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月十四蛴蟆节:南充另类送瘟神的狂欢夜

 天和图书馆21tc 2017-02-20

每天分享南充本地热门  持态度  品生活




      2014年正月十四,我们来到嘉陵江西河流域的南充市嘉陵区三会镇。傍晚时,当地人们不约而同举着用竹子做好的灯,从不同方向沿着乡间小路往大路上走去,汇成一道几公里长的灯流,齐声唱着“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的民谣。这样壮观的场面是民间民俗文化里甚为少有的,后经采访,才了解到这是极为罕见的送瘟神仪式。

      腊月的川东北大地云横山岭,雾罩丘陵,淅沥的冬雨浸染着阴冷潮湿的土壤。这样的气候一般要持续半月以上,立春后的气温也必然是倒春寒。也许是忍耐了一个冬天的人们开始抖擞精神,蛰伏了一个冬天的害虫病菌也开始不安分起来,在正月里的南充嘉陵区金宝镇,一些村民开始扎青龙,为即将到来的蛴蟆节做准备。

      据村民们描述,蛴蟆节习俗可远溯到明朝末年。当时农民起义军将领张献忠率兵屯扎四川,遭官兵围剿,战斗激烈,双方死伤无数,造成瘟疫虐行,百姓苦不堪言。后来,一位铁冠道人云游至此,得知此情后,为乡民点化道:皆因战乱秽气浊血触怒河神,才降蛴蟆祸害人间。只有将蛴蟆送走,方可保平安无事。


      那场瘟疫盛行之时,恰逢正月开春之际,正是冬眠后的蛴蟆纷纷出洞交配繁殖之时,人们坚信从地底爬出的蛴蟆是带有不洁的幽冥之物,便将这时的瘟病称之为“蛴蟆瘟”,蛴蟆因此成为当地最可怖的瘟神,百姓送之不迭。

      谈起即将到来的蛴蟆节,金宝镇上扎青龙的老人眼睛里泛着激动的光芒,他们说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跟着父母过蛴蟆节,儿时的记忆里,这个节会的起源不过是个民间传说,依稀记得旧年间的蛴蟆节除了送蛴蟆灯和青龙,也要用木屑粉制作火把,在送灯的过程中,将木屑粉装起来点燃,然后在送灯队伍里面挥舞,以此来增加节日里的快乐气氛和焰火般的光影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火把已经逐渐消失了,随而代之的是一些烟花爆竹。


      几个小孩子在扎制青龙的现场跑着龙套,唱着一首首民谣,它们不再发挥镇邪消灾的功能,强烈的节奏感和顺口韵脚的蛴蟆节民谣,为这个不平凡的十四夜定下了欢快的基调:

      “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

      “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我与嫩竹一样高”

      这样相同的唱词,经由不同的音调抛向空中,又坠落田间,在原野之中此起彼伏,欢聚的气氛感染了众人,也感染了一年又一年的正月十四。

蛴蟆,曾徘徊着的一个瘟病幽灵

      “送瘟神”,是一个古老的民间习俗,起源于瘟疫横行,病因无法用医学解释的年代。“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人们把瘟疫看作是精灵、鬼怪、瘟神的作为,于是就产生了通过巫术把视为病因的鬼怪和瘟神送走而重获新生的习俗。因此,一个残暴的瘟君的覆灭,大大激发了民间一个气势磅礴的狂欢节。

      蛴:金龟子的幼虫,是地下害虫。蟆:青蛙和蟾蜍的统称。每年隆冬过去,冬眠结束后的蛙类陆续从土洞中钻出,古代的中国人往往赋予这些从地下爬出来动物神秘的色彩。譬如蝉的幼虫形象曾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青铜器上,从周朝后期到汉代的葬礼中,人们总把一个玉蝉放入死者口中以求庇护和永生,从地下爬出的蝉由此被认为来自于幽冥世界,象征复活和永生。而代表红山文化早期图腾的“虫形玉龙”,则取材于地下的蚯蚓,抑或是蝼蛄,不但体现着繁育、再生的信仰,而且也可能用来“祷旱祈雨”,被作为水雨云雾的原型,与太阳形成对立的幽阴暗湿的意象。同样,青蛙在古人原始的世界观里也蕴含着这样的神秘力量。

      不同地区的远古先民们有相对集中的崇拜对象,如西北地区的蛇崇拜、东部地区的鸟崇拜、西南地区的虎崇拜、西部地区的鱼蛙崇拜……其中蛙崇拜对于四川,更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生活在四川西北部的古羌族先民最早注意到青蛙的叫声与风雨的到来有着很大联系,便对它产生了恐惧和崇拜。“恐惧创造神”——青蛙成了古羌诸部中某些部落图腾崇拜的偶像。活跃在湖广的百越人,他们的蛙纹铜鼓综合了蛙和铜鼓崇拜中心的多层信仰:代表对阳光渴求和仰慕的太阳纹、代表雨水和子孙繁旺的蛙纹,加上代表世世代代需保护的铜鼓本身,是蛙神崇拜和铜鼓崇拜不落痕迹的融合,蛙是鼓的神灵,鼓是蛙的托身,两者共同支持着百越先民的精神世界。因此,四川的蛙崇拜不仅沿袭着川中原住民古羌人的自然观,也融合了数次移民浪潮而带来的百越人的吉祥愿景,任时光流转,政权更迭,盆地中一直保留着对蛙神的既敬且畏。

