答案就不说自明了。我们都学习过课本上的中医最传统的舌诊方法,之前我们曾列举的舌相也证明二者区别了,传统中医认为的正常舌,在我们看来都是不正常的,并且可以把症状说准确,这是我们更准确的理论优势。今天我们再通过几则对话,来给大家做一个对比,感受一下李氏奇效舌诊和传统的中医舌诊法的区别何在。

冀—沧州—中医:

  苔白厚:上焦有湿有寒。舌质青紫:体内有瘀。

————这一句就是最经典的传统舌诊的结果了。我相信98%的人都不会听懂的。所以人们都认为中医“很玄”啊。要问患者具体有什么症状表现,这个传统中医也不知道,这种认识和诊断如何能赢得患者信任,如何更贴切的治疗呢。

我们运用之前讲解过的知识先来看一下这个舌象。

我把我给患者看过之后的内容给大家看一下,原理依据大家结合照片一看就能知道了,以后会慢慢的进行讲解。

舌质淡,阳气不足,舌苔厚,寒湿内生,微有齿痕,舌尖不规则,有不均匀红色,两侧边缘高耸,右侧为甚,心肝火旺,易致头晕痛,烦躁易怒,多梦,睡眠不佳,白天易困倦神疲,前端凹陷,胸闷气短,容易咳嗽,易腹胀,消化不良,腰背酸困,容易产生生殖泌尿系统炎症。

需要提前说明的,这些症状我之前与患者均没有做过任何沟通和联系,全部都是从舌相之中看出来的。那么结果是不是说对了,患者如何回应的呢?上面的传统中医舌诊法,对于我们的舌诊法又是持什么态度呢?

传统中医叹服了,患者反馈我所看到的列举的症状全部正确。

换位思考,如果诸位是那位患者的话,大家是信服我的诊断,还是信服传统中医的诊断?99%的人会信服我的诊断,因为我能说到患者心窝里去,我说的症状都是简明易懂的,接地气,患者一听就明白,和自己的症状感觉完全符合,所以患者会更信赖于我。这就是我之前说过的,要在治病之前先把患者震感住,今后的一切都好办,而李氏奇效舌诊是迅速赢取患者信任的一把利器。

这是昨天我们学员说的,学好我们的舌诊真的可以做到无人能及,诊断治疗底气十足。

李氏奇效舌诊对于诊断的神奇帮助:

例一:

例二:

学好我们的舌诊,就好比一台扫描仪,把患者的症状分析的一丝不差,患者一个都跑不掉,可以迅速的名满一方。

这是我们一个学员的患者。我从舌象之中大概看出了下列的问题:

腹胀 消化不良,肾虚 腰背酸痛,身倦乏力,易怒烦躁,胸闷。

腹胀,消化不良这从哪里看出来的?

 舌中部位(中焦脾胃的反射区)舌苔厚腻(脾被湿困)加上中间凹陷,代表脾虚(运化不好)。所以会出现腹胀(痰湿容易阻遏气机,气机郁滞,饮食物不容易向下走,所以容易腹胀), 消化不良(脾虚不运)。另外脾气亏虚也会导致四肢乏力,因为脾主四肢是也。这些结合藏象学说的内容分析就可以。

当然这个患者的舌象,还不是特别红也没有明显的小点点,所以肝火还不是特别大,所以我在列举症状的时候,就列举了最基本点肝火大的症状,就是性急易怒。

当然这个患者的舌象,还不是特别红也没有明显的小点点,所以肝火还不是特别大,所以我在列举症状的时候,就列举了最基本点肝火大的症状,就是性急易怒。

所以我们看舌象,在向患者提供列举症状的时候也要根据舌象来把握一个尺度,并不是症状罗列的越多越好。这种技巧,需要大家根据我们的知识,在临床之中多多练习,熟能生巧。

这个患者我还说了他有胸闷的症状,和上面患者舌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我们需要明确指出一下。这个胸闷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我们看患者舌头最凹陷的是什么部位?脾虚凹陷,舌前部位(肺反射区)更加凹陷了,也就是胸中总是处于扁扁的状态,气吸不满,胸廓不能鼓起来,气不足以息。所以患者会出现胸闷的症状,是肺气虚导致的胸闷,四肢乏力也证明了气虚的存在。

