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师级学者被困香港,狗能上飞机他不能

 我爱我家wxf 2017-02-20

  有趣有料有深度,T君带你淘历史涨姿势~

  本文作者|岳南

  陈寅恪及家人

  1941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陈寅恪收到牛津大学的汉学教授聘书——这是牛津大学创办三百余年来首次聘请中国学者为专职教授。面对如此光荣的礼聘,陈寅恪曾两度辞谢,后考虑到夫人唐筼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借赴英机会可治病,便答应就职。

  12月7日,就在陈寅恪由香港准备起程去英国时,日军发动了对香港的全面攻击。重庆国民政府得知后,火速派出飞机抵达香港,营救滞留在香港的著名文化界人士等。“三百年仅此一人”的史学大师陈寅恪当之无愧地被排在营救之列。此前已经有人发密电通知陈寅恪,让他做好准备,乘坐这班飞机逃离香港。但当陈寅恪带着一家老小匆忙赶到机场时,却被国民政府政行院副院长孔祥熙的夫人、女儿等人挡在了外面。

  此时,从天空落下的炸弹已在机场四周爆炸,溅起的尘土直扑机身,滚滚浓烟伴着火星笼罩了整个机场,所有的人都明白,这是逃离香港最后的机会了。此时却见孔二小姐从容地指挥她的随从、保镖把自家大大小小的家私、洋狗、甚至私人用过的马桶全部装入机舱,强行下令开拔。陈寅恪等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飞机起飞。飞机离开机场不到两个小时,日军就全面占领了香港。

  孔二小姐

  万般无奈中,陈寅恪只好带着全家返回出租屋。此时,香港与外界无论是陆地、海上还是空中,所有的交通、书信等全部被切断了。香港大库的存粮也被日军封存,以供军需。伴随而来的是学校停课、商店关门,粮荒四起,整个香港已成为一座坟墓式的孤城。陈寅恪一家人只能靠一点存粮维持生命。为节省口粮,唐筼开始强行控制家人进食,他们能吃到红薯根、皮,都觉得味美无穷。

  眼看春节将至,陈寅恪家中一贫如洗,日军又要征用陈寅恪家所租住的楼房当军营,并勒令所有住户限期搬出。然而街上交通封闭,日军在每个路口都架设了铁丝网,动不动就开枪杀人,常常有过路的人无故中弹而亡。得知将遭驱逐的消息,全楼人惊惶失措。

  陈家女儿清楚地记得:“那天早晨母亲含着眼泪,拿一块淡色布,用毛笔写上家长及孩子的姓名,出生年月日及亲友住址,缝在4岁的小妹美延罩衫大襟上,怕万一被迫出走后失散,盼望有好心人把她收留。”危难之中,陈寅恪决定豁出性命与日军一搏,毅然下楼与凶悍的日军交涉,终于使得对方同意延长居民的搬迁期限。后因这支军队突然奉命开往新的战场,全楼的人才得以幸免。

  陈寅恪刚刚躲过被驱逐的厄运,夜幕沉沉中,忽然又传来对面楼上的阵阵哭叫声,直到天快要大亮的时候,哭叫声才渐渐平息。次日有邻居转告,说是昨天晚上前方楼上一家五个姑娘遭到日本兵的污辱……此时陈家大女儿已上初中,母亲唐筼听后打了个寒战,立即从身旁摸出剪刀,不由分说地把女儿的长发剪掉,又找出陈寅恪的旧衣服让她穿上,女扮男装,以躲避危险。此时,又传来蔡元培夫人家中遭劫的消息,陈寅恪急忙跑去看,蔡家钱物已被洗劫一空。蔡夫人悲恸不已,几次昏过去,陈寅恪想帮她一把,但自己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只好空言劝慰。

  在不能出门、无法逃亡的日子里,陈寅恪强撑着病弱的身体,拿来一本宋代史学家写的《建炎(宋高宗年号)以来系年要录》打发时光。宋高宗时代,正是强邻压境、中国由统一走向分裂的时代,其中充满了战与和、忠与奸的矛盾。当读到汴京沦城之日,谣言与烽火同时流窜时,陈寅恪不禁潸然泪下:这和自己目前的处境多么相似啊!书中志士仁人坚守民族气节的爱国事迹也引起了陈寅恪的共鸣。在书的最后一卷,陈寅恪写道:“此书犹是太平之世,故不及今日读此之亲切有味也。”

  当驻港日本宪兵首领得知陈寅恪是世界闻名的学者时,想让他出来为日本做事,便令几个宪兵拉着两袋当时在香港已极其紧缺、而陈家又特别急需的大米以示“贿赂”。陈寅恪夫妇见状,竭尽力气把已放于室内的米袋拽了出去,并高声斥责宪兵:我们宁肯饿死,也不要这大米!除夕晚上,陈寅恪一家每人只喝了半碗稀粥,全家分食了一个鸭蛋,算是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春节过后,忽然有一位自称陈寅恪学生的人来访,说他奉日本人之命请陈寅恪到沦陷区广州或上海任教,并拨一笔巨款给陈寅恪筹建文化学院。陈寅恪听罢,愤怒地将对方赶出家门,并称“你不是我的学生”。学生走后,陈寅恪感到自己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了,说不定哪天就会被日本人强行利用,因此想要不与狼共舞,就必须想方设法逃离香港。

  而这时,陈寅恪在重庆的好友已发密电到澳门,委托一位国民党地下人员转告陈寅恪,说某日将有人携款由澳门到香港某地等候接应,请陈寅恪设法与那个人接头,并携家眷按计划出逃。但这位携款人五次到香港接头,均因日军盘查太严而失败。

  陈寅恪眼见形势紧迫,产生了冒死突围的想法。经过一番筹划与化装打扮,陈寅恪携全家老小于1942年5月5日晚上乘着一艘运粮的小商船,在夜幕的掩护下抵达澳门,与接应者成功谋面。接应人员送来了由中央研究院和中英庚款基金会共同拨发的款项19000元和一些物资。饥寒交迫的陈寅恪得到这笔钱,如得天助,于是带着全家踏上了向内陆逃亡的历程。他一路艰苦跋涉,终于于6月抵达广西桂林。

  关于逃难经过与颠沛流离之苦,陈寅恪在后来致傅斯年的信中有一段泣泪滴血的叙述:“即有二个月之久未脱鞋睡觉……弟与内子俱久患心脏病,三女皆幼小亦均不能持重物,其苦又可想见矣!”

  脱离虎口,流亡到桂林后,陈寅恪的心情如同久霾的天空忽然晴朗:“一时脱离沦陷区域,获返故国,精神兴奋。”而当远在乐山的哥哥得知弟弟尚活在人间,且在香港被困期间不食敌粟、设法摆脱了汪伪汉奸的纠缠的经历,他庆幸之余更加敬佩弟弟的勇气,于是写诗纪念,内中有“辛苦识君来”“正气吞狂贼”两句,以示对这位富有民族气节的胞弟及其家人的称赞与嘉赏。

  将为您减少类似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