      同时,“青蛙”和“蛴蟆”两词在蜀地中一直同时使用,在蜀人的言语中,青蛙是蛙崇拜的主体,绿色的皮肤光滑洁净,浑厚的鸣叫成为稻田的守护之音,稻花香里蛙声一片,青蛙是有益之虫;而蛴蟆更多时候指代的是旱地里有着褐色皮肤的瘦小蛙类,或者是满身疙瘩的蟾蜍,它们被认为是地狱的使臣,肮脏与丑陋是直观的感受,带着不详的梦魇。益虫与恶灵,蛙崇拜以矛盾统一体的姿态在蜀人的精神世界里轮回演变,直至在川东北地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蛴蟆节风俗。

蛴蟆灯,明火执仗地祈福文化

      如今的川北地区,依然保留着很多晚清、民国时期的老四合院,并且都还有人居住。每个院子里可以住上几户人家,多则十多户人家。在这样聚居的环境氛围里,蛴蟆节前夕,居住在南充市三会镇的李小平老人,今年已有80高龄,他家的老屋里,堆放着他亲手扎制的87盏蛴蟆灯。他说,十四这天,他的子孙们会带朋友来过节,人多,扎的灯也多。百姓手持蛴蟆灯,送出离家几里之外,弃于河滩港汊,象征蛴蟆入水,瘟神送去仪式即告完成。从明火执仗到举灯送瘟神,独特的蛴蟆灯造型成为了揭开这一神秘风俗成因之谜的钥匙。


      蛴蟆灯以当年生的慈竹为原料,将竹子伐下来,砍成短则尺许,长则一米有余的竹棍。将最上面的一节竹子敲破,分剖成7-9片小竹条,用力将剖开的竹子从上往下一挤,竹条便向外形成弧形的空间,一个蛴蟆灯的骨架就出来了。

      最终制成的蛴蟆灯,一般都是纺锤形,像一个飞蛾茧子,中间大,两边小。最早的灯纸是用熬稠了的米汤糊上去的,现在人们已经逐渐用胶水取而代之,但做好之后,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必须要把灯放在屋外,一是为了晾干米汤或者胶水,二是可以避免将蛴蟆瘟带进家里。因此,过蛴蟆节最重要的程序莫过一个“送”字,蛴蟆灯的造型加上“送”的方式,一静一动,勾勒出四川地区与之类似风俗的流传轨迹。


      蛴蟆灯这样的纺锤形灯罩造型在四川并不多见,却也并不是仅此一例,在川东、川南的沿江地区纺锤型竹灯也在零星闪现。位于川南宜宾市境内的珙县,是云贵川三省交界之地,与蛴蟆灯极其相似的纺锤型竹灯至今仍出现在这里的送葬队伍中。按照珙县当地风俗,每当出殡下葬,新坟前的拜台上要连点三夜的长明灯,自灵柩入土的第一天傍晚时分开始,由丧家至亲手持纺锤型竹灯将家中灶火引至墓前点燃长明灯,以后第二、三天,依旧用纺锤型竹灯将家中灶火引至去往墓地的路上,却并不直至墓前,而是在途中将火种丢弃,并且一天比一天早弃,象征逝者灵魂渐行渐远,永不回头。在泸州市的合江县福宝古镇里,全镇唯一的庙宇在年节时分由出家人编出与蛴蟆灯类似的纺锤形灯罩,傍晚在数十个纺锤形灯罩中点燃油灯,通过绳索升至高达三十余米的灯柱顶端,持续一夜后将残灯卸下全部废弃,大年三十至正月十五的半月时间里天天如此,象征厄运随灯而灭,灾星自天而散。


      这样的纺锤形灯同样出现在福建有着蛇崇拜的南平,出现在江西奉行耕读传家的婺源,甚至在湖南凤凰,湖北麻城也有临江的村镇居民在扎着纺锤形灯。由一个个纺锤形灯点亮的光带中,隐约汇聚出一条湖广填四川的洪流,并最终在有江河之便的川南宜宾、泸州和有着客家文化源流的川东北嘉陵区、西充县、仪陇县等地渐次点亮起来,又以大致相同的方式送出去。可以说,川东北的蛴蟆灯与珙县的送灵灯、合江的点天灯一样,延续着湖广填川先民们的生活习俗与造物手艺,纺锤形灯柱一旦点亮送出,就如同北方春天流行的放风筝:金剪一合,剪断引线,纸鸢翩飞,随之而送走的是瘟病、是鬼魂、是灾星、是厄运,君且去,休回顾,至此家道昌隆,天道昭彰。