再看这个舌象也是肺区的凹陷。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会造成胸闷,那就是肺这个区域,特别的高凸,这说明胸腔能量积聚在一起,不流通了,患者不但胸闷,还会四肋胀满,好像胸部像吹的鼓鼓的气球一样。这种情况属于实证导致的胸闷胀满(如下图),虽然下图对话中没有提及胸闷的症状,但是就舌相特点来看,是存在明显的胸闷胁胀症状的。

这里面还有一个症状是我们之前没有讲过的,那就是我说明了患者存在“肾虚,腰背酸痛”。

那么,这些症状,我们又是从哪里看到的呢?这又是我们今天的一个新的知识点。

肾虚,不得不提到的肾,肾的反射区在舌头的什么部位?下焦,舌根部位。

何以看虚,何以看实?这里记住一个原则“高凸为实,凹陷为虚”,像上面讲的胸闷的舌象,肺区的凹陷和高凸都会出现胸闷表现,一个是虚证的胸闷,一个是实证的胸闷,实证就是能量太实满壅塞,治疗需要泻(实则泻之),疏散为主,如用丹参,赤芍,黄芪等药物治疗,凹陷的是肺气大虚,不足以息,这时候要补(虚则补之),使用党参,白芍,香附等药物治疗。那么我们就知道了,这位患者舌根部位是凹陷的,所以证明这位患者是肾虚的,也就需要使用一些补肾的药物治疗,如杜仲,牛膝等。

另外,舌根部位的舌苔也是厚腻的,寒湿较重,寒主痛,湿性困重,加上肾虚有哪些症状?腰为肾之腑,定会有腰酸背痛,腰部发冷,酸困劳累的感觉。肾虚的其他常见症状还有头晕耳鸣,脱发,性功能下降等。

那么,我们看出来的症状到底对不对呢?学到的知识必须得到验证才有意义。

这是我们学员的处方,顶部有其在诊治过程中采集的病史记录。

腹胀,消化不良。胸闷,腰膝酸软,头昏,乏力甚,

还有精神抑郁,口眼干,耳鸣,阳痿,睾丸下垂。

精神抑郁,说明其肝郁火旺,肝气不舒,脾气不好,口眼干也是肝火旺的表现,头昏耳鸣,性功能不好也是肾虚的表现之一。结合上面我们列举出来的症状,证明我们分析的是非常准确的。

图解:A:舌尖内陷 B:舌中焦凹陷 C:舌根高耸有郁点 D、E:舌两边高耸,右侧为甚 满舌郁点,B、C:舌苔较厚,中下焦为甚。

我们根据望舌象的一个原则“高凸为实,凹陷为虚”。在不同部位凸起和凹陷,就代表着相应部位脏器的虚实。这个舌象和上面相似,都是舌中部位有明显的凹陷,我们知道了这是脾胃虚弱导致的舌体中间的凹陷,根据中医治疗原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通过加强健脾益气的药物,就可以纠正舌象脾区的凹陷,在纠正舌象凹陷的过程中, 身体症状也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通过上述讲解,我们知道了舌中间的凹陷,代表了脾胃的虚弱(因为舌中属脾胃)。脾气虚弱,无力运化水谷,所以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表现。

我们知道了这个“高凸为实,凹陷为虚”的舌诊原则,我们看一下他的舌尖部位也是向内凹陷的,所以他的“心(脑)”也是虚的,“虚”就是“不足”的意思,这主要是心阴不足,睡眠也是不足的,多见于习惯熬夜或失眠患者(失眠也会暗耗心血,熬夜不睡和失眠的危害是一样的,都会暗耗心血),但在临床上遇到很多舌尖凹陷的患者,代表睡眠不足或睡眠不佳,有些患者就会说“我睡眠很好,一觉到天亮”,特别是年轻人,这些人往往都有熬夜的习惯,熬到困得挺不住了才去睡觉,那肯定会睡眠“好”的,不过是一种假象,如果按正常的睡眠时间休息,他就会睡不着了,这是因为熬夜掩盖了睡眠不佳的症状,但是在进行舌诊的时候特别是遇到年轻人就不要把话说得太绝对,要详细询问一下患者的作息时间以资鉴别,我们在用药的时候按舌用药就可以了。如果舌尖内陷中度,就伴有心阳不足了,就会表现出嗜睡的症状了,程度再大的凹陷就代表腰痛了(如下图),这是一个特殊的表现,我们会在以后的课程中逐一详细讲解。

上面我们说了舌中凹陷是脾胃虚弱的表现,那么我们再看上图这个,这舌中部位与前面相反,是高凸隆起来了,这也是“高凸为实”的表现,中间部位能量垃圾太多了,壅塞不通了,你见舌头有多胀满,患者肚子就有多胀满了,这种舌相的患者肯定会容易腹胀的,胃肠蠕动缓慢,与上面正好形成一个虚实对比。还是一个虚性的腹胀,治疗就偏重于补,用药如白术,党参等,一个是舌高凸的实性的腹胀,治疗就要疏散,要泻,用药如苍术,炒槟榔等。

我们再讲一下这个舌尖的凹陷什么时候代表睡眠不好,什么时候代表腰痛。

我们看这个舌尖,就代表腰痛,睡眠可以正常,也可以不正常。

像这两个舌尖就代表睡眠不好,他们的特点一是凹陷的程度小,二是就像苹果咬掉一块一样,形成不规则的缺损。

像上面的腰痛的舌尖凹陷程度很大,并且凹陷处非常的光滑,就像很自然的长成的那样子。

就像这个很光滑的苹果底部一样(也像人的臀部)。

另外,其舌尖部位(脑与心的反射区)颜色比较红,这里其实有很多红色的郁点的(照片可能不一定很清晰),从舌两侧可以看得更明显一些,这就是心肝郁火不能通降,就是中医通常所说的“相火不降”、“心火涣散”的表现。郁火在心肝与头脑之中,会有哪些表现呢?这舌象特点的患者就会表现出容易烦躁易怒、睡眠不安、头痛头晕等表现。

那么这个郁热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因为他的脾土虚弱,脾肾有寒气。见上有热,下必有寒。肾居下焦属水,主寒,心位上焦属火,主热。而脾在中焦,为上下二焦沟通之枢纽,就是水火既济的枢纽,其枢纽功能正是通过脾升胃降的功能实现和完成的。如果脾胃虚弱之后,升降枢纽不利,肾水上不来,救济不了心火,心火下不去,温煦不了肾水,这个时候就心肾不交了,就会造成上热下寒,虚火上炎之心火独热于上,肾水独寒于下的结果。

下面是我和学员们的对话截图,叫大家再次感受一下李氏奇效舌诊的优势特点。

下面这张舌相有哪些问题,大家是否能够看得出来了?

大家先用所学的知识先自己看一下,然后再和下面对话里面的“答案”来验证一下自己的诊断结果吧。

舌中线的诊断价值和意义:

对话 1:

舌中线与脊柱的关系图(李氏奇效舌诊)

这个患者主诉背部总是凉飕飕的在里面钻风样的感觉。

我们对应脊柱的反射区位置看,裂纹主要在胸椎的位置,也就是背部的位置,所以会有背部的不适症状,背部都开了口子了,能不在里面钻风嘛。

这一个中间的裂纹也是后背胸椎的位置。

这个主要也是腰椎处的裂纹,腰椎的位置也有问题。

上面这个图,就复杂一些了,整个脊柱都有些问题。

通过这些图,结合全息脊柱的对应图,根据位置来判断是哪一块出现问题就可以了。

对话 2:

验证结果:

在用药方面呢,颈椎部位的裂纹或凹陷及隆起等改变,加葛根治疗,胸椎段出了问题加羌活,或者葛根,羌活合用(葛根也可以治疗后背部的问题),腰椎段出现异常加独活治疗。

一般药量都是30克,羌活对胃有些刺激性,胃部不好的容易引起恶心想吐,胃痛等表现,就减量使用,15-20克左右。

独活 片姜黄 对胃 有刺激性吗?