蛴蟆节,正月十四的民俗密码

      从时间上看,消灾避疫的习俗是端午时节的原始主题,因此也是夏季中国流传最广泛、最持久的节俗,为何在川东北的南充,将祛毒禳灾,保健康求吉祥的时节放在了开春后的正月十四,这点在当代的自然地理版图上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生活的地球,生存环境仍受到大气气候的变化影响,湿热的夏季仍是难熬的季节,也是传染性疾病高发季节,人们还不能完全避开高温的不适与瘟疫的威胁。期盼生活的顺利与平安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人们也就需要从物质上或心理上得到一种安全的保障,因此处于阴阳二气转换的端午时节,人们仍会选择传统的文化手段来护佑生命。端午传统节俗中的戴五色线、挂艾蒿、菖蒲煎水洗浴,这些避瘟保健的节俗有着实际的生活辅助意义。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端午节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在当时那样一个人人自危的时刻,这首民谣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份温馨的慰藉。


      在蛴蟆节流行的川东北,是公认的中国春节文化发源地,西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落下闳就生于川东北阆中市,并创制的《太初历》,确定了“以孟春正月为岁首”的历法制度,规定每年以立春正月朔日为岁首,到冬季十二月底为岁末。因此,落下闳成为民间的“春节老人”,阆中也成为春节文化的象征。而在对春节文化的传承中,川东北很多农村都会把十四夜作为真正意义上春节的最后一天,希望通过祈福消灾方式来庆祝春节的结束,这又为蛴蟆节择日正月十四提供了文化风俗上的依归。随着时间的推移,川东北乡下的人们便将正月十四的蛴蟆节取代了元宵节,故而在这里的农村流行有“城里人过元宵节,乡下人过蛴蟆节”的说法。

      嘉陵江之流西河流域,总共有金宝、积善、车龙、三会、双桂、盘龙、七宝寺、多扶、莲池、会龙等10个乡镇要送蛴蟆灯。在今年办蛴蟆节的嘉陵区三会镇,从正月十四早上开始就已经是一片热闹沸腾。在去三会镇的沿途中,南充市文化馆馆长谈到,今年之所以会选择三会镇来承办蛴蟆节,是因为三会镇的地理环境与民风民俗都比较的原生态,加之交通方便,离南充市区比较近,很多的人们下班后都可以开着车来参加送蛴蟆灯的仪式,娱乐色彩就要更强烈一些。


      果然,精彩的文娱表演早上一场,下午一场,舞龙、舞狮、车幺妹等民间表演窜遍大街小巷。这里的舞龙队伍极大,无论老人还是年轻人,各个都是精强力壮,舞起龙来活灵活现,引来水泄不通的乡里乡亲和游客们的不断叫好。在文艺表演的现场,许多的乡亲们已经带上了自己制作好的蛴蟆灯,直到天空渐渐落下帷幕,整片大地华灯初上,他们的蛴蟆灯才隆重的粉墨登场,而这一盛大的传统节日,才是真正的开始。人群中随机采访一位小伙子,他说自己马上就要满十八岁,成年之后就不能再送蛴蟆灯,但是依然会年年坚持参加蛴蟆节活动,就像自己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到以后自己有小孩子,也一定要制作蛴蟆灯,给他们一个幸福美好的传统新年。

      在鞭炮声声中,成千上万的人们不约而同地举着“蛴蟆灯”聚集到一起。老人牵着孙子,母抱着孩子,朋友们三五成群,向离家最近的河滩走去。两个村民一前一后抬起村民们合力精心制作的一条象征瘟神的“青龙”走在队伍最前面,后面跟着的人,人人手持纸糊的蛴蟆灯,此起彼伏的唢呐声中,一条长长的“人龙”向着目的地——河滩移动。路上鞭炮声声,有健壮的青年人右手拽着特制的火把在头顶甩成一个圆圈,夜空中顿显一道道亮光。


      当大量的人们和“蛴蟆灯”都聚集在了小河边,河滩上,人们将手中的整只“蛴蟆灯”挥舞,一边欢唱着“送蛴蟆……”一边将手中燃得旺旺的“蛴蟆灯”扔进河中,或者把“蛴蟆灯”放下,插在桥边、河边。送走“蛴蟆灯”,蛴蟆节活动达到顶峰,人们开始在河滩或者桥边焚烧象征瘟神的青龙。不同姓氏的家族把各自的青龙放置于各自占据的桥头,焚烧青龙的火光和烟雾在河边蔓延。同时,鞭炮炸响,夜空中礼花四射,只见漫山遍野灯影晃动,密集得像夏夜天空的繁星,热闹壮观。

      当谈到蛴蟆节活动的传承时,那些参加活动的老人和青年们都信心十足的说:“这是我们祖祖辈辈一代代传下来的习俗,孩提时代就过蛴蟆节,长大了再带着孩子过蛴蟆节,这传统的民间节日是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蛴蟆节更像一场狂欢活动,十四夜,成为了区别于传统的元宵节,是川东北农村春节乐章里别样的高潮和独特的庆祝方式。从“送瘟神”到“狂欢夜”,在川东北乡民儿时的记忆里,也许祈愿并不是目的,消灾与否也并不重要,只要他们在将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蛴蟆节传递下去,就是源流可证,风华成典。

撰文/杨博  朱玉霞

摄影/冉玉杰


内容来源:网络| 整理编辑:南充在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