其他药对胃没有刺激性。

另外补充的就是舌中线上还有气管咽喉的反射区。

一般的气管部位与颈椎节段差不多,一般患病多呈局部凹陷的改变,像很多慢性咳嗽的患者都可以在颈椎附近出现气管部的凹陷,就像我说的肺区的凹陷,严格来说是气管的凹陷。

当然气管部位也有呈现裂纹的时候,大部分会有两条裂纹出现。

一般诊断咳嗽气管部位的凹陷诊断咳嗽比较可靠,裂纹呢,可以进行问诊鉴别,一般像这种颈椎也有问题,气管也有问题。

咽喉的反射区位置一般比颈椎更靠近舌尖的部位,如果裂纹或凹陷由颈椎处向上延伸,就表明他的鼻咽喉部位也有不适症状,一般多见于鼻咽炎(鼻部与咽部相通,一般的鼻炎的患者也有咽喉炎,咽喉炎的患者也有一些鼻炎的症状)。

像这种咽喉部的改变我们可以加桔梗治疗,一般用10-15克。如果舌尖部有红色郁点诊断鼻咽炎更准确,舌尖的郁点加薄荷15克。

我们学习了李氏奇效舌诊的基本常识也见识了望舌用药的疗效,现在我们详细的分区域一步步的进行学习。

下面这位患者,阳痿久治不愈8年余,用李氏奇效汤治疗5副药内天天见晨勃。


我们讲剥苔和无苔(少苔)。

我们把望舌苔的各种情况分步骤的详细进行讲解。

我们学习了舌苔增厚的病理意义和治疗方法,我们今天就学习舌苔少,无苔,剥苔的病理意义和治疗方法。

今天我们的学员也正好发了一张剥苔的舌象。

这种严重的剥苔,也可以称为“地图舌”,剥苔就像地图板块一样的一片一片的脱落。

从传统中医的角度来讲,剥苔,少苔,无苔三者都属于气阴两伤(虚),前几天我们讲解舌苔是如何生成的时候也讲过了,舌苔是肾水经过肝木的升发,肺气的肃降,脾胃的枢纽等整体协调输布作用,使肾水气化均匀分布于全身而成的,《黄帝内经》中讲:有诸内者,必形于诸外。所以这种水液正常气化分布周身的作用,体现在舌苔上就是均匀分布,不薄不厚的白苔,就如天空中的云朵一样。

云朵是如何形成的呢,和舌苔的原理也是一样的,援物比类,或称为比类取象,云朵就是地表的水(江河湖泊等)经过蒸发(就是气化)然后上升至天空,凝结成云朵,当云朵含水量超过负荷就会降落到大地,形成雨水。所以《黄帝内经》中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什么叫风调雨顺呢,就是每年的降水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云朵太多了,必然就会降水量多,降水量多了就容易形成内涝,如果没有云朵,就不会下雨啊,雨水太少了就会形成干旱,大地龟裂。

我们前面的用了一个比喻,就是舌苔就如天空中的云朵一样,其实这也不单单是一个比喻了,这确实是天人合一的体现,舌苔的生成和云朵的生成是一个道理的。

所以上面这个“地图舌”给我们的是一个什么象呢?

水液分布不均,涝的涝,旱的旱。

因为庄稼植物都需要雨水的灌溉才能收获嘛,这个剥苔的舌象呢,给我们另一种感觉就是有苔的地方还有些收获,无苔的地方呢,颗粒无收,没有水液,庄稼都枯死了,这个舌苔也像是长在大地上的庄稼,或者长在大地的苔藓。

既然舌苔是水之气化所产生的物质,舌苔剥脱或少苔,无苔这就都是体内相应的区域缺水的表现。水是属阴的,所以传统中医认为少苔,无苔,剥苔都是气阴两虚的表现。

这个气虚是从哪来的呢,这个舌苔并不是我们喝的那个水液,而是气化后的物质,就像天空中的云朵也和江河湖泊的水液是不一样的,它属于是水蒸气,是水液气化后的像。

所以舌苔剥脱,反映出来两个问题,一是气化不利,二是输布问题。

剥苔有什么病理意义呢,凡是出现剥苔的都会有食欲不振。

剥苔越多,越不爱吃东西,这就又是个象,刚才说的是舌苔就像是大地丰收,雨水多的地方就丰收了,没有雨水的干旱地区就颗粒无收,现在还可以从另一个象去理解,这有苔的地方就是有收获,收获的是啥,是吃到胃里的食物,这剥苔无苔的地方呢,就是一无所有。所以图中的这个孩子呢,更准确的表达应是严重挑食,顺口的食物还能有所”收获“,否则胃口”一无所有“,挑食厌食,食欲不振。

这剥苔,无苔,少苔的意义是大致相同的,剥苔少苔要轻一些,无苔要严重很多,尤其到了镜面舌,整体都缺水干旱了,那颗粒无收,身体里面不能正常的气化和输布水液,那还了得。

剥苔的治疗呢,我们主要根据剥苔的形成原理加桃仁(或当归),麦芽30克,还可以加党参30克。

少苔,无苔都可以按此治疗。

我们分步进行药物的讲解。党参我们都知道这是气阴双补的药物,可以补气生津,麦芽呢,健脾消食,回乳,但在这里不单单是选用其这个作用,我们刚才讲了,剥苔都会出现食欲不振,麦芽正好可以健脾开胃消食,正好可以促进患者食欲。

但开胃消食药有很多的,为什么我们只选择麦芽呢?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选其疏肝行气,主升发的作用。

河北沧州名医张锡纯在《衷中参西录》中说:“大麦芽性平,味微酸。能入脾胃,消一切饮食积聚,为补助脾胃药之辅佐品”。另外张锡纯还有独特的见解:“麦芽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疏肝气(疏肝宜生用,炒用则无效)”。

“用生麦芽者,诚以肝为将军之官,中寄相火,若但知敛之镇之,或激动其反应之力,故又加生麦芽,以降顺其性,盖麦芽炒用能消食,生用则善疏肝气也。”

张锡纯可谓古今善用麦芽第一人。

麦芽就是大麦种子的萌芽时期,就像一粒种子,埋在土中,那么厚的土壤,一个麦芽就能破土而出,那升发之力是多么的强大,所以我们选用麦芽也是取这个萌芽强大的升发之性。

刚才我们讲了,这个舌苔就像是生长在大地上的庄稼,苔藓。这个剥苔的地方为什么不长舌苔了呢,一是这个地方缺水了,不利于种子的升发成长,另外呢,气虚了,推动气化不利,体内有水,有种子,但就是升发之性太弱,加上缺水缺营养,种子就被郁住了,长不出来了。

刚才我们讲了,这个舌苔就像是生长在大地上的庄稼,苔藓。这个剥苔的地方为什么不长舌苔了呢,一是这个地方缺水了,不利于种子的升发成长,另外呢,气虚了,推动气化不利,体内有种子,但就是升发之性太弱,加上缺水缺营养,种子就被郁住了,长不出来了。

所以我们加上麦芽之后,借助他的升发之性,就使舌苔重新破土而出了。

党参补气生津,气足可以帮助人体的升发之力。

桃仁(或当归)呢?是因为刚才上面提到的,剥苔一是气化不利,二是输布问题,输布问题最主要的责任是什么呢,我们回忆一下舌苔是如何生成的?是肝木携带着肾水升发,在其他脏腑的共同协调下一起完成气化输布的过程,但最关键的还是肝木之气的升发与疏泄作用。

肝气不正常了,就是肝郁了嘛,所以气机被郁滞了,种子不生发,被郁在土壤里了,所以上面我们才要用麦芽升发,但是郁滞严重土壤太坚硬了,我们得破郁,疏肝,松松土。

你看这剥苔的边缘都是整整齐齐的,就像是一个国防线,或者围墙,堤岸,这个边缘是很硬的,阻挡着水液不能留到边缘的外面去,所以要破郁,郁阻破开后,水液输布无阻,才能正常的循环周身。

刚才说的上面问题再补充一点,刚才讲了剥苔发生的肝郁机制,所以剥苔的患者脾气都不会好,都是很淘气,不听话的孩子,或者容易生气的成年人